天天看點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作者:昆侖策研究院頭條号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刀郎的新歌《羅刹海市》堪稱一首隐喻社會現象的歌曲。它借喻現實社會中追求表面光鮮的現象,犀利抨擊了隻注重外表、沒有真正才華的社會環境。

刀郎作為一個曾經憑借一首歌就火遍大江南北的優秀歌手,其聲音有種獨特的滄桑感,有人評價他是一個光憑唱法就能打動人的歌手。

《羅刹海市》的歌詞寫道:“羅刹國向東兩萬六千裡,過七沖越焦海......”這段歌詞與《聊齋志異》中的一篇故事同名。

那麼什麼是羅刹海?羅刹海市又是什麼地方?其實羅刹海是一個傳說中的地名。在《聊齋志異》裡,有一名為羅刹國的神秘國度,是一個被海風吹拂的寒冷海域。這裡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居民們必須在嚴寒的冬季中掙紮求生。在這種環境下,人們逐漸形成一種以醜為美的文化。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那裡的人以醜為美,欣賞那些面目猙獰、身體畸形的人。他們認為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值得尊敬和崇拜。而那些外表正常、内心美好的人,卻被視為人間的醜惡,不受歡迎。在羅刹海,居民們認為身體越胖、越矮、越醜就越有魅力。除了身材外,羅刹海居民對臉部的要求也很獨特,認為鼻子越大、越塌、越紅就越有魅力。

除建築之外,這裡有着許多民間傳說和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關于一位英勇的騎士與其龍族伴侶的愛情故事。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在這個國度裡,有一個年輕人雖然相貌醜陋,但卻有着善良、勇敢的心。他深知外表并不是一個人全部的内涵,真正的美麗來自内心。然而,他卻無法在這個以醜為美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他決定離開這個國度,去尋找真正的美醜。

在漫長的旅程中,他遇到了許多奇怪的事情,看到了那些外表醜陋的人,雖然看起來可怕,卻有着溫柔、善良的内心。他也看到了那些外表美麗的人,雖然看起來迷人,卻有着狡詐、邪惡的内心。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認為外貌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價值。

這故事告訴人們,美醜并不是絕對的。以醜為美的羅刹海,反映了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特點,也展現了人們對美的不同了解和追求。

有些人評價《羅刹海市》的歌詞沒使用髒字,卻諷刺了許多人。有些人認為這些歌詞暗諷了某些人乃至有關音樂、電視、文學作品,表達了刀郎對文學藝術圈亂象的不滿與憂慮。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刀郎的音樂風格獨樹一幟,其作品充滿個性和情感,常常折射出對社會和人生、人性的深刻思考。這種直率和堅持使他成為頗受歌迷喜愛的歌手,而他對娛樂圈乃至整個文學藝術界亂象的諷刺更是為他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援和認同。

由此,我們不能不聯想到娛樂圈乃至整個文學藝術界普遍存在的“閥”之現象。

東晉是中國曆史上門閥之風最盛行的時期。王羲之所屬的琅琊王氏就是其中最大的門閥。在後來的農民起義中,它被全部滅門。

由娛樂圈乃至整個文學藝術界甚至整個社會嚴重存在的“閥”之現象。我們自然可聯想到許多許多。

譬如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教育子女問題——

我們不妨想一想魯迅等傑出人物是怎麼教育子女的?他對兒子周海嬰的願望是:“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俄羅斯大文豪托爾斯泰也是如此。其後代230人中,沒有一個人是作家!

魯迅、托爾斯泰等都是明智而偉大、穿透曆史的!他們的追求都不是封妻蔭子,也不是裙帶關系,更不是門閥世界!他們追求的是人人平等、人人幸福的世界!他們見不得受苦人,見不得理想公義被抛棄!

