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9備考[嵌入式系統設計師]之“接口技術(上)”

一、引言

嵌入式系統的硬體除了核心的微處理器之外就是外圍器件和接口。接口技術在嵌入式系統設計處于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嵌入式系統設計師硬體部分的重要考試範圍。目前嵌入式系統中的接口五花八門,每個接口都可以寫成一本厚厚的書。面對内容如此之多,範圍如此之廣的考試部分,應該怎麼樣去複習呢?我的指導思想是,把握好每種接口技術的最基本概念,了解透每個接口的最基本工作原理,從曆年考題中提煉出常考知識點,重點進行複習,這樣足以應付考試了。是不是這樣就要通過真題考試來驗證了,讓我們期待吧。

二、複習筆記

1. Flash 存儲器

  • (1)Flash 存儲器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根據結構的不同可以将其分為NOR Flash和NAND Flash兩種。
  • (2)Flash 存儲器的特點:

    A、區塊結構:在實體上分成若幹個區塊,區塊之間互相獨立。

    B、先擦後寫:Flash 的寫操作隻能将資料位從 1 寫成 0,不能從 0 寫成 1,是以在對存儲器進行寫入之前必須先執行擦除操作,将預寫入的資料位初始化為 1。擦除操作的最小機關是一個區塊,而不是單個位元組。

    C、操作指令:執行寫操作,它必須輸入一串特殊指令(NOR Flash)或者完成一段時序(NAND Flash)才能将資料寫入。

    D、位反轉:由于 Flash 的固有特性,在讀寫過程中偶爾會産生一位或幾位的資料錯誤。位反轉無法避免,隻能通過其他手段對結果進行事後處理。

    E、壞塊:區塊一旦損壞,将無法進行修複。對已損壞的區塊操作其結果不可預測。

  • (3)NOR Flash 的特點:

    應用程式可以直接在NOR Flash内運作,不需要再把代碼讀到系統 RAM 中運作。NOR Flash 的傳輸效率很高,在 1MB~4MB的小容量時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但是很低的寫入和擦除速度大大影響了它的性能。

  • (4)NAND Flash 的特點

    能夠提供極高的密度單元,可以達到高存儲密度,并且寫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這也是為何所有的 U 盤都使用 NAND Flash 作為存儲媒體的原因。應用 NAND Flash 的困難在于閃存需要特殊的系統接口。

  • (5)NOR Flash 與 NAND Flash 的差別:

    A、NOR Flash 的讀速度比 NAND Flash 稍快一些。

    B、NAND Flash 的擦除和寫入速度比NOR Flash快很多 。

    C、NAND Flash 的随機讀取能力差,适合大量資料的連續讀取。

    D、NOR Flash 帶有 SRAM 接口,有足夠的位址引進來尋址,可以很容易地存取其内部的每一個位元組。NAND Flash的位址、資料和指令共用 8 位總線(有些公司的産品使用 16 位),每次讀寫都要使用複雜的 I/O 接口串行地存取資料。

    E、NOR Flash 的容量一般較小,通常在1MB~8MB之間;NAND Flash 隻用在 8MB 以上的産品中。是以,NOR Flash主要應用在代碼存儲媒體中,NAND Flash 适用于資料存儲。

    F、NAND Flash 中每個塊的最大擦寫次數是一百萬次,而 NOR Flash 是十萬次。

    G、NOR Flash 可以像其他記憶體那樣連接配接,非常直接地使用,并可以在上面直接運作代碼;NAND Flash 需要特殊的 I/O 接口,在使用的時候,必須先寫入驅動程式,才能繼續執行其他操作。因為設計師絕不能向壞塊寫入,這就意味着在 NAND Flash 上自始至終必須進行虛拟映像。

    H、NOR Flash 用于對資料可靠性要求較高的代碼存儲、通信産品、網絡處理等領域,被成為代碼閃存;NAND Flash則用于對存儲容量要求較高的 MP3、存儲卡、U 盤等領域,被成為資料閃存。

2、RAM 存儲器

  • (1)SRAM 的特點:

    SRAM 表示靜态随機存取存儲器,隻要供電它就會保持一個值,它沒有重新整理周期,由觸發器構成基本單元,內建度低,每個 SRAM 存儲單元由6個半導體組成,是以其成本較高。它具有較高速率,常用于高速緩沖存儲器。

通常 SRAM 有 4 種引腳:

CE:片選信号,低電平有效。

R/W:讀寫控制信号。

ADDRESS:一組位址線。

DATA:用于資料傳輸的一組雙向信号線。

  • (2)DRAM 的特點:

    DRAM 表示動态随機存取存儲器。這是一種以電荷形式進行存儲的半導體存儲器。它的每個存儲單元由一個半導體和一個電容器組成,資料存儲在電容器中。電容器會由于漏電而導緻電荷丢失,因而 DRAM 器件是不穩定的。它必須有規律地進行重新整理,進而将資料儲存在存儲器中。

DRAM 的接口比較複雜,通常有一下引腳:

