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卑與超越》閱讀筆記與思考說在前面章節重點與感悟全書感受他人的看法

文章目錄

  • 說在前面
  • 章節重點與感悟
    • 生活的意義
    • 心靈和肉體
    • 自卑感與優越感
    • 早期的記憶
    • 家庭的影響
    • 學校的影響
    • 青春期的引導
    • 犯罪及預防
    • 職業問題
    • 個體與社會群體
    • 愛情與婚姻
  • 全書感受
  • 他人的看法

說在前面

本篇文章的主要是自己在閱讀《自卑與超越》這本書後,想要有一些實際能夠獲得的結論,能夠輸出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内容.

《自卑與超越》閱讀筆記與思考說在前面章節重點與感悟全書感受他人的看法

章節重點與感悟

生活的意義

幾個核心觀點:

1、幫助别人的,沒有不被人幫助的,提倡合作的重要性

2、客觀存在的三種制約:地球是目前的已知的生存家園;找到自身的定位,并享受合作帶來的益處;調整自身狀态,适應兩性的關系

3、拒絕合作的人總會考慮:“我有哪些好處”,他們的人生沒有價值的任何展現

4、童年的生活對人生有影響:生理缺陷、溺愛和被忽視容易使得孩子陷入生活的誤區。

我的感悟:

第一章主要展現的内容是基本上對于整本書的每一個章節的簡單描述,讀完之後,認為本書有如下觀點,

1、相信互相的合作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2、兒童的早期的影響會其人生造成很多影響。

心靈和肉體

我的感悟:

1、精神與肉體是合作關系,精神為肉體的行動方向提供指引

2、肉體的外在表現也影響了精神的意志

自卑感與優越感

幾個核心觀點:

1、自卑情結的人經常會遷怒于别人,用撒野的方式來表明自身的強大,但是無論如何努力,并沒有減輕有自卑感的這個事實。

2、有自卑感的人會利用已經奏效的行為來幹擾合作,支配他人,比如小孩子用眼淚來達到他們的目的。

3、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每一個人的态度,追求人上人的生活,小孩子在學校不好好做作業為的是獲得更多的關注。而得到别人的關注就是他們的目标,即使采用的手段不一樣,但是目标是一樣的,就解決的這樣的問題,還是要從根源出發,去改變他們的目标。

早期的記憶

核心觀點:

1、回憶總是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感受。

2、夢和回憶都是對當下心境的增強,調節人的情緒。

3、文中也提到了很多孩子的睡覺問題,很多情況下希望獲得關注,獲得關心。有時候還故意與父母對着幹,對于心理醫生則需要從合适的角度進行引導

核心觀點:

1、佛洛依德的觀點:夢是渴望與滿足

2、個體心理學,認為夢與清醒并不對立,是人生态度的産物。

3、夢是引發感覺的工具,夢也就是為了留下這些感覺,強化生活方式。

4、做夢的目的在于保護個人的生活方式,對抗常理的壓力。

5、夢是常識的死敵,夢期望個人生活方式與現實之中建立聯系的嘗試,在夢中可以我行我素,而現實中,我們則需要運用常識,但生活方式卻與常識抗衡。

6、夢是象征和隐喻是對顯示生活态度的加強

家庭的影響

我的感受

1、母親的角色至關重要,是孩子最早接觸的人,需要熱愛這個孩子,并需要提供足夠的信任。但同時也注意引導他對别人的信任,不能夠你愛。

2、家裡面多個孩子,很多孩子都希望獲得足夠的關注,一旦有他人獲得了本該屬于自己的愛之後,就做一些特殊的行為去重新擷取其他家庭成員的關注。

3、父母應當在家庭生活中互相平等,對待孩子們也要平等,不要出現溺愛,并引導他們與他人和合作建立信任。

學校的影響

核心觀點:

1、學校是變革中的教育,是父母教育的延申

2、否認高智商是可以遺傳的

3、老師應當引導孩子不給自己設限。

4、老師應當給予每個孩子關注和信任,并教育孩子多個方面發展。

5、孩子都需要獲得關注,否則就去做一些其他的行為來擷取你的關注。

我的感悟:

