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個人預想未來設計師的産品主導将會得到明顯加強,App大戰異常激烈,在技術基礎,市場門檻都差距不大的情況下,能夠異軍突起的恐怕得靠一些天才的設計師了

感謝limbo将自己的經驗和見解分享出來。

以下是文章原文:

  最近辭職在家,無意之醞釀,多有開發感觸,故想做道法術器四文《(道)良性成瘾開發習慣養成政策》《(法)平衡出最優的team生産力組合》《(術)産品、互動設計理念斷想》《(器)建構自由通行的IOS開發者地圖》,此為其一,術。

    個人的專注點在于IOS App開發,還有linux,Gcc等技術思想的攝取。隻略有“App設計”癖好,由于大腦未曾接受得系統全面的設計理念集輸入,是以本文屬個人以往設計參與的回顧總結,還有對應的設計理念抽象斷想。個人認為,對于設計的過程,同開發過程一樣,其實也可以視它為一個“輸入”和“輸出”過程,輸入是:

1、系統全面的設計理念集;

2、周遊整個設計曆史演變;

3、最大限度體會感悟目前的設計風格;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目前我的設計理念架構的還處在毛坯階段。前兩種輸入還沒有接觸到。因為做了不少第三點輸入,是以有點門外漢憋着想指點的感覺。接觸IOS後,在持續時間裡,我每天都在上瘾式地把玩着App Store的App,越積越大了一個“UI風格碎片集”。這也是我寫此篇部落格的将其進行總結一個原因。

    在這裡的”設計“包含了題目所提到兩種類型,産品設計,互動設計。

==>産品設計,指的是App功能定位,市場定位。

==>互動設計,包括了界面邏輯設計,UI設計,操作體驗設計。

  對于互動設計中的界面邏輯設計,自從個人從UML圖切換到思維導圖時候,現在強烈推薦用思維導圖。就如下圖一目了然,是uml所達不到的。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下面将介紹,個人對于“産品設計”理念,“互動設計”理念的斷想。當然作為一隻IOS程式猿,術業專攻不同,自然無法做到用精妙傳神的語言将一種理念、風格傳達的淋漓盡緻。故将以另一種曲徑傳達的方式來表現個人的看法和思考,進而以"真實情景==>解決思路==>理念抽象==>加以印證"的流程方式來表現。

====産品設計情景再現====

一、真實情景:某城市A川菜館和B川菜館一直是主要競争者關系。A川菜館率先引入了新穎的ipad電子菜單營銷方案,其新穎的點菜風格、快速的點菜流程迅速捕獲了川菜愛好者的眼球。這一招,使得B川菜館的一部分老顧客很明顯地被A川菜館吸引過去了。最後B川菜館老闆很受傷,他找到我們讓我們幫他找個應付方案。并且他不想效仿跟風也實作ipad電子菜單方案,而想用iphone來應付,外包我們開發個軟體,這可把我們難住了。這可不隻是外包的活了,重要是還得幫他設計産品解決方案。

二、解決思路:B川菜館的目标就是為了搶回本城市的川菜愛好者。之前A川菜館以新鮮的ipad菜單,搶去了一部分顧客。而現在如何能夠做到搶回來呢?試驗預想了幾種方案之後,感覺都不是很有沖破力。思索良久,後面平行類比出了一種思維,能否像QQ套住使用者那樣我們設計的app也能夠套住顧客。如果做到,那麼搶回顧客那是毫無疑問的了。問題是QQ靠“熟人聯系紐帶鍊條”來套住使用者,我們靠什麼?qq的“熟人聯系紐帶鍊條”對使用者有一種意義式的依賴,我們的app也必須創造出這麼一種依賴。這依賴可以是?本城市B川菜館愛好者溝通平台?……等等。後面我看中的依賴點是:顧客就餐曆史互動曲線。如何實作?比方每次就餐都拍一張圖檔貼在自己的就餐曆史曲線節點裡面,而這條可視化的線既可以作為顧客的回憶碎片加以賦予個人意義,同時還可以作為新型的積分獎勵模式。