而今天不少“精英”的理想和追求,卻盡是封妻蔭子、裙帶關系,甚而是小圈子之“閥”的世界!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不妨回顧一下前些時的那些“鬧心事”,包括“毒教材”事件中的吳勇、呂旻、呂敬人等蛇鼠一窩,再看看不少地方的足協、文聯、××協會。再想想前些年那篇頗有影響的《中縣調查報告》,幾個家族就盤踞和主導了一個縣城的政治、經濟主要部門和産業。還有“象牙塔”的大學也出現了學閥,地方上甚至有财閥的苗頭,比如“×山會”等等!

這樣的封妻蔭子、裙帶關系、門閥關系,和中國共産黨的初心、使命無疑是根本對立的!

2000萬烈士的血,370萬共産黨員的血,是為了這些嗎?如果他們泉下有知,該作何想?

自近代以來,為尋求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先後有2000萬烈士犧牲!自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到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28年時間犧牲了370萬名共産黨員。

這些先烈的流血犧牲是為了什麼?他們到底是為了什麼?!

毛主席晚年常對着身邊人哭泣,他說:“建立新中國死了多少人?有誰認真想過?我是想過這個問題的。”

是啊,有多少人真的想過這個問題?有多少人真的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

還是看毛主席老人家是怎麼處理這些問題的吧!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公者千古,私着一時!

人民為什麼愛戴他老人家,原因就在于此!

前些時網絡集中關注的西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賈淺淺申請加入中國作協一事,雖然很多網民都曾用調侃的方式表達憤怒,将賈氏父女罵了個狗血噴頭。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發明“屎尿體”的賈淺淺,憑借父親的影響力,以自己所謂的“文學造詣”,就能被推薦進中國作協。這讓高等教育領域門閥公卿等封建沉渣,泛濫到可無視群衆反感和社會影響的程度。

賈淺淺這對父女之間是赤裸裸地互相吹捧。

不僅女兒賈淺淺近年來主要科研成果、包括碩士畢業論文都是圍繞父親的——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而且賈平凹采用一種“軟文”寫作的方法贊美賈淺淺:“她的詩在各種雜志上不斷地發表,偶爾我讀到了,也讓我驚訝,她怎麼有那麼多的奇思妙想!那些句子是她這個年齡人的句子,是這個時代的句子,我是遠遠攆不上了,倒生出幾多感歎和羨慕。”

賈平凹任教授的西北大學,聘賈淺淺為文學院的副教授。賈平凹任主編的文學刊物作為主辦機關之一的第二屆陝西青年文學獎,賈淺淺獲得“詩歌大獎”。這些醜陋的運作方式,都已經赤裸裸不加掩飾。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類似的裙帶關系和利益輸送,也出現在人教版教材的問題插圖事件中。呂敬人成為人教版教材插圖的藝術總顧問,就很容易為自己的學生和兒子的工作室拿到為教材做插圖的業務,哪怕吳勇工作室沒有注冊,都不影響問題插圖一路綠燈,通過一道道看似嚴格的稽核程式,出現在億萬學生的課桌上,還能保證十年時間有人反映但無人整改。是人教社的上司不清楚嗎?被免職的人教社總編輯可是說過:“教材裡的一幅圖可能影響學生一輩子”的。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呂敬人所在的清華大學藝術學院,還出現了學生作品的“眯眯眼”辱華審美。這種裙帶關系和圈子利益共同體盤根錯節,足可控制一個領域的話語權和重要資源。

這種由裙帶關系和門生故舊形成的小圈子,非常有利于一些國家通過搞定一個關鍵人物,再通過他的小圈子,一下子就能進入到意識形态的核心地帶,并讓所有的稽核機制失靈。

最近還爆出了陳春花的“愛爾蘭歐洲大學博士”水文憑事件。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網民們通過順藤摸瓜,還發現了号稱中國管理學泰鬥,複旦大學教授蘇東水親自創立并擔任院長、他兒子蘇宗偉任執行院長的上海東華國際人才學院,以及他創辦的上海東亞管理學院,都跟這個“愛爾蘭歐洲大學”有過“合作”。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陳春花就讀的“愛爾蘭歐洲大學”DBA二年制博士班,是在國内開班,授課隊伍又是以複旦大學教授博導為主,DBA課程表名單裡的7位教授,其中有3位是蘇東水的學生,還有一位是他的好友。陳春花所在的這個班,還有一個學生,就是蘇東水的公子蘇宗偉。

