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評估私有雲和公有雲時,需要注意的核心原則

當企業衡量和評估私有雲和公有雲時,應該注意其中的5個核心原則:

1.易于使用

IT部門的職責不僅是技術的實施,還要對IT系統進行營運維護和支援。不幸的是,從營運和使用的角度來講,新技術往往會耗費時間和資源。如今的公有雲技術需要IT團隊學習新詞彙和新的營運技巧。可以說,這已經成為阻礙企業更加快速采用雲計算的最大因素之一,也是那些已經采用了雲計算的企業棘手的問題。

私有雲技術堆棧比較容易部署和進行營運。私有雲将被廣泛采用,IT采購者應該尋找那些簡單的方案,消除安裝和營運負擔,同時減輕長期的支援壓力。

2.安全政策控制

資料安全性是企業在采用公有雲之前最經常考慮的問題。雖然公有雲基礎設施能確定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的保護,但是其部署依賴于對新的安全模式的精通,還需要應用程式與新的APIs和工具的一緻性。

随着企業面臨着越來越大的靈活性壓力,他們應該尋求那些通過實體防護層來保護雲基礎設施的解決方案。私有雲本來就是單獨部署,能提供分明的安全防護層。實體防護層可以由實體安全設施來充當,確定與軟體定義安全組全隔離,并且還允許在堆棧上制定一定水準的安全政策。

實體防護層讓安全設施易于部署,不需要再另外做其他的安全防護工作,能夠確定IT團隊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地方。

3.成本可預測性

雖然分期付費的雲基礎設施帶來了全新的IT消費模式,但是當企業試圖預測到了月底他們會欠多少費用時,他們變得非常沮喪。IT預算提前一年,但是多則貶損的計費方法使項目規模計劃變成了可操作的預算。

此外,影子IT營運和開發者由于隐秘運作或忘記已經在運作的執行個體而帶來巨大的預算挑戰。當月底出現了出乎意料的大賬單時,它可以使IT部門陷入癱瘓或觸及企業的底線。

部署在本地的傳統私有雲基礎設施解決了這一賬單問題。私有雲部署在購買的硬體上面,可以給企業提供一個非彈性的資源池,其預算也容易計算,但是沒有了分期付費的模式,失去了很多靈活性。

企業應該尋找更理想的部署方案,能夠提供一緻的,預測賬單的方法,同時具有靈活性,可以在資源池中增加和減少資源。

4.與現有IT基礎設施的內建性

為了保持領先,許多企業已經在現有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上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其中包括負載均衡,IDS/IPS,SAN,資料庫基礎設施等。這些傳統網絡基礎設施好多還在其使用期限的早期,IT部門在是否更換新的系統方面很猶豫。

公有雲提供了連接配接到這些傳統網絡基礎設施的能力,但是這些連接配接常常會影響私有資料中心的經濟利益,而且企業自身也有一系列的障礙,其中包括易用性的損害。

企業本地部署的私有雲,以其靈活的配置能力,曆來被宣揚成一個将傳統基礎設施與正在流行的雲環境進行連接配接的較容易的方式。但是這些本地功能缺失彈性基礎設施的那些好處,而且仍然需要資金投入。

另外能與應用程式直接連接配接,企業現在應該考慮部署托管私有雲基礎設施并仍然與本地裝置內建這種解決方案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容量管理成為提供商的職責,這就省去了初期建構基礎設施的資本支出以及硬體裝置規模的不斷擴充,同時提供直接連接配接到雲基礎設施和確定彈性能力的好處。

5.彈性能力

雲基礎設施的其中一個主要優點是它的彈性能力。公有雲提供商将其看成一個很大的特點。但是彈性能力在私有雲技術堆棧中卻一直難以實作。

傳統的本地私有雲解決方案,缺乏彈性是最大的挑戰,因為其容量由企業部署的基礎設施決定。增加本地私有雲容量是涉及财務,采購,資料中心營運和IT的一個漫長過程,常常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才能确定。

企業IT采購者正在尋找具備以上特點的私有雲基礎設施提供商,當然,還要同時能提供彈性資源和具備價格優勢。

重要的是要記住,這不是一個零和遊戲,企業可以并且應該最終使用私有雲,托管私有雲和公有雲基礎設施組合。每一種解決方案都能滿足某些業務需求和有一些應用案例,當把它們整合在一起的時候,它們才能發揮雲計算真正的價值。

   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和物聯網的未來發展值得重視,均為前沿産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多智時代,在此為你推薦幾篇優質好文:

1.企業為何采用雲計算?主要用途是什麼?

http://www.duozhishidai.com/article-14574-1.html

2.企業雲計算的基本特征是什麼,在建設過程中主要分為哪幾個階段?

http://www.duozhishidai.com/article-13379-1.html

3.什麼是雲計算技術,對雲計算技術的産生、概念、原理、應用和前景又在哪裡?

http://www.duozhishidai.com/article-527-1.html

多智時代-人工智能和大資料學習入門網站|人工智能、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的學習交流網站

企業評估私有雲和公有雲時,需要注意的核心原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