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認識
1. 菜單欄、屬性欄(選項欄)、工具箱、浮動面闆、工作區 2. 軟體外觀更改
方法: 在編輯菜單 > 首選項 > 界面 > 設定顔色
3. 工作區
工作區浮動面闆不見時怎麼辦?
方法1: 在選項欄右側點選基本功能 > 選擇複位基本功能即可
方法2: 視窗 > 工作區 > 複位基本功能
4. 浮動面闆影藏和顯示
方法: 在目前面闆上輕按兩下進行隐藏,單擊可以顯示
二、 檔案的基本操作
1. 設計師常用的檔案格式
a) JPG 圖檔壓縮格式
b) PNG 包含有透明像素的格式
c) GIT 動态圖檔格式
d) PSD ps源檔案格式,包含常用的兩種以上的檔案格式
2. 打開檔案的方法
a) 在檔案菜單中點選打開檔案
b) 快捷鍵:CTRL+O
c) 直接在灰色工作區域輕按兩下即可
d) 直接在電腦中找到要打開的檔案,拖拽到軟體界面工作區以外的部分。
3. 建立文檔和注意事項
a) 快捷鍵:CTRL+N
b) 注意事項:
i. 文檔名稱要規範命名,根據設計文檔進行命名。
ii. 文檔類型一般選擇預設大小(選擇其他類型時下方預設會更改)
iii. 一定要根據設計文檔的類型(網頁或印刷)檢查設計機關印刷用毫米,網頁與UI機關用像素
iv. 分辨率:印刷類設計用300,網頁與UI用72分辨率。
v. 顔色模式:印刷類的設計用CMYK,網頁與UI設計用RGB.
4. 文檔的存儲
a) 存儲
i. CTRL+S 功能:對文檔進行儲存操作
b) 存儲為
i. CTRL+SHFIT+S 功能:在工作中對設計稿進行備份使用,也就是說通過該功能将文檔另外存一個位置
5. 圖檔的放大與縮小
a) 選擇縮放工具,按着滑鼠左鍵放大縮小,在左上角切換
b) 放大:CTRL+”加好” 縮小:CTRL+”減号”
6. 畫布的移動
a) 釋疑 往往放大圖像後需要看圖像中的局部位置,我們可以使用抓手工具進行移動畫布
b) 快捷鍵:空格(放大圖像後方可使用)+ 滑鼠拖動
三、 工具欄-移動工具
1. 移動工具
a) 快捷鍵: V
b) 功能:移動文檔内的圖層、組、參考線也可以複制圖層或者組。
2. 自動選擇圖層或組
a) 當檔案中有多個圖層或者組,我們可以在移動工具的情況下,将自動選擇“圖層或組”勾上,軟體會自動找到對應的圖層或組。
b) 如果不勾選,就按CTRL鍵來自動選擇圖層或組。
3. 移動工具的複制功能
a) 移動複制
i. 在移動工具的情況下,按ALT鍵不放,光标變成雙箭頭,拖動滑鼠移動複制對象即可
b) 跨檔案複制
i. 打開多個檔案時,使用移動工具選擇其中一個圖檔,拖拽至另一個文檔的頁籤上,需要向下拖拽滑鼠,變成“+”後松開即可。
4. 圖層對齊
a) Ps軟體中包含左中右上中下對齊方式
b) 選擇按住SHIFT鍵加選圖層,點選對應的對齊方式。
5. 自由變換
a) 快捷鍵:CTRL+T 編輯 > 自由變換
b) 改變所選圖層大小、旋轉
c) 用法:選擇圖層,CTRL+T,把滑鼠放到四個角内拖拽滑鼠改變大小,把滑鼠放到定界框外可以進行旋轉
d) Shift+縮放,可以等比縮放
6. 水準或垂直翻轉
a) 自由變換後單機右鍵進行水準或垂直翻轉,圖層順序拖拽圖層即可。
7. 案例:水果人物
四、 選框工具組
1. 快捷鍵 M 2. 繪制矩形選區及橢圓選區的工具,如果繪制正方形及正圓形選區需要按SHIFT鍵,從中心繪制正方形及正圓形選區:按SHIFT+ALT鍵 3. 選區的取消:
a) 方法1:繪制完選區後,在選區工具的情況下,點選空白處即可
b) 方法2:繪制完選區後使用快捷鍵取消:CTRL+D
4. 選區的布爾運算
