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目錄
- 一、快速入門
- 1. 子元件
- 2. 父元件
- 3. 子元件回調父頁面
- 4. 父元件接收回調
- 5. 元件調用流程
- 二、抖音評論數量
- 2.1. 流程圖
- 2.2. 流程簡述
- 2.3. 流程圖效果圖鑒賞
一、快速入門
1. 子元件
<view @click='childBackHome'></view>
2. 父元件
父元件說明:
backHome :事件為子元件回調的方法,需要和子元件會調方法一緻即可,可以自定義
back:自定義方法;需要在父元件的 methods: {}方法區中定義back方法,作為回調方法處理
<dev @backHome='back'></dev>
3. 子元件回調父頁面
子元件
methods: {
childBackHome(){
this.$emit("backHome",e); //backHome父元件的方法,e要傳遞的參數
}
}
4. 父元件接收回調
父元件中,子元件回調的方法名
back(e){
console.log(e) //e是傳過來的參數val
}
5. 元件調用流程
子元件也可以了解為公共元件,供其他父頁面引入,達到公共頁面或者邏輯抽取的效果
元件調用流程
- 1.父元件引入子元件
- 2.父元件傳參子元件
- 3.子元件接收參數
- 4.執行處理
- 5.處理完成将結果回傳父元件
- 6.父元件接收子元件回傳結果
- 7.父元件繼續執行以後的處理
二、抖音評論數量
2.1. 流程圖
2.2. 流程簡述
- 短視訊頁面點選評論圖示
- 進入評論視窗
- 選擇新增評論
- 回複評論
- 輸入評論内容
- 送出評論内容
- 評論内容置頂
- 評論視窗評論數量更新
- 短視訊頁面評論數量更新
2.3. 流程圖效果圖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