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能測試的概念:
通過工具找出或者驗證系統在不同情況下的性能名額
~通過工具:性能測試,不能靠手工。
jmeter,loadrunner,python+locust,ngrinder
~找出:在完全沒有性能名額可以做參考時,通過性能測試得出性能名額-------基準測試
~驗證:在接口更新之後,我們對接口再次進行性能測試,對比基準測試結果—
2、負載測試:逐漸增加
~逐漸增加同時請求的人數量,來觀察我們系統是能承受的最大負載區間
~~得到一個性能拐點的區間
~~~為什麼是一個區間
~~現在,一個系統完全沒有做過性能測試,要你做性能測試,找出最大兵法使用者數,你怎麼做?–負載測試。
3、壓力測試:較長時間+較大壓力
~在一定并發使用者請求下,持續運作一段時間,看我們伺服器的資源的情況,是否存在穩定性問題,
~~時間:較長以小時為機關,一般都是幾個小時或者幾天
~~目的:看伺服器的穩定情況
~~當伺服器出現不穩定的情況時,就要對伺服器進行壓力測試了
4、壓測: 負載測試+性能測試==最大并發使用者數下的性能名額
5、容量測試:資料庫不同資料量級别
~性能測試時,資料庫的資料量級應該是多少?
~~要與生産的資料庫的資料量級保持一緻
~~比如,生成 使用者表 資料量級别 100W級。哪你做性能測試時,性能測試環境使用者表也需要有100W級資料量
~~如果産品沒有上線,看資料庫是什麼資料庫,mysql資料庫,一般而言。100W級
~~為什麼資料庫要有這樣一個資料量的資料準備呢?
~~~資料庫在10W和100W索引會對性能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百萬級資料庫,如果有索引,而且生效,sql的時間毫秒到秒之間,但是如果沒有索引,或者索引無效,肯定在幾秒以上。
6、性能測試的目的:
尋找或者證明系統關鍵性 性能名額
~全新系統,從未做過性能測試
~~尋找關鍵性的性能名額
~基于已有的性能測試基礎上,再次做性能測試
~~驗證預定的性能名額

7、性能測試環境數量級要與生産一緻。一定要注意資料脫敏。
什麼是資料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