a) 新選區:如果已經存在的選區,那麼新繪制選區後會替代原來的選區(預設,特點是可移動選區)
b) 添加到選區:可将新的選區添加到原來的選區中(SHIFT鍵)
c) 從選區中減去:可将目前建立的選區從原來的選區中減去(ALT鍵)
d) 與選區交叉:建立選區時,隻保留原有選區與建立選區交叉的部分(ALT+SHIFT)
5. 關于顔色
a) 在PS軟體中分為前景色與背景色(前面的叫前景色,後面的叫背景色)
b) 填充前景色:ALT+倒退鍵
c) 填充背景色:CTRL+倒退鍵
d) 注意:填充顔色前一定要養成建立圖層的習慣,這樣就可以一定選區了。否則不能移動。
e) 填充對話框: 快捷鍵:SHIFT+F5 編輯 > 填充
6. 選區的固定大小
a) 選擇選區工具,在選項欄中選擇固定尺寸,點選空白處即可繪制固定好的尺寸選區
7. 選區的修改
a) 擴充:将選區向外擴大指定的大小
b) 收縮:将選區向内縮小指定的像素大小
c) 羽化:将選區邊緣變模糊效果,快捷鍵:SHIFT+F6
d) 選擇 > 修改 > …
8. 關于撤銷
a) 編輯 > 後退一步 快捷鍵: CTRL+ALT+Z
b) 打開曆史記錄面闆,對操作的步驟進行反複撤銷操作 視窗 > 曆史記錄
五、 圖層基礎知識彙總
1. 隐藏和顯示圖層
a) 方法:點選圖層前面的眼睛圖示切換顯示或隐藏圖層
2. 複制圖層的方法(原位複制)
a) 圖層 > 建立 > 通過拷貝圖層 CTRL+J
b) 将圖層拖拽至圖層面闆上的建立圖層按鈕上
3. 建立圖層的方法
a) 在圖層面闆下點選建立按鈕
b) 帶有對話框建立圖層(CTRL+SHIFT+N)
c) 不帶對話框建立圖層(CTRL+SHIFT+ALT+N)
4. 調整圖層順序
a) 方法:将圖層選中,然後拖拽至某個圖層的下方或上方,看到一個提示線,松開滑鼠即可,可以通過圖層排列進行調整。
b) 圖層 > 排列
5. 載入圖層對象的選區
a) 方法:按住CTRL鍵不放,在圖層縮略圖上點選即可
6. 圖層的合并
a) 快捷鍵:CTRL+E 圖層 > 合并圖層 ; 按住SHIFT/CTRL 選中多個圖層,然後合并
b) 注意:一旦合并就不能單獨調整圖層内容
7. 圖層的選擇
a) 方法:按住SHIFT鍵,可以連續選擇圖層,按CTRL鍵可以挑選圖層
8. 圖層的鎖定
a)

b) 鎖定透明像素:透明區不能編輯
c) 鎖定像素:不能進行任何像素的編輯(改變顔色,删除顔色)可以移動位置
d) 鎖定位置:不能移動位置
e) 畫闆放置嵌套:如何建立的是畫闆文檔,鎖定後不能将畫闆1中的元素移動到另一個畫闆
f) 鎖定全部:不能對目前圖層做任何改變
六、 套索工具組
1. 套索工具
a) 快捷鍵 L
b) 功能:可以建立不規則選區
c) 用法:直接使用滑鼠左鍵不放到開始即可
2. 多邊形套索工具
a) 功能:繪制直角或尖角的選區
b) 用法:單機滑鼠左鍵松開,反複同一操作,直至完成。如果出現錯誤操作時,可以按倒退鍵或删除鍵來删除點。
3. 磁性套索工具
a) 功能:工具可以自動識别背景與前景的邊緣部分,使用與背景色單一或者邊緣清晰對比較強的圖像。
b) 用法:單機滑鼠左鍵松開滑鼠順應所選的對象邊緣,直至完成,如果出現誤操作時可以按倒退鍵或删除鍵來删除點。
注意:選區成功之後,CTRL+C複制到需要放置的地方,比如建立的文檔中。
七、 圖像基礎合成
1. 透底圖
a) 一張圖檔,将我們需要的地方保留,不需要的制作成透明的。
b) 重點:透底圖一定要存儲為PSD或者PNG格式才支援透明
2. 圖像合成
a) 将兩張或多張圖,放到一起,形成一個新的畫面。
b) 方法:
i. 要打開一個圖像或者建立一個畫布
ii. 将我們需要合成的圖檔直接拖動到新的畫面中組合成一個新的畫面。