而這個“愛爾蘭歐洲大學”還是中國人在歐洲注冊的一個公司。有人已經懷疑這個“愛爾蘭歐洲大學”的實際控制人也是蘇東水父子。

這裡面也同樣有父子和師生以及好友等裙帶關系。而陳春花本人不可能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愛爾蘭歐洲大學”的含水量,但她還是在蘇東水的建議下花了不菲的學費去讀了這個“博士”,因為她知道這就是加入蘇東水這個圈子的敲門磚,隻有花了這個錢,蘇東水的人脈才能為她所用。

後來,果然沒有讓陳春花失望,她如願進入北大,還成為國内企業管理學的風雲人物。要不是通過軟文要利用華為擡高自己,被華為一紙聲明讓其暴露在大衆關注下,陳春花似乎還可以繼續風光下去。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陳春花就是憑着這個假博士文憑,就可以在國内混得風生水起,讓那麼多對普通人文憑都能行之有效的文憑鑒别機制生效。

上述事例足夠說明事關百年教育大計的大學,存在的問題有多麼嚴重。一些人掌控了教育資源和上升通道,通過這種類似封建恩蔭的方式,霸占資源,帶壞風氣,還怎麼可能會帶出好學生呢?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劉翔峰事件,算是近年來大學附醫領域的一個驚天大醜聞了。一個原本誨人不倦的大學教授,一個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竟然幹着如此傷天害理的事情。

過度醫療,僅僅隻是這個劉翔峰最輕的罪行。鳳凰網在《起底湘雅二院劉翔峰:患者沒确認患癌被切除胰腺,同行憂其背景強大》一文中,通過采訪劉翔峰的病人和同僚,對劉翔峰的累累惡行作了揭露,其惡罄竹難書。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令人痛心的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曾經是多麼的神聖,更是醫療行業的标杆。而如今卻爆出如此大的醜聞,令“醫生”二字蒙羞,更令“大學”二字蒙難。

最近,“中國區冠軍”世界小姐秦澤文之學曆真真假假,但背後的“潛規則”是真的!秦澤文,安信證券的前員工,金融圈碩士人設。擅長平劇、舞蹈、鋼琴,曾榮獲華東錦标賽金牌。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秦澤文号稱大學就讀于上海交大畢業,計算機專業,然後跨專業在複旦讀了金融。兩個最難的專業說橫跨就橫跨,誰不說一句天賦異禀。

她貼出的履曆是這樣的: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結果被扒出秦澤文的文憑造假,她隻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的畢業生。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風波之後,秦澤文本人發了兩張照片,配了一句話——普普通通小女孩。

洪奇菲:從刀郎的《羅刹海市》談去除“閥”氣之必要

中國革命,不就是為了打破舊的不平等的階級固化嗎?難怪這樣人對中國革命是一種仇視态度,用他們并不高明的文字抹黑中國革命。他們一會“追求平庸”,一會“告别崇高”,思想越來越反動,學術越來越低級,人品越來越下流。

無論是賈平凹及其女兒、學生,還是呂敬人及其兒子、學生,亦或是蘇東水及其兒子、學生,都在各自領域做了同樣的事情: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自己的兒女和學生等構築起一個個牢不可破的利益小圈子,通過各種醜陋的、肮髒的、陰暗的或公開的方式把影響力進行變現……

由此可見,刀郎的新歌《羅刹海市》有進步的社會意義,值得推薦、贊許。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