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學生暑期實習為何青睐“時薪制”

作者:光明網

一方面出于興趣和自由 另一方面是自身能力難以比對專業對口實習

随着暑期來臨,大學生們紛紛踏入社會開啟暑期實習。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發現,一些“時薪制”時尚品牌門店成為不少大學生的首選。芬芬、小鄭,阿寶正是其中的一員,他們認為,在實習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還能積累社會經驗。北青報記者發現,大學生越來越青睐暑期“時薪制”實習背後映射出這一代年輕人的擇業觀。“00後”在求職時逐漸抛棄了過去流行的“體面、正規、知名度高”等擇業思維,更看重工作的環境氛圍以及個人獲得感,但是這類也存在工作内容“打雜”,對未來擇業幫助較小等問題。

“時薪制”實習受青睐

今年暑期,不少大學生在社交網站上分享自己在麥當勞、星巴克、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的實習經曆,評論區更是有不少學生表達了想要加入的意願。

在廣東某高校就讀大一的小楊一放假便入職了星巴克,這是她的第二份實習,第一份是在同為快餐店的麥當勞,離學校近,加上時間自由,就會趁着課餘時間打工賺點零用錢。

星巴克時薪12.1元/時,在最低工資标準為16.2元/時的廣州來說這份工資并不算高。入職第一天,經理安排了一名老員工擔任小楊的“師傅”,小楊除了每天需要跟着師傅學習咖啡、飲品以及一些甜點的制作外,偶爾還得收外場、拖地、消毒。

“說實話,是挺累的。”談到自己的實習感受,小楊說道。剛開始的一個星期,小楊一到家就會把白天學的流程過一遍,并整理出來,常常吃飯、刷牙時都在背配方,有時甚至夢裡都在做咖啡。“想過放棄,覺得吃力,但在家人、朋友的鼓勵下堅持下來,能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