感覺老師對于孩子心理上的把握和性格上的了解應當更重要,我們國家的教育任重而道遠。

青春期的引導

核心觀點:

1、青春期的特征,渴望自立,與承認平等。

2、有些人沒有辦法自立,被溺愛,沒有信心面對,想要重返孩童,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度等等,這些都是可能出現的問題。

3、這時期的孩子渴望受到關注與關懷,并希望得到贊賞和認同。

4、關于性,本書的建議是不要主動給孩子講述過分多的性知識,避免色情雜志的出現,對于孩子的問題,要簡明扼要的凡是進行解釋。

我得感受:

書中提倡,要讓孩子擁有足夠的信心,要把自己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并懂得奉獻對于集體的意義,與異性的接觸過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

犯罪及預防

核心觀點:

1、犯罪的錯誤共同點是:他們對社會責任美歐興趣,人類命運的并不關心。

2、罪犯也是由自卑走向卓越,甚至是中間所追求的路徑錯了,因為是對社會責任感的缺乏。

3、早期的生活經曆,父母的教育對于孩子人格塑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的感受:

本章講了很多犯罪的人的心理和人格特點,但是我認為還是比較片面的,雖然能夠覆寫一部分,但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

職業問題

核心觀點:

1、人生有三個問題:與他人的關系;有關合作;愛情與婚姻,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與另外兩個不可分割。

2、對于一些孩子,他們可能甘願落後,而我們則需要提早去解決潛在的問題,并糾正順從的性格。

個體與社會群體

核心觀點:

1、講了一些人類的是群居,然後本書反對利己主義。

2、對于一些精神病患,他認為的解決方案是培養他們的風險與合作

愛情與婚姻

核心觀點:

1、愛情結出婚姻的果實,他們生理吸引,養兒育女。

2、平等的夥伴關系:任何一方都應當做到關心都覅那個甚過關心自己,這雙方都能保持雙向的熱愛與奉獻的态度,才會彼此有感覺感,感覺被需要,感覺自己有價值,這才是幸福婚姻的基本保障。

3、家庭的一些環境會對擇偶有一定的影響。

4、唯有一夫一妻制,才是正确處理愛情與婚姻的不二選擇

全書感受

了解一本書,可能真實需要了解作者所處的社會背景。

《自卑與超越》閱讀筆記與思考說在前面章節重點與感悟全書感受他人的看法

作者的年代相對于我們現在已經接近180年了,是以很多的觀點從現在的角度看去可能并不符合我們當代的普遍的價值觀和看法,書中的很多的觀點和看法,我個人覺得是十分的有偏見或者說是大膽的斷言,對于一個工科背景的我,是很難接受這樣的不夠缜密的思考和推理的。

但這本書強調的自卑心理的産生,以及個人追求優越感目标,以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的描述也算是比較貼合生活,全書雖并未給出合适的解決方案,但是其在叙述所遇到的生活的事例中,也對我們如何教育後代有一定的意義,但是,你讀完後會覺得這樣的樣本太少而且并不能夠說服你。

在愛情和婚姻方面的叙述,我是相對贊同的,其強調兩者的相愛以及雙方互相的平等是維持婚姻幸福的必要條件,對對方的最終以及對方的身心的感受和關懷大于對自己的關心,那麼當雙方都願意為對方去考慮而不是自私自利的隻考慮自己可以獲得什麼的時候,這樣的情感關系才會長久的幸福。

這本書的整體讀過之後,聽到的第一感覺就是“合作”,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合作的目标是為整個社會做出正向的貢獻進而獲得自身的價值,也獲得自己的優越感。

總體來說,我僅能給本書打3顆星,剛剛及格的樣子。這本書是我讀的第一本有關心理學的書,還是個體心理學,期望後面能夠有等多的收獲。大家有什麼看法和建議,都可以在下面留言評論,一同交流。

他人的看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90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