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雲時代的來臨,大資料(Big data)已經迅速滲透到各行各業中。而對于坐擁高品質、大體量資料的第三方支付來說,應該怎麼看待和利用自己現有的資料?如何使資料的價值落地?
大資料成支付核心優勢
從行業發展的曆史來看,第三方支付企業經過10年左右的發展,在支付本身這個領域已經形成了基本成熟的業務形态,積累的大量支付資訊實際上就是第三方機構的“大資料”。
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大資料具有體量大、覆寫全、品質高三大特點,能夠為商戶的精準營銷、客戶服務、資金融通等工作提供高品質的強有力支援。第三方支付機構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料?如何使資料在網際網路金融方面的價值落地?
業内知名分析機構易觀國際認為,電子支付公司最大的優勢和資産就是客戶資料,憑借積累的客戶交易記錄、經營情況、資金流向等,并運用大資料和雲計算分析系統将使用者行為模型化、企業信用資料化、資料資産化,支付公司已經形成了資金流和資訊流的交易資料閉環,進而可以為商戶疊加更多增值服務,讓商戶擷取多方位的效率提升,這恰恰是支付行業的核心優勢所在。
業界人士同時指出,第三方支付企業已積累了海量的零售客戶資料和交易行為資訊,且支付資料集中度高,通常橫跨多個行業。随着大資料技術的發展,這些交易資料對于開展基于資訊和信用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至關重要。
實際上,國内以快錢、彙付天下為首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正在建構支付跨界疊加類業務平台,就是基于大資料,借助大資料、雲計算的網際網路技術,對使用者的行為特點和經營資料進行分析,開始在支付的基礎通路上發展營銷和客戶關系管理、理财服務、融資服務。
支付成金融服務平台基礎
過去十年,也就是電子支付的1.0時代,得益于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支付行業整體保持了高速增長。但另一方面,行業本身的價值實際上尚未真正發揮出來。電子支付彙總了企業最真實的資金流和資訊流,是一座真正的金礦。而在電子支付2.0時代,比拼的是挖掘金礦的方法和速度,也就是說,誰能把握住大資料的優勢,捕獲使用者的深層次需求,疊加更多增值服務,誰将搶占市場先機。
快錢公司CEO關國光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快錢已經開始探索支付與各種場景的疊加,以支付為基礎,利用資訊流和資金流的整合疊加創造更多有價值的服務,進一步幫助商戶降低金融服務門檻,提高金融服務效率。記者了解到,快錢公司以綜合支付平台為基礎,圍繞“支付疊加應用”的發展戰略,疊加财務管理、營銷服務、金融服務等應用場景,率先開啟支付2.0時代的大門。據關國光透露,快錢基于大資料的首款支付營銷解決方案就将正式面世,與此同時,支付跨界疊加财務、金融等整體的金融服務平台也正逐漸落地。
此外,第三方支付也是如今發展迅猛的網際網路金融的基礎所在。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就釋出了《關于促進本市網際網路金融産業健康發展若幹意見》(下稱《意見》),明确網際網路金融是現有金融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彙付天下總裁周晔就公開表示,《意見》的釋出讓包括彙付天下在内的第三方支付企業看到了在傳統金融難以覆寫長尾的個人客戶、小微企業等領域,網際網路有着為普惠金融服務的天然優勢。周晔談到彙付天下的藍圖時強調,“彙付天下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通過搭建民間金融家平台,走出服務小微企業的新路徑。”
在未來的發展中,第三方支付大資料融合會越來越成熟,支付疊加這樣的大資料金融服務将各顯神通,實作更加多元業務的融合,為各大行業企業客戶帶來更具價值的金融服務。毋庸置疑,大資料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改變将越來越深刻。

轉載于:https://my.oschina.net/u/1160813/blog/3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