CE:片選信号,低電平有效。

R/W:讀寫控制信号。

RAS:行位址選通信号,通常接位址的高位部分。

CAS:列位址選通信号,通常接位址的低位部分。

ADDRESS:一組位址線。

DATA:用于資料傳輸的一組雙向信号線。

  • (3)SDRAM 的特點:

    SDRAM 表示同步動态随機存取存儲器。同步是指記憶體工作需要同步時鐘,内部的指令發送與資料的傳輸都以它為基準;動态是指存儲器陣列需要不斷的重新整理來保證資料不丢失。它通常隻能工作在 133MHz 的主頻。

  • (4)DDRAM 的特點

    DDRAM 表示雙倍速率同步動态随機存取存儲器,也稱 DDR。DDRAM 是基于 SDRAM 技術的,SDRAM 在一個時鐘周期内隻傳輸一次資料,它是在時鐘的上升期進行資料傳輸;而 DDR 記憶體則是一個時鐘周期内傳輸兩次次資料,它能夠在時鐘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傳輸一次資料。在133MHz的主頻下,DDR 記憶體帶寬可以達到133×64b/8×2=2.1GB/s。

3、硬碟、CD光牒、CF 卡、SD 卡

4、GPIO 原理與結構

5、A/D 接口

  • (1)A/D 轉換器是把電模拟量轉換為數字量的電路。實作 A/D 轉換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計數法、雙積分法和逐次逼進法。
  • (2)計數式 A/D 轉換法

    電路主要部件:比較器、計數器、D/A 轉換器和标準電壓源。

    原理:有一個計數器,從0開始進行加1計數,每進行一次加1,該數值作為D/A轉換器的輸入,其産生一個比較電壓 Vo與輸入模拟電壓 Vin進行比較。如果 Vo小于 Vin則繼續進行加 1 計數,直到 Vo大于 Vin,這時計數器的累加數值就是 A/D 轉換器的輸出值(詳細參考《教程》155 頁)。

    特點:但是速度比較慢,特别是模拟電壓較高時,轉換速度更慢。例如對于一個8位A/D轉換器,若輸入模拟量為最大值,計數器要從 0 開始計數到 255,做255次D/A 轉換和電壓比較的工作,才能完成轉換。

  • (3)雙積分式 A/D 轉換法

    電路主要部件:積分器、比較器、計數器和标準電壓源。

    原理:首先電路對輸入待測電壓進行固定時間的積分,然後換為标準電壓進行固定斜率的反向積分,反向積分進行到一定時間,便傳回起始值。由于使用固定斜率,對标準電壓進行反向積分的時間正比于輸入模拟電壓值,輸入模拟電壓越大,反向積分回到起始值的時間越長。隻要用标準的高頻時鐘脈沖測定反向積分花費的時間,就可以得到相應于輸入模拟電壓的數字量,也就完成了 A/D 轉換。(詳細參考《教程》156 頁)

    特點:具有很強的抗工頻幹擾能力,轉換精度高,但轉換速度慢,通常轉換頻率小于 10Hz,主要用于數字式測試儀表、溫度測量等方面。

  • (4)逐次逼近式 A/D 轉換法

    電路主要部件:比較器、D/A 轉換器、逐次逼近寄存器和基準電壓源。

    原理:實質上就是對分搜尋法,和平時天平的使用原理一樣。在進行 A/D 轉換時,由 D/A 轉換器從高位到低位逐位增加轉換位數,産生不同的輸出電壓,把輸入電壓與輸出電壓進行比較而實作。首先使最高位為 1,這相當于取出基準電壓的 1/2 與輸入電壓比較,如果在輸入電壓小于1/2的基準電壓,則最高位置 0,反之置 1。之後,次高位置 1,相當于在 1/2 的範圍中再作對分搜尋,以此類推,逐次逼近(詳細參考《教程》157頁 。

    特點:速度快,轉換精度高,對 N 位 A/D 轉換器隻需要 M 個時鐘脈沖即可完成,一般可用于測量幾十到幾百微秒的過渡過程的變化,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轉換方法。

  • (5)A/D 轉換的重要名額

    A、分辨率:反映 A/D 轉換器對輸入微小變化響應的能力,通常用數字輸出最低位(LSB)所對應的模拟電壓的電平值表示。n 位 A/D 轉換器能反映 1/2n滿量程的模拟輸入電平。

    B、量程:所能轉換的模拟輸入電壓範圍,分為單極性和雙極性兩種類型。

    C、轉換時間:完成一次 A/D 轉換所需要的時間,其倒數為轉換速率。

    D、精度:精度與分辨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即使分辨率很高,也可能由于溫漂、線性度等原因使其精度不夠高。精度有絕對精度和相對精度兩種表示方法。通常用數字量的最低有效位LSB的分數值來表示絕對精度,用其模拟電壓滿量程的百分比來表示相對精度。

