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lickEdit 之緣起

        工作多年,碼code 的編輯工具用過好幾個,比較常見的就是:source insight,vim。而Slickedit據我所知用的人不多,但本人幾經思考試用了Slickedit ,而這一用就停留了10年,相信能接着用下去。不是因為slickedit牛逼上天,無奈是其它工具問題多多,想擇優而用。

1.source insight 當時的3.5版本:

  1. 工程打開檔案多了,儲存修改時彈什麼“打開過多,要關一些才能儲存”,無法接受。
  2. 代碼檔案修改後沒記錄備份的功能,過幾天想要找回當中某次修改沒有辦法找回。
  3. window,linux 版本同步度不夠,跨平台開發時不友善。

2.vim,這是神工具,個人用了段時間,隻能承認自己的平庸。

  1. 指令或者插件多
  2.  跨平台時安裝配置起來夠嗆。

3.SlickEdit:

  1. 多個平台版本基本一緻,本人在用window,linux版本,沒發現有什麼差異,而IOS還沒機會試過,有用過發現差異的大俠留言告知。
  2.  支援一些閱讀代碼時的基本功能,如:跳轉 查找之類的。
  3.  支援代碼折疊,和修改儲存。
  4.  支援很多項的配置,定制化程度比較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