三、理念抽象:經過這個真實的場景思考,我後面理清了一條原則。俺暫且命名為“Engels_APP吸引力三原則”。

“功能式吸引” ==》如天氣預報app,功能式必須依賴。

                ==》如google map app擷取公交路線,功能式必須吸引。

                ==》如我查查app,為明了物價,功能式必須吸引。 

“設計式吸引” ==》如path 2 獨特互動和設計,設計好感式吸引。

                ==》如mindnode富有柔韌性,設計好感式吸引。

“意義式吸引” ==》如qq長期積累出的“熟人聯系紐帶鍊條”,雖厭惡騰訊的無恥,但不可擋其具有意義式吸引。

                ==》如Gmail長期的溝通工具,就像了電話号碼, 具有意義式吸引。

                ==》如evernote長期筆記的積累,越用越被套住,具有意義式吸引。

(上面的情景就是用到了第三條原則)

四、加以印證:下面就從我的“UI風格碎片集”抽出幾張第二條原則吸引的UI碎片,加以印證。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簡述==》美感:古樸、質感、大方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簡述==》美感:簡潔、靈動、現代式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簡述 ==》美感:簡潔意義、突出重點。一天一張照片的意義式吸引。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簡述==》美感:層次感清晰、舒服邏輯感受

====互動設計情景再現====

一、真實情景:XX房開商出品了一個新樓盤。讓我們做一個ipad端app來作為展示和銷售工具。房開商要求的功能界面非常多。估計他恨不得把整個樓盤的每一間房間都塞到這個app裡面,好讓所有潛在購房者能看夠看完他的心血大作。這大而全的要求本身就違背了設計理念的初衷。主要問題是這麼多界面有效組織起來本身就是一個大難題。誰叫我們IT民工和他的建築民工一樣是抓住房開商褲腳求口飯吃的料呢。咬咬牙給他解決。

二、解決思路:針對主要問題“大量界面互動層次,易造成邏輯混亂,使得功能方向感迷失”。這也是一般web1.0“内容為王”時代,多數網站容易出現的毛病。實際情況如下圖。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解決思路中,層次原則“自頂向下,金字塔發散”。上圖也已經涵蓋。關鍵是當界面層次的深度,和界面層次的廣度都到了不可控制的程度,那麼就會冒出新問題,“大量界面互動層次,易造成邏輯混亂,使得功能方向感迷失”。如何解決?用傳統方式的直接标志“目前所處位置導航”嗎?如下圖: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顯然這雖是能夠解決的方法,但是損失了設計風格。明顯地違背了設計的美感原則,是不良解決思路。

傳統的直接标注目前位置思路,其實質目的是為了“提醒使用者目前所處位置”。那麼同樣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并且符合設計審美觀的思路有哪些呢。……(移開視線錢的螢幕,就會發現有很多種方式的)。

下面是我的思路,“動作形式的切換出子界面,并且不覆寫原來的父界面”。以“可視化層次結構”方式指明目前所處位置。如下示意圖。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三、理念抽象:我所看到的設計風格原則有幾條,上面的場景,我用到第三條來進行解決。

==>風格比對設計原則。

==>高清細膩、拟物感設計原則。

==>界面層次符合自然邏輯原則。

第三條原則的保證,避免了功能結構混亂,保證不會設計出給大腦造成邏輯障礙的app。

四、加以印證:下面列圖印證了第二條原則“高清細膩、拟物感設計”。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簡評==>高清細膩、拟物感,不言自明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簡評==>高清細膩、拟物感,不言自明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簡評==>高清細膩、拟物感,不言自明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簡評==>高清細膩、拟物感,不言自明

IOS應用的産品設計、互動設計理念斷想

簡評==>時間軸拟成實物,時間軸形式表現微網誌

    到此,算是完成了上一個階段的設計理念的周期總結。個人預想未來設計師的産品主導将會得到明顯加強,因為蘋果指引了一條方向,是以進行着異常激烈的app大戰,在技術基礎,市場門檻都差距不大的情況下,能夠異軍突起的恐怕得靠一些天才的設計師了,其中path 2,clear,paper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