6、D/A 接口

  • (1)D/A 轉換器使将數字量轉換為模拟量。
  • (2)在內建電路中,通常采用 T 型網絡實作将數字量轉換為模拟電流,再由運算放大器将模拟電路轉換為模拟電壓。進行 D/A 轉換實際上需要上面的兩個環節。關于 T 型電阻解碼網絡和 D/A 轉換具體原理參考《教程》的159 頁。
  • (3)D/A 轉換器的分類:

    A、電壓輸出型:常作為高速 D/A 轉換器。

    B、電流輸出型:一般外接運算放大器使用。

    C、乘算型:可用作調制器和使輸入信号數字化地衰減。

  • (4)D/A 轉換器的主要名額:分辨率、建立時間、線性度、轉換精度、溫度系數。

7、鍵盤接口

  • (1)鍵盤的兩種形式:線性鍵盤和矩陣鍵盤。
  • (2)識别鍵盤上的閉合鍵通常有兩種方法:行掃描法和行反轉法。(《教程》163 頁)
  • (3)行掃描法是矩陣鍵盤按鍵常用的識别方法,此方法分為兩步進行:

    A、識别鍵盤哪一列的鍵被按下:讓所有行線均為低電平,查詢各列線電平是否為低,如果有列線為低,則說明該列有按鍵被按下,否則說明無按鍵按下。

    B、如果某列有按鍵按下,識别鍵盤是哪一行按下:逐行置低電平,并置其餘各行為高電平,查詢各列的變化,如果列電平變為低電平,則可确定此行此列交叉點處按鍵被按下。

8、顯示接口

  • (1)LCD 的基本原理是,通過給不同的液晶單元供電,控制其光線的通過與否,進而達到顯示的目的。
  • (2)LCD 的光源提供方式有兩種:投射式和反射式。筆記本電腦的 LCD 顯示器為投射式,屏的背後有一個光源,是以外界環境可以不需要光源。一般微控制器上使用的 LCD 為反射式,需要外界提供電源,靠反射光來工作。電緻發光(EL)是液晶屏提供光源的一種方式。
  • (3)按照液晶驅動方式分類,常見的 LCD 可以分為三類:扭轉向列類(TN)、超扭轉向列型(STN)和薄膜半導體型(TFT)。
  • (4)市面上出售的 LCD 有兩種類型:帶有驅動電路的 LCD 顯示子產品,隻要總線方式驅動;沒有驅動電路的LCD 顯示器,使用控制器掃描方式。
  • (5)通常,LCD 控制器工作的時候,通過DMA請求總線,直接通過 SDRAM 控制器讀取SDRAM中指定位址(顯示緩沖區)的資料,此資料經過LCD控制器轉換成液晶屏掃描資料格式,直接驅動液晶顯示器。
  • (6)VGA 接口本質上是一個模拟接口,一般都采用統一的15引腳接口,包括2個NC信号、3根顯示器資料總線、5個GND信号、3個RGB色彩分量、1個行同步信号和1個場同步信号。其色彩分量采用的電平标準為 EIA 定義的RS343 标準。

9、觸摸屏接口

  • (1)按工作原理分,觸摸屏可以分為:表面聲波屏、電容屏、電阻屏和紅外屏幾種。(具體的工作原理看《教程》173 頁) 。
  • (2)觸摸屏的控制采用專業晶片,例如ADS7843(具體工作原理看《教程》176 頁)。

10、音頻接口

  • (1)基本原理:麥克風輸入的資料經音頻編解碼器解碼完成 A/D 轉換,解碼後的音頻資料通過音頻控制器送入DSP 或 CPU進行相應的處理,然後資料經音頻控制器發送給音頻編碼器,經編碼 D/A 轉換後由揚聲器輸出。
  • (2)數字音頻的格式有多種,最常用的是下面三種:

    A、采用數字音頻(PCM):是 CD 或 DVD 采用的資料格式。其采樣頻率為 44.1kHz。精度為16位時,PCM 音頻資料速率為 1.41Mb/s;精度為 32 位時為 2.42 Mb/s。一張 700MB 的 CD 可以儲存大約 60 分鐘的16位PCM資料格式的音樂。

    B、MPEG 層 3 音頻(MP3):MP3 播放器采用的音頻格式。立體聲MP3資料速率為112kb/s至128kb/s。

    C、ATSC 數字音頻壓縮标準(AC3):數字TV、HDTV和電影數字音頻編碼标準,立體聲AC3編碼後的資料速率為 192kb/s。

  • (3)IIS 是音頻資料的編碼或解碼常用的串行音頻數字接口。IIS 總線隻處理聲音資料,其他控制信号等則需要單獨傳輸。IIS 使用了 3 根串行總線:資料線SD、字段選擇線WS、時鐘信号線SCK。
  • (4)當接收方和發送方的資料字段寬度不一樣時,發送方不考慮接收方的資料字段寬度。如果發送方發送的資料字段小于系統字段寬度,就在低位補 0;如果發送方的資料寬度大于接收方的寬度,則超過 LSB 的部分被截斷。字段選擇 WS 用來選擇左右聲道,WS=0 表示選擇左聲道;WS=1 表示選擇右聲道。此外,WS 能讓接收裝置存儲前一個位元組,并準備接收下一個位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