八、 快速選擇工具
1. 快速選擇工具
a) 功能:快速選擇需要載入選區的部分
b) 用法:單擊滑鼠左鍵拖動,向外拉擴充區域,在使用過程中根據需要不斷調整筆觸大小,筆觸大小調整方法,”左括号”變小;“右括号”變大,注意調整為英文輸入法。
c) 注意:如果選多了,利用ALT+滑鼠減去多選部分
2. 魔棒工具
a) 功能:可以快速選擇背景單一的色彩區域
b) 容差:選擇的顔色範圍
c) 連續:如果選擇連續那麼不連續的顔色将不會被選中
d) 反選
i. 功能:反方向選擇,選擇目前選區之外的部分。
ii. 選擇 > 反選 shift + ctrl + i
九、 漸變工具
1. 快捷鍵:G 2. 闡述:漸變工具應用十分廣泛,它可以天聰到選區或者整個圖層、蒙版、通道、疊加到圖層,也可以填充到形狀或者描邊漸變工具不能用于索引和位圖模式。 3. 漸變編輯器
a) 預設區:軟體自帶的常用漸變庫
b) 設定不透明度:選擇需要設定的不透明度色标,在下面不透明度框中輸入資料即可,删除向下拉,添加是點選空白處
c) 設定色标:選擇色标,輕按兩下或者單擊顔色更改即可
d) 添加色标:在色标軌道上任意位置點選即可添加色标
e) 删除色标:選擇要删除的色标,向下拖動即可删除
f) 色标位置:選擇色标,拖動到合适的位置,也可以輸入精确的位置資料。
g) 複制色标:選中色标,點選空白處,也可以按住ALT鍵拖動到空白處
4. 漸變類型
a) 線性漸變
i. 功能:以直線或角度線形式表達漸變效果
b) 徑向漸變
i. 功能:以起到終點為半徑,繪制中心向四周擴散或放射的形式表達漸變
c) 角度漸變
i. 以直線為七點,順時針的形式呈現漸變效果
d) 對稱漸變
i. 以中心為軸,向兩邊延伸出相同漸變
e) 菱形漸變
i. 以起點為中心向四周延伸菱形漸變效果
十、 初識路徑
1. 外觀:路徑是由一個或多個直線段及曲線段組成,外觀上看它是一個黑色實作 2. 用途
a) 摳圖、路徑錨點、繪畫
3. 路徑的構成
a) 節點(錨點):
i. 錨點定義了每一段路徑的起點和終點,錨點又分為“平滑錨點”和“角點”
b) 路徑段
i. 路徑段又分為“直線段”和“曲線段”
十一、 鋼筆工具
1. 快捷鍵:P 2. 一般情況下使用該工具多用于摳圖,是以在選擇這個工具時檢查屬性欄中應該選擇“路徑” 3. 使用方法
a) 直線段繪制
i. 首先選擇鋼筆工具,判斷錨點與下一個錨點間是直線還是曲線,如果是直線就點選松開
b) 曲線段的繪制
i. 首先選擇鋼筆工具,判斷錨點與下一個錨點間是直線還是曲線,如果是曲線段,那麼就左鍵不放拖動滑鼠,拖動到路徑吻合後松開滑鼠,按ALT鍵在錨點處将多餘的控制搖桿打斷。以此類推操作即可。連接配接完成之後,轉換為選區。(按住ctrl+enter)
ii. 可以使用CTRL+SHIFT+Z撤銷
c) 鋼筆工具摳圖和選區摳圖的差別
i. 選區工具
1. 優點:選區摳圖非常快,節約時間,缺點:摳出來的效果非常粗糙,不适合産品摳圖
ii. 優點:摳圖邊緣非常平順,适合産品摳圖;缺點:工具需要時間練習方能掌握,摳圖較慢
4. 路徑選擇工具
a) 小白與小黑 快捷鍵A
b) 路徑選擇工具(小黑)
i. 功能:用來選擇路徑,并可以對路徑進行自由變換和複制(按ALT鍵)
c) 直接選擇工具(小白)
i. 功能:可以選擇路徑中“錨點”,并且可以修改選中錨點的位置,還可以修改選中錨點來修改路徑的彎曲度。
5. 添加和删除錨點
a) 添加錨點工具
i. 功能:可以在路徑上任意位置點選用來添加錨點
b) 删除錨點工具
i. 功能:可以對路徑上的已有錨點進行删除操作
c) 轉換點工具
i. 可以将角點轉換成平滑的節點,也可以将平滑的節點轉換成角點
