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币圈散戶能否「暴打」機構?币安歐式期權有話說

币圈散戶能否「暴打」機構?币安歐式期權有話說

2021年初,美國散戶做多GME股票反治華爾街大空頭轟動了全球金融市場。細究發現,散戶通過大量買入GME看漲期權,通過期權借用了套利機構的海量資金做多,最終實作了對機構的逆襲。 

期權的魅力在這場「逼空大戰」中展露無遺,其非線性的收益率曲線,能夠讓投資者以較小的資金撬動比期貨合約更大的杠杆,來制定更多樣化的交易政策。

在「逼空大戰」爆發的幾天前,加密資産交易所币安剛剛上新了歐式期權。币安歐式期權産品經理Shall透露,「逼空大戰」的熱度流向币圈,意外增加了普通投資者參與期權交易的比重。

2020年上半年,币安曾推出簡化版的美式期權,補充了歐式期權顯露出其加碼期權産品的意圖。據Shall 透露,由于加密資産市場比傳統市場資産波動率更高,是以币安在風控上設計了一套靈敏快速的系統,監控所有使用者的倉位情況,提前預判和了解風險。 

針對普通使用者不熟悉期權的現狀,Shall 認為,産品提供除了要釋出介紹視訊、文檔做使用者教育外,還應在産品上「做減法」,讓使用者更易了解,比如,币安歐式期權使用USDT作為結算方式,相比采用BTC結算的平台更為簡單直覺。

「下一步我們計劃通過設計和包裝,推出一些友善普通使用者參與的産品,比如用把深度價外期權包裝成彩票的形式。」Shall表示,讓使用者努力學習複雜的産品不如讓産品變得簡單。

傳統期權市場較為成熟,目前币圈期權市場還屬于發展初期。從去年開始,币安、OKEx、火币等主流交易平台紛紛入場,在多方布局和推廣下,期權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這個讓美國散戶扳倒機構的「武器」,也将憑借其獨特的魅力,給币圈投資者帶來更多樣化的交易政策選擇。

「逼空大戰」主戰場在期權

圍繞Gamestop(GME)股票的「逼空大戰」稍有降溫,在美國多個交易市場限制GME交易後,散戶大學營wallstreetbets(WSB)擴大了戰場輻射範圍,進軍到白銀、加密資産等市場。 

這起史詩級的金融事件因「散戶抱團打爆華爾街大空頭」的戲劇性場面,一度吸引了全球目光。媒體上,有金融領域部落客指出,散戶對股票現貨的「買買買」不足取勝,真正發揮作用的是期權帶來了放大效應和逼空能力。

「如果隻是買入股票,散戶還是勢單力薄,沒法和機構對抗,但散戶通過大量買入看漲期權,撬動了巨大的杠杆,最終完成了逆襲。」币安歐式期權産品經理Shall向蜂巢财經解釋。 

Shall 介紹了一個背景:美國金融行業有個非常成熟的套路,即投資機構和研究機構聯合,投資機構提前做空某一隻股票,研究機構再釋出看空報告,引發市場恐慌,打壓股價,進而從中獲利。這種情況下,交易對手通常是機構和散戶,機構利用自己的資訊優勢和市場影響力,完成對散戶的「收割」。長此以往,便導緻了雙方的對立。 

在這場GME散戶反收割的戰役打響之前,著名的做空機構梅爾文資本已經在GME股票裡面十面埋伏,買空了總股本140%的股票。股價也一路從40美元高位下落至20美元之下,按照原本的計劃,隻要再聯合幾家研究機構釋出看空報告,渲染一下「Gamestop這種線下實體店受疫情影響,收入暴跌入不敷出」之類的恐慌情緒,然後乘勢打壓一波價格,股價可能又會是一波自由落體,若是能夠乘機擠壓GME公司的資金鍊,直接将公司逼到破産保護,那這波「韭菜」就算是連根拔起了,四十美元買空,四美分買回來,可謂「美滋滋」。這套路梅爾文資本已經玩過很多次,可以說是輕車熟路。

