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自然資源部提出十一點意見,深化礦産資源管理改革!

作者: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

來源:【礦業界】

7月26日,自然資源部釋出《關于深化礦産資源管理改革若幹事項的意見》提出,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加強重要能源礦産資源國内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産等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産權益,就深化礦産資源管理改革提出十一點意見。主要包括:全面推進礦業權競争性出讓、嚴格控制礦業權協定出讓、積極推進“淨礦”出讓、實行同一礦種探礦權采礦權出讓登記同級管理、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實行油氣探采合一制度、調整探礦權期限、執行新的礦産資源儲量分類、強化礦産資源儲量評審備案、明确評審備案範圍和權限、規範财政出資地質勘查工作。

重磅!自然資源部提出十一點意見,深化礦産資源管理改革!

以下為通知原文:

一、全面推進礦業權競争性出讓

除協定出讓等特殊情形外,礦業權一律按照《礦業權出讓交易規則》(自然資規〔2023〕1号)以招标、拍賣、挂牌方式公開競争出讓。在礦業權交易中推廣使用保函或保證金,探索建立相關規則,確定礦業權交易順利進行。

競争出讓油氣(包括石油、烴類天然氣、頁岩氣、煤層氣、天然氣水合物)探礦權,按自然資源部、财政部制定的礦業權出讓收益起始價标準的指導意見确定起始價。

二、嚴格控制礦業權協定出讓

稀土、放射性礦産勘查開采項目或國務院準許的重點建設項目,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協定方式向特定主體出讓礦業權。自然資源部協定出讓礦業權應當征求省級政府意見,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協定出讓礦業權須報請同級地方政府同意。

基于礦山安全生産和礦業權設定合理性等要求,需要利用原有生産系統進一步勘查開采礦産資源(普通建築用砂石土類礦産除外)的,已設采礦權深部或上部、周邊、零星分散資源,以及屬同一主體相鄰礦業權之間距離300米左右的夾縫區域,可以協定方式出讓探礦權或采礦權。

三、積極推進“淨礦”出讓

實行砂石土采礦權“淨礦”出讓,積極推進其他礦種的“淨礦”出讓。加強礦業權出讓前期準備工作,優化礦業權出讓流程,提高服務效率。依據礦産資源規劃、地質工作成果和市場需求,建立礦業權出讓項目庫,會同相關部門,依法依規避讓生态保護紅線等禁止限制勘查開采區域,合理确定出讓範圍,并做好與用地用海用林用草等審批事項和管理政策的銜接,以便礦業權出讓後,礦業權人能夠依法依規辦理用地用海用林用草審批手續,正常開展勘查開采工作。

因不可抗力原因導緻無法開展勘查開采工作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依法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撤回礦業權,并按有關規定退還已征收的礦業權出讓收益。

四、實行同一礦種探礦權采礦權出讓登記同級管理

自然資源部負責石油、烴類天然氣、頁岩氣、天然氣水合物、放射性礦産、鎢、稀土、錫、銻、钼、钴、锂、鉀鹽、晶質石墨的礦業權出讓登記;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其他戰略性礦産的礦業權出讓登記,并落實礦産資源規劃管控措施。省級及以下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其餘礦種的礦業權出讓登記。

礦業權出讓收益評估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組織開展。

五、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注冊,淨資産不低于3億元人民币的内外資公司,均有資格按規定取得油氣礦業權。從事油氣勘查開采應當符合安全、環保等資質要求和規定,并具有相應的油氣勘查開采技術能力。

六、實行油氣探采合一制度

油氣礦業權人發現可供開采的油氣資源,完成試油(氣)作業後決定繼續開采的,在30日内向有登記權限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送出探采合一計劃表(附件)後可以進行開采。在勘查開采過程中探明地質儲量的區域,應當及時編制礦産資源儲量報告,進行評審備案。報告探采合一計劃5年内,礦業權人應當簽訂采礦權出讓合同,依法辦理采礦權登記。

報告探采合一計劃超過5年,未轉采礦權仍繼續開采的,按違法采礦處理。礦業權人完成試油(氣)作業後決定不再繼續開采的,以及5年内開采完畢或無法轉采并停止開采的,不再辦理采礦權登記。

七、調整探礦權期限

探礦權新立、延續及保留登記期限均為5年。申請探礦權延續登記時應當扣減勘查許可證載明面積的20%,非油氣已送出資源量的範圍/油氣已送出探明地質儲量的範圍不計入扣減基數,已設采礦權深部或上部勘查不扣減面積。油氣探礦權可以扣減同一盆地的該探礦權人其他區塊同等面積,但新出讓的油氣探礦權5年内不得用于抵扣該探礦權人其他區塊應扣減面積。

探礦權出讓合同已有約定的,按合同執行。

八、執行新的礦産資源儲量分類

礦産資源管理和規劃、政策制定,礦産資源勘查、開采,資源儲量估算、評價,礦産資源統計和釋出,及相關技術标準制定,應當執行《固體礦産資源儲量分類》(GB/T 17766-2020)、《油氣礦産資源儲量分類》(GB/T 19492-2020)和地熱、礦泉水等現行國家頒布的标準規範。

九、強化礦産資源儲量評審備案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落實礦産資源國家所有的法律要求,依申請對礦業權人或項目建設機關申報的礦産資源儲量進行評審備案,出具評審備案檔案。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委托礦産資源儲量評審機構根據評審備案範圍和權限組織開展評審備案工作,相關費用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十、明确評審備案範圍和權限

探礦權轉采礦權,采礦權變更礦種,采礦權變更(擴大或縮小)範圍涉及礦産資源儲量變化,油氣礦産在探采礦期間探明地質儲量、其他礦産在采礦期間累計查明礦産資源量發生重大變化的(變化量超過30%或達到中型規模以上的),以及建設項目壓覆重要礦産,應當編制符合相關标準規範的礦産資源儲量報告,申請評審備案。不對探礦權保留、變更礦種,探礦權和采礦權延續、轉讓、出讓,礦山閉坑,以及上市融資等事由進行評審備案。

自然資源部負責本級已頒發勘查許可證或采礦許可證的礦産資源儲量評審備案工作,其他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涉及建設項目壓覆重要礦産的,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評審備案,石油、烴類天然氣、頁岩氣、天然氣水合物和放射性礦産資源除外。持續推進礦産資源儲量市場服務體系建設,滿足企業生産經營、礦業行業發展和市場需要。

十一、規範财政出資地質勘查工作

中央或地方财政出資勘查項目,不設定探礦權,憑項目任務書開展地質勘查工作。2019年12月31日以前已設探礦權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繼續辦理探礦權延續,完成規定的勘查工作後登出探礦權,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出讓或儲備。

财政出資勘查項目新增資源量應由項目主管機關委托評審機構審查,出具審查意見。其他勘查項目新增資源量由礦業權人委托相關機構審查。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五年。《自然資源部關于推進礦産資源管理改革若幹事項的意見(試行)》(自然資規〔2019〕7号)同時廢止。本意見實施前已印發的其他檔案與本意見規定不一緻的,按照本意見執行。

附件:

油氣探采合一計劃表.docx

來源:自然資源部

點選“閱讀原文”即可檢視《意見》

本文來自【礦業界】,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