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刀郎的人生來看草根成長的艱難

作者:生而有翼Pro
從刀郎的人生來看草根成長的艱難

“求人如吞三尺劍。”曆來,人生成長艱難,尤其草根更是難上加難。

刀郎是一個道地的草根。

他高中未畢業,就開始混迹于社會,沒有住過正規的音樂學堂,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他到過成都、重慶、西安、西藏、海南,有着豐富的生活體驗,熟悉各地的風土人情;他做過夜市駐唱,做過鍵盤手,做過樂隊領唱,從最底層一步一步走來,體會過人間的冷暖悲歡。

在行走中,他追逐夢想,技能日臻完善,風格日漸成熟,成才集“演唱、題詞、作曲”三者合一的“三栖”人物,樣樣在行,門門精通,遠非那些僅會一門半爪貓腳功夫歌手所比拟。

2004年,專輯《2002年第一場雪》大火,大賣,紅遍大江南北,紅遍長城内外,僅唱片就賣出270萬之多,還不計鋪天蓋地的盜版唱片在内,一枝獨秀、獨領風騷。在那個實體唱片已經嚴重勢微的時代,明顯是個異類,被叫做“唱片行業拯救者。”

從刀郎的人生來看草根成長的艱難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才華出衆的實力派歌手,這樣一個天才型的音樂有,在樂壇上,卻屢屢不得志,屢屢被那些成名日久的所謂音樂前輩、音樂頂流,名目壯膽地、語言惡毒地、甚至在公衆場合直直地打壓。

他們的打壓手段簡直令人發指。

還記得當年觀看一檔電視節目,被稱為歌壇“大姐大”的那英公開指責刀郎:“他就是一農民,根本不具有審美意識。”敢情天下之大,就隻要坐在上面咋咋呼呼的你具有審美觀念!最毒婦人心,忌恨如此,口不擇言,啥話都敢說,什麼樣的話都能出口。

從刀郎的人生來看草根成長的艱難

其餘人等也是搖旗呐喊,不分青紅皂白,緊随其後,落井下石,恨不得再踩上一腳,狼子野心,其心昭昭,可見一斑:

“刀郎那是音樂嗎?”

“刀郎的爆紅是士大夫階層的失敗。”

……

為了自身利益,他們竭盡能事,抹黑别人,以圖除之而後快,他們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無所謂公平,更無所謂正義。在烏鴉的世界裡,天鵝是有罪的,她們絕不容許遠超這群烏鴉的天鵝的存在,一路趕盡殺絕,絕不容許他發聲來演唱,來瓜分他們的既得利益。

從刀郎的人生來看草根成長的艱難

迫不得已,以新人面目出現的刀郎不得不暫避鋒芒,躲在西域昌吉小城裡,與世無争,營造出一個金盆洗手、退出江湖的假象。此後,數十年,刀郎很少在公衆場合露面,不再招惹是是非非,為自己保留一塊音樂的淨土。

是刀郎,也隻有刀郎,經過數十年的沉寂,攜《羅刹海市》悄然回歸,就在敵營放松防備,以為他已經徹底投降的時候,在公衆面前突然露臉,以他天才般的音樂才華,重挽狂瀾,一洗前恥,見血封喉,把敵人打得丢盔去甲,毫無還手之力。

是刀郎,也隻有刀郎,隐忍十年,報得大仇,不讓明珠蒙塵,不讓金曲埋沒,讓人們重新認識那個音樂才華橫溢的刀郎。

刀光劍影,何等慘烈,殺敵于無形,何等悲壯,如果沒有刀郎十年的絕地反擊,世人哪能得知樂壇如此的驚心動魄,這慘烈程度,不啻于成王敗寇的三國大戲,到處是血腥,到處是人頭,屍橫遍野,争鬥不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音樂若此,世上任何地方無不若此!高位者的悲劣,下位者的呻吟,新生力量的絕地求生,保守勢力的死命掙紮,上演出一幅幅艱難圖存的凄美畫卷。

得勢者千方百計維護現在的配置設定規則,以維護其既得利益,既使老朽昏花,也不甘退出呼風喚雨的舞台,對後輩極盡能事的打壓,絕不會輕易分出半分殘羹冷炙,隻有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培植出一二個心腹之人,許得些利益,作為其風光不再時的屏障。那些不入其勢力範圍之人,即使才華蓋世,終不為其所用,在這種情況下,求其憐憫,豈可行得通?

從刀郎的人生來看草根成長的艱難

老話重說,求人如吞三尺劍有用否?無用也。僅靠乞求是沒有用的,唯有靠鬥争,打蛇打七寸,打痛了他才有些用處。就拿刀郎來說,面對打壓,乞求有用否?刀郎很清醒,這是利益之争,是要在人家的地盤裡重新劃定一塊出來,人家絕不可能答應,是以,多年的流浪,多年底層的人情冷暖,讓他明白,面對這些打壓,最明智的辦法就是暫避鋒茫,隐忍過活,然後,十年沉澱,十年救亡圖存,絕地反擊,以最好的作品打最重的臉。

我們佩服刀郎,因為他傾情演繹了一個卧薪嘗膽的絕好的悲滄故事;我們欽佩刀郎,因為他苦心人天不負,百二秦關終屬楚;我們傳唱刀朗,因為他就如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的安迪一樣,隐忍十九年,終報得大仇,以他們的勵志激勵後來者。

從刀郎的人生來看草根成長的艱難

在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畏權威,不畏頂流,用自己光茫四射的才華勇于挑戰,最後寫就傳奇,成功反擊,挑敵人于馬下,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民族的脊梁,是絕望中前進的希望,是我們永遠追逐的那束白月光。

像他們那樣,我們也能開拓好自己的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