不幸的是,這一屆的散戶并沒有低頭認割的想法。過去太多次的收割案例已經讓散戶們積累起了足夠的怒氣。

币圈散戶能否「暴打」機構?币安歐式期權有話說

WSB KOL曬出持倉和盈利記錄

大量的散戶在Reddit的WSB闆塊裡聚集,而後在帶頭大哥DeepFxxkingValue、Keith Gill等的帶領下,吹響了反攻的号角。這位人物在Reddit上曬出了自己的持倉和盈利記錄,并号召大家一起買入GME,拉升股價與機構對抗。

WSB拿起「深度虛值期權」武器

除了直接買入GME的股票之外,散戶集團在帶頭大哥的帶領下,還大量的買入了GME的深度價外看漲期權。Shall指出,這種期權的特點就是「價格賊便宜,杠杆賊高。」

「這裡要解釋一下,所謂的深度價外看漲期權,指的是行權價大幅高于現價的看漲期權。」Shall舉例,比如在GME的股價低于20美元時,要40美元才能行權。一般情況下,股價在短時間内暴漲至40美元以上的機率很小,是以買這種期權的人基本不可能盈利,是以這種期權的價格很便宜,可能幾毛甚至幾分錢就可以買上一大把期權。 

WSB的帶頭大哥們精準地找到了「深度虛值期權」這個緻命的突破口。于是在1月13日,散戶們在購買了大量的深度虛值期權後,忽然合力狂買GME的股票現貨,在機構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将股價一舉拉升到了40美元以上。

這個時候,除了買空機構有點慌,還有一波人也睡不着覺:期權的做市商們。

按照正常情況,股價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内突破40美元以上,是以賣空深度虛值期權是個風險很小的事情,這些做市商們也沒有多少對沖倉位。但是,股價忽然一根大陽線到了40美元以上,做市商的投資經理們隻能瘋狂調撥資金,買入GME的股票。否則,一旦股價繼續上漲,他們的賣空期權等于是漲得越多就虧得越多。 

Shall解釋,散戶聯盟撬動了一個巨大的杠杆:當初幾毛甚至是幾分錢買的一張期權,此時這些機可能就需要用40美元買入股票現貨,才能對沖相應的風險。

這個時候,一個名為「杠杆軋空」的雪球已經無可阻止地滾動起來了:随着價格的上漲,期權機構被迫投入海量資金買入現貨進行對沖,而買得越多,股票的價格漲得就越多,散戶們手裡拿的期權賺得也越多。散戶們乘勝追擊,賣掉盈利的期權後,繼續買入更多、更高行權價的看漲期權,于是,期權機構需要買入的現貨開始成倍的增加,「雪球成型了,所有試圖阻擋它的人都隻會被碾得粉碎。」

做空機構們象征性地做了一些阻擋的嘗試後,很快就宣布投降,梅爾文資本宣布一個月巨虧53%認賠離場,香橼基金認賠平倉後宣布再不做空。散戶聯盟大獲全勝,帶頭大哥的收益率超過4000%。

從這起典型的金融事件中可以看到,散戶光憑借集結資金買入股票尚不足以掀翻機構空頭,但他們巧妙地借用期權,撬動中性政策方的做市商們被動加入多頭陣營,完成了對機構的逆襲。期權這個獨特的衍生品工具是以得到更多的曝光度。

有消息稱,WSB在轉戰加密資産市場。币圈期權的熱度随之升溫。Shall透露,事件發生後,币安歐式期權的交易量意外地增加了,大量使用者在近期的巨幅波動行情中選擇期權作為投資品種。在目前波動劇烈的市場中,期權相對其他杠杆産品獨有的「高杠杆不爆倉」特性占盡了優勢。同樣擁有較高的杠杆倍數,期權的買方不會因為價格的劇烈波動而爆倉,在到期日之前,無論價格怎樣波動,期權的多頭倉位都不會爆倉,隻要價格能夠到達預期的位置,期權多頭都可以獲得收益,進而避免了「看對方向,提前爆倉」的尴尬情況。

散戶爆錘機構能否在币圈上演?