ii. 方法:點選或拖動
d) 路徑的存儲
i. 方法:勾完路徑後直接對圖檔進行存儲即可将路徑儲存到這張圖檔中,後續打開可以繼續使用。
e) 路徑轉換為選區
i. 在鋼筆工具的選項欄中點選“選區“
ii. 在路徑面闆當中點選下方的路徑轉換為選區的按鈕。
iii. 快捷鍵轉換為選區:CTRL+ENTER
6. 圖層透明度
a) 功能:将目前圖層透明處理,可以看到下層圖檔
十二、 畫筆工具組
1. 快捷鍵:B 2. 功能:可以使用該工具在畫面進行塗抹及繪畫,也可以利用畫筆工具對設計作品畫面進行裝飾。 3. 特點:畫筆工具顔色是由前景色決定。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筆刷進行塗抹。 4. 畫筆屬性
a. 畫筆的大小更改
按住鍵盤上的中括号:左括号縮小筆觸,右括号放大筆觸
b. 畫筆的生硬度更改
方法:模糊(柔邊),SHIFT+左括号,清晰:SHIFT+右括号
c. 畫筆面闆中常用設定有:大小、間距、形狀動态、散布、傳遞、顔色動态
d. 畫筆的定義
編輯 > 定義畫筆
可以根據需要自己繪制一個自定義形狀進行定義畫筆
黑色:不透明
灰色:半透明
e. 畫筆路徑描邊
方法:繪制好路徑後設定畫筆的屬性,在畫筆工具情況下直接按回車即可使用畫筆對路徑進行描邊
快捷鍵:回車
方法2: 繪制好路徑後設定畫筆屬性,在鋼筆工具,形狀工具,小白小黑工具組的情況在路徑上單擊右鍵即可描邊.
十三、 圖案的定義
1. 我們可以自定義繪制一些圖案對齊進行定義,友善後續使用,也可以将網上的圖案進行定義友善使用
方法:
繪制好團,在編輯菜單中選擇定義圖案,使用填充選項中的圖案,找到指定的圖案使其進行填充即可。
3. 選區描邊
a) 功能:對選區邊緣内部、中部、外部進行描邊
b) 編輯 > 描邊
4. 證件照
a) 一寸照片
i. 大小:
1. 寬 2.5 cm
2. 高3.6 cm
3. 分辨率:300
ii. 将圖檔摳出來使用選區工具,然後放到剛建立的文檔中。CTRL+T調整大小。
iii. 使用漸變給背景圖添加漸變色
iv. 選中兩個圖層,CTRL+E合并圖層。
v. 參見相紙尺寸表;12寸 10x12cm,建立相應大的文檔。
vi. 對選區描邊
1. 功能:對選區邊緣内部、中部、外部進行描邊
2. 畫好選區之後,編輯 > 描邊
vii. CTRL+A全選,對單個證件照全選。編輯>描邊2像素白色
viii. CTRL+D取消選區
ix. 編輯 > 定義為圖案
x. 進入建立的大的證件照排版文檔,選擇編輯>填充>圖案>選擇剛建的證件照圖案。
十四、 文字工具
1. 快捷鍵:T
特點:文字工具輸入時不需要建立圖層,文字的顔色是由前景色而定的。
3. 文字的鍵入方法
a) 選擇文字工具,檢查前景色及字型大小屬性在空白處點選即可。
4. 文字送出的方法
a) 鍵入文字後在選項欄中點選“對号”或者CTRL+回車
5. 文字屬性欄
a) 切換到文字工具下:更改字型,字型大小,對齊,顔色,行間距
6. 文字的編輯
a) 選擇文字工具,在已鍵入文字的上方點選即可。
7. 字元面闆
a) 更改字型大小:CTRL+SHIFT+大于号或小于号
b) 更改行距:按ALT鍵+上下方向鍵
c) 改字距:按ALT鍵+左右方向鍵
d) 更改字與字間距:把光标定位到兩字中間按ALT+鍵
8. 段落文字
a) 使用文字工具在空白處單擊拖動拉動文本框即可
b) 整體左縮進,整體右縮進,首行縮進,避免段落的前面後面出現标點符号,段前和段後添加空格
十五、 位圖和矢量圖
a) 位圖
i. 組成:像素點組成,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是以變換大小後會失真
