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發中經常使用的5種設計模式

提到設計模式,很多人都會覺得老生常談,有些人覺得設計模式很有必要,有些人覺得設計模式沒那麼重要,那麼我們在工作中是否應該重視設計模式呢?我們是否應該将設計模式大量應用到我們的生産過程中呢?

如果你從未聽說過設計模式,我敢打賭你一定不是一個合格程式員。這就好比一個人說他自己是數學家,但是他連勾股定理都沒聽過,這怎麼可能?

工廠模式

這是一個最基礎的設計模式,也是最常用的設計模式,這是一個我們平時一直在使用,但卻不知道自己在使用的設計模式。

工廠模式故名思意就是一個加工廠,不同于現實的是,這裡生産的不是衣服,皮鞋,褲子等,而是我們面向對象程式設計中最重要的對象。

現實中工廠的好處我們都知道,不僅可以批量生産,還可以批量定制,因為有着不同的模具,它可以生産出人們需要的各種類型的産品。

軟體開發中,我們更關注的是使用對象的方法,至于對象如何建立的,我們并不是很關心,是以,抽象工廠解決了我們的問題。我們隻需要訂制我們需要的産品功能接口,然後讓工廠按照我們的接口,也就是實作接口生産對象即可。

通過這樣的調用,我們的産品如果有問題的話,可以随時召回,可以随時被工廠更新檔修補,實作了産品的靈活擴充。

擴充卡模式

現實中,我們經常給手機充電,而我們使用的就是電源擴充卡,為什麼叫擴充卡呢?因為它不僅可以給我們自己的手機充電,也可以給别人的手機充電,甚至還可以給其它用電裝置充電,因為它可以适應各種充電裝置,是以叫做擴充卡。

軟體開發中,我們幾乎或者不可能離開資料庫而去開發一款應用,那麼選擇什麼資料庫是我們最需要關心的,因為如果選擇錯了,可能後期在性能上就會出現瓶頸,那麼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讓我們在不修改代碼,或者修改很少的代碼情況下進行資料庫的無縫切換呢?答案就是擴充卡模式。

我們首先定義好擴充卡接口,然後讓各種資料庫實作我們定義好的接口,我們在代碼中使用接口中定義的方法,這樣當我們想要切換資料庫的時候,隻要将該資料庫實作對應接口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完成資料庫的适配,就可以無縫連接配接。

觀察者模式

觀察者模式,又叫做通知模式,是一種一對多的模式。現實中,當校長或者老師在台上釋出一個指令的時候,廣播喇叭就會将指令傳達給每個學生,學生們聽到指令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反應,校長或者老師不必向學生一個個傳達,因為廣播喇叭會把指令傳給學生,這裡廣播喇叭就是一個觀察者,而老師和校長就是被觀察者,學生們就是被通知對象,是以觀察者模式也叫做釋出訂閱模式。

在軟體開發中,比如我們的産品有這樣一個功能,使用者下單支付成功之後,就會發送一條短信通知使用者,如果之後希望不僅發送短信,還需要發送郵件,還需要語音通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采用觀察者模式,我們将支付成功資訊放入到消息隊列中,至于發短信還是發郵件,由各個業務子產品訂閱消息隊列自己處理。這樣在訂單子產品裡面,就不需要一個個通知短信子產品,郵件子產品了。

裝飾器模式

現實生活中,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換了一件衣服之後,我們依然可以認出他,衣服就是他的裝飾,說明裝飾并不影響一個人的容貌,也就是不影響這個人的功能,但是通過穿着一件高檔外衣,卻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這就是裝飾的作用,而裝飾器模式就是通過裝飾一個對象而不改變對象來讓這個對象更強大。

舉一個軟體開發中的案例,比如我們已經設計好一個短信發送功能,并且經過測試和線上測試這個功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現在有一個新的需求,要求發送短信的時候,還能語音提醒,我們如何能夠在不影響原有的功能情況下,實作這個功能呢,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裝飾器,也就是給短息發送類裝飾一個語音功能,讓它不僅可以發送短信,此外還可以實作語音發送的功能。

政策模式

政策故名思意就是實作目标方案的集合,簡單來說就是各種方法的集合,他們都是用來實作一件事情的。

軟體開發中,一個對象對不同場景采用不同的政策去實作同一個功能,就是政策方法,如果你聽說過多态,就會發現它和多态的定義很像,不同的是多态是不同對象對同一操作的不同的處理方法,而政策模式是同一個對象對同一個操作采用不同的政策進行處理操作。

比如,我們有一個國慶7天遊的項目,起始點和目的地都是從北京到莫斯科,但是可以采用不同的政策,可以飛機,可以火車,可以自駕,同一個夢想,不同的實作方式。

淘寶首頁的千人千面也是政策模式,都是顯示商品,面對不同的人,顯示的就是不同的商品,這就是由政策決定的。

總結

如果你足夠細心的話,軟體開發中的設計模式并不是憑空産生的,它一定是來源于生活,其實,任何知識的産生都是來源于生活,隻不過我們經過學習提煉之後,将它高于生活。

設計模式不是萬能的,它并不能幫助你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它可以幫助你解決大部分問題,并且在編碼中使用設計模式的話,你會發現,你的代碼看起來會更加清晰,更加有條理。

學習設計模式,使用設計模式并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無招勝有招,當你把所有的設計模式全忘記的時候,但是在編碼中卻能運用它們的時候,你才算沒白學設計模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