那麼,在加密資産市場,有沒有可能出現類似于「逼空大戰」的情況? 

Shall表示,其實币圈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在比特币從20000美元上漲到40000美元期間,很多投資者在合約市場開多,使得短期内BTC合約的價格大幅高于現貨價格,價差導緻了大量期現套利的使用者參與套利,是以最終的結果是大量普通投資者在合約市場高倍杠杆開多,套利機構在合約市場開空,同時在現貨市場買入等額現貨開多進行對沖。這樣的交易結構導緻的結果是:看多的使用者在合約市場裡面用1萬USDT開了50倍杠杆的多倉,而套利機構為了對沖風險,實際在現貨市場中買入了價值50萬的現貨。看漲使用者通過合約大量的借用了資金,進一步推高了市場的價格。

從期貨的案例不難發現,投資者通過合約撬動了杠杆,加快了上漲趨勢。而相對合約,期權能撬動的能量更加巨大。 

「期權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的收益率曲線是有『折角』的,」Shall 向蜂巢财經解釋,相比合約呈現線性收益特征,使用者買入看漲或看跌期權,則可以實作虧損有限,收益無限。「比如投資者買入2月15日到期的BTC看漲期權,行權價為40000美元,如果屆時BTC達到或超過40000美元,使用者的收益會指數級擴大,倘若BTC沒有達到40000美元甚至暴跌至30000美元以下,使用者隻需承擔有限的損失,最大的虧損是買入期權時支付的權利金。」

期權呈現出與合約不同的特點,意味着它能給市場參與者帶來更多的政策選擇。比如礦工擔心未來幾個月币價下跌,可以買入看跌期權,一旦币價下跌可以通過期權的盈利對沖掉币價的損失,而如果比特币的價格大幅上漲,礦工隻會損失期權的權利金,依然可以獲得比特币價格上漲的收益。但如若礦工利用期貨合約做套期保值,就相當于按目前市場價格賣出了未來預期能挖到的币,實作了保值,但無法保有收益增長的空間。

因為期權獨一無二的特性,這一衍生品工具也逐漸滲透到币圈。從去年開始,包括币安、OKEx、火币在内的多家主流交易平台相繼推出了期權産品。其中,币安不僅推出了簡化版的美式期權,還于2020年底新增了貼近傳統市場期權的歐式期權,進一步完善了産品線。

Shall 表示,之是以推出産品邏輯與傳統期權相差不大的歐式期權,主要還是從市場的長遠發展考慮。對于圈内機構來說,需要相對複雜和完整的産品,來滿足他們長期的投資思路和政策組合。是以币安率先上線的BTC期權,支援多種行權價、行權日期,市場參與者可自由充當期權買方和賣方,其中賣方發行期權不設限,以保證最大程度滿足投資者交易政策。

币圈散戶能否「暴打」機構?币安歐式期權有話說

币安歐式期權交易頁面

「币安推出歐式期權後不久,美股逼空大戰就爆發了,沒想到的是,我們發現很多普通投資者也開始在币安交易歐式期權,交易資料有明顯的增長。」Shall 向蜂巢财經透露,GME事件也給加密資産期權市場帶來了熱度,「本來這一産品前期更多是專業機構在使用,現在散戶參與的熱情也被點燃了。」他認為,期權在币圈的接受度正在逐漸提高。

那麼,币圈的期權和傳統期權有哪些差別?「傳統歐式期權已經是很成熟的産品,是以我們在業務架構上沒有做太大的改變。」Shall 表示,在研發歐式期權産品時,更大的挑戰在于風控上。

因為币圈的資産波動率、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機率,都要大幅高于傳統金融市場,這就要求币圈期權産品具有更嚴格的風控。「币安為了規避風險,設計了強平強減機制,即在行情劇烈波動時,對期權賣方的倉位及時進行平倉或者減倉,主要是為了避免短時間對市場造成更大的影響。」

