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X86 CPU的現狀:研發近10年,市場佔有率基本為0

作者:敏銳精靈C4c

在國産CPU領域,華為鲲鵬、龍芯、兆芯、海光、申威、飛騰等六大品牌各自采用不同的架構,如ARM、MIPS、Alpha和X86,各自緻力于發展伺服器CPU或桌面CPU。然而,市場佔有率資料顯示,國産X86CPU在全球市場中表現不盡如人意,其份額相對微小,受限于技術和生态問題。盡管如此,仍需對國産CPU抱以信心,畢竟在多樣的技術路線上,隻要堅持努力,邁向成功的道路将更加廣闊。

國産X86 CPU的現狀:研發近10年,市場佔有率基本為0

衆所周知,國産CPU在中國科技領域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華為鲲鵬、龍芯、兆芯、海光、申威、飛騰等六大品牌中,華為鲲鵬和飛騰采用ARM架構,龍芯采用MIPS架構,申威則為Alpha架構,而海光和兆芯則使用X86架構。其中,兆芯的X86架構源自威盛(VIA),而海光CPU的X86授權則來自AMD。

兆芯成立于2013年,緻力于桌面CPU領域,而海光則專注于伺服器CPU的發展。這兩家廠商都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研發,希望能夠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

國産X86 CPU的現狀:研發近10年,市場佔有率基本為0

近日,市場研究機構MercuryResearch公司釋出了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CPU市場佔有率報告,其中顯示了國産X86CPU的市場表現。根據Mercury的統計,全球X86CPU市場中,Intel占據74.4%的份額,而剩餘的25.6%則被AMD占領。而VIA(威盛)的份額一直為零,也就意味着兆芯作為VIA授權的CPU,市場佔有率也為零。而海光的市場佔有率并未列出,可以推測其份額也極為微小。

國産X86 CPU的現狀:研發近10年,市場佔有率基本為0

海光獲得的僅是AMD14nm Zen架構的IP授權,而非完整的技術轉讓,這限制了海光在晶片性能上的發展。盡管推出了自己的幾款晶片并出現在零售市場,但相對于Intel和AMD,海光的性能仍有限。

兆芯使用威盛的x86技術,其架構和性能相對Intel和AMD存在較大差距。想通過借雞生蛋的方式,基于别人成熟的X86技術和Windows生态,推出自己的CPU,并避免生态問題,事實證明非常困難。國産CPU想要成功,還需依靠自主研發,自強不息。

國産X86 CPU的現狀:研發近10年,市場佔有率基本為0

雖然國産X86CPU在全球市場佔有率上尚顯微小,但我們有理由對國産CPU抱以更多信心。畢竟科技的道路有多條,不僅限于X86,還有ARM、龍芯等不同技術路線。隻要勇往直前,踏實探索,國産CPU的未來仍将充滿希望。

總結

國産X86CPU面臨着技術和生态等多方面的挑戰,其在全球市場佔有率較小。海光和兆芯作為兩大國産X86CPU廠商,盡管推出了自己的晶片,但相對于行業巨頭Intel和AMD,還有一定差距。然而,我們應該對國産CPU保持信心,多樣化的技術路線将為國産CPU的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隻要不斷努力,國産CPU必将走向更加廣闊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