ii. 有點:顔色非常豐富
iii. 缺點:變換大小後會失真
b) 矢量圖
i. 組成:路徑+像素組成僞矢量圖(路徑在保護它的像素)
ii. 有點:變換大小不失真
iii. 缺點:顔色單一不豐富
十六、 形狀工具組-——矢量圖
a) 快捷鍵:U b) 特點:在建立形狀時,圖層上會自動建立一個形狀屬性的圖層。 c) 應用領域
i. 網頁設計、UI設計、創意插畫、電商設計
d) 使用方法:
i. 選擇工具拖動繪制或者選擇工具點選空白處自定義尺寸繪制。
ii. 注意:通常情況下,選擇該組工具會選擇形狀屬性
e) 其他選項
i. 形狀:繪制一個形狀屬性的圖層,既有顔色又包含路徑的屬性
ii. 路徑:繪制一個新路徑,無色無圖層
iii. 像素:繪制一個有顔色,無路徑的像素層(需要手動建立圖層)
f) 矩形
i. 繪制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形狀工具,使用方法與選區相同
g) 圓角矩形工具
i. 繪制帶有圓角的屬性的形狀(可以在屬性欄中直接更改圓角大小)。
h) 橢圓形工具
i. 繪制正圓形或橢圓形形狀工具
i) 多邊形工具
i. 可以繪制多邊形:三角形,多邊形,星行,根據參數調整即可。
j) 直線工具
i. 繪制時按住SHIFT鍵強制水準或垂直繪制直線
k) 自定義形狀
i. 利用軟體自帶的形狀進行繪制,也可以在選項中載入更多自定義形狀進行控制。
l) 形狀屬性
i. 填充屬性
1. 無填充:将目前圖層填充顔色設定為無的狀态
2. 單色填充:顔色為純色,在對話框中右上角可以點選自定義顔色
3. 漸變填充:将填充改變為漸變,更改顔色時輕按兩下,複制色标按ALT鍵
4. 圖案填充:将形狀的填充改為圖案的填充
ii. 描邊屬性
1. 描邊的粗細:可以直接輸入數值更改粗細,也可以直接拖動來修改
2. 描邊的選項:實作描邊、虛線描邊、圓形虛線描邊
3. 對齊類型:内部描邊、居中描邊、外部描邊
4. 角點類型:直角、圓角、切角;如果對齊類型選擇為外部時該選項無效
5. 端點類型(平頭、圓頭、標頭),該選項是針對于開放路徑起作用。
iii. 形狀羽化
1. 選擇形狀後在屬性面闆中選擇蒙版按鈕,根據需要調整好羽化屬性即可。
m) 形狀的尺寸
i. 根據需求可以對形狀後期修改它的寬和高
n) 形狀的布爾運算
i. 建立圖層:每繪制一個形狀就建立一個形狀圖層
ii. 合并形狀:後面繪制的形狀一直與前面繪制的形狀在一個圖層上(按SHIFT鍵)
iii. 減去頂層:用後面繪制的形狀将前面繪制的形狀進行減去(按ALT鍵)
iv. 形狀相交:後面繪制的形狀與前面繪制的形狀重疊部分保留下來(按ALT+SHIFT鍵)
v. 排除重疊:後面繪制的形狀與前面繪制的形狀重疊部分區域镂空
vi. 合并形狀元件:将多個路徑合并成一個路徑,不能再單獨修改。
o) 圖層編組
i. 快捷鍵:CTRL+G
1. 使用該功能可以友善快捷管理圖層群組
p) 形狀的合并
i. 圖層,選擇多個形狀直接向下合并即可,多個形狀合并時取最上層的顔色。
q) 建立剪切蒙版
i. 釋疑惑:将上層圖層内容放置到下層圖層内,并且可以以下層邊緣為基準進行蒙版。
ii. 快捷鍵:CTRL+ALT+G
iii. 其他方法:按ALT鍵,将滑鼠懸停到兩層之間即可。
十七、 色彩
1. 色彩是什麼
色彩是可見光導緻的視覺現象,光是一種電磁波,不同的波長可見光投射到物體上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到人眼,大腦把這種刺激反映到色彩資訊,是以說沒有色彩可言。
2. 在大自然界中有多少種顔色?