此外,Shall 透露,傳統金融市場風控的邏輯體系建立在金融産品、成熟參與方和貨币管理體系上,很多交易所和券商憑借保證金機制進行交易,一般券商賣出了期權會先挂賬,後面再和交易所進行結算。當賣方倉位出現清算風險時,再去讨論如何解決。但在币圈,由于沒有券商的存在,這套邏輯不成立,是以币安為此設計了一套靈敏快速的系統,監控所有使用者的倉位情況,提前預判風險,進行風控。

币安簡化産品「搶跑」期權市場

有研究資料顯示,自2019年以來,加密資産期權的市場規模快速壯大。2020年底相比年初的市場規模翻了10倍,其中Deribit、LedgerX、OKEx、CME和币安等平台貢獻了主要的交易量,加密資産期權藍海已經顯現。

在Shall 看來,加密資産期權市場未來還有十倍以上的增長空間。「現在還是機構以及少數的專業使用者在交易期權,大多數人還沒有參與進來。」

實際上,如何讓更多的投資者熟悉期權的産品邏輯,了解其中的風險,并能夠合理利用期權的特性,實作套利和風險對沖等政策,是目前各大提供期權交易的交易所面臨的難題。 

一名關注期權的投資者向蜂巢财經表示,他曾嘗試通過多家交易所進行期權交易,但發現幾個普遍的問題。一是期權的交易頁面比較複雜,對新手不太友好,在尋找買入标的時比較繁瑣;二是目前币圈的期權流動性較差,很多風險較低的平價期權也缺乏交易深度,「想買入時,往往賣方定價過高,挂單很難吃到。」再有是市面上多數交易所的期權品種,多用BTC來計價,「算起賬來很麻煩。」

目前,一些提供加密資産期權的交易平台針對新手使用者,在産品中設計了簡易的引導頁面,通過設立一些選項幫助使用者選擇期權,但即便如此,很多使用者在購買時,仍因深度不足,對期權望而卻步。

Shall 表示,币安在推出研發期權時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是以最初推出了行權日期不超過一天、不設市場賣方的簡化版美式期權,「這個産品獲得了不少普通使用者的歡迎,也給我們在設計歐式期權時帶來一些啟發。」

據Shall 介紹,币安歐式期權采用了T型報價頁面,使用者在選擇期權時更為直覺。同時币安歐式期權使用USDT作為結算方式,讓結算時簡單明了。「如果使用BTC結算,使用者本來是賺的,可能因為币價下跌帶來收益縮水。而且用BTC結算,也會讓量化模型更加複雜。」

在流動性方面,Shall 透露,币安一方面有龐大的使用者基數,在推出歐式期權後就吸引了一些使用者來體驗,同時币安也在不斷拓展做市商來提升交易深度。在Shall 看來,推動期權在加密資産市場的普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不僅要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還得在産品上「使些巧勁兒。」

「在使用者教育這方面,币安已經開始産出相關的視訊和文檔,下一步還可能做訓練營。」除了這些基本的工作外,Shall 認為更重要的還是在産品上做「減法」。「把複雜的産品,讓使用者努力學會,不如讓産品變得簡單。」他透露,币安歐式期權産品團隊下一步會通過設計和包裝,推出一些小而輕的産品,友善普通使用者參與,「比如可以把深度價外期權包裝成買彩票的形式,它的特點是權利金價格很低,預期回報卻很高,而相比彩票,期權又有行情可以參考,吸引力更大。」

綜合市場情況來看,期權在币圈逐漸成為了「熱門基建」,除了币安、OKEx等主流交易所外,還誕生出Bitwell、Bitoffer等期權新勢力,在多方布局和推廣下,可以預見,期權的市場規模将進一步擴大。而這個讓美國散戶扳倒機構的「武器」,也将憑借其獨特的魅力,給币圈投資者帶來更多樣化的交易政策選擇。

互動時間:

你願意嘗試期權交易嗎?

行家解讀散戶「逼空大戰」的武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