256*256*256=16777216種
十八、 顔色模式、
a) 圖像 》模式 b) Ps軟體中顔色模式分為:位圖、灰階、GRB顔色(最常用)、CMYK顔色(常用) c) RGB:(紅、綠、藍)
i. 基于光學調色原理(調色中最常用的一種模式,多用于顯示在電子裝置上)
d) 參數
i. 通過0-255(255階級)之間的整數進行混合
ii. 紅色:R255 G0 B0 綠色:R0 G255 B0 藍色:R0 G0 B255
iii. 純黑色:R0 G0 B0 純白色:R255 G255 B255
e) CMYK(青、洋紅、黃色、黑色)
i. 油墨的混合模式(通常應用于印刷或列印)
ii. 參數 通過0-100(100階級)之間的整數進行混合
iii. C100:青色 M100:洋紅(品紅) Y100:(黃色) k100:(黑色)
f) 顔色三要素
i. H:色相 指顔色的相貌,它長什麼樣? 答案:赤(紅)橙黃綠青藍紫
ii. S:飽和度 指顔色的濃度,或者說顔色的鮮豔程度。
iii. B:明度 指的是顔色的明暗程度。
g) 顔色的分類
i. 顔色分為:原色、間色、複色
h) 三原色
i. 色彩中不能再進行分解的顔色稱為原色,通常指的是紅色、綠色、藍色
i) 間色
i. 是由兩個原色混合得到的顔色,通常指的是:青色、洋紅、黃色
j) 複色
i. 有原色與間色混合、或間色與間色混合得到複色。
k) 顔色通道
i. 一個圖檔中包含:複(綜)合通道、紅色通道、綠色通道、藍色通道
l) 通道的作用
i. 通道用來存儲顔色資訊,可以調整顔色,或者載入選區
1. 純白色:表示存儲的顔色的色值高位255
2. 純黑色:表示存儲目前通道顔色的色值為0
3. 灰色:表示存儲目前通道的顔色的色值為0-255
4. 總結:以上三種詞彙指的是對于目前通道來說的。而且如果通道中是白色就兩種意思。一種是可能包含目前通道中的顔色的色值較高,一種情況下是目前原圖為白色。
m) 調色與校色
i. 調色:指的是将正常圖檔調整為我們想要的顔色風格
ii. 校色:将不正常的圖檔處理為正常的顔色圖檔
n) 亮度、對比度
i. 快捷鍵:ALT+I+J+C
ii. 圖像 > 調整 > 亮度、對比度調整
iii. 功能:調整圖像中的亮度與對比度,使圖像中亮的更亮,暗的部分更暗,也可以單獨調整亮度,不調整對比度。
十九、 直方圖
a) 功能:用來檢視圖像彩色資訊是否正常。
b) 技巧:将直方圖下拉菜單中的全部分通道視圖打開,檢視山峰中資訊是否平衡。
二十、 色階
a) 快捷鍵:圖像 調整 CTRL+L
i. 通道:可以選擇某一個通道進行調整顔色的明暗或鮮豔程度
ii. 山峰(直方圖):會有黑場、灰常、白場。将黑場向右調整對應的通道會變暗,将白場向左調整對應的通道會變亮。
iii. 注意事項:如果需要使用色階來矯正圖像顔色,那麼這張圖像一定要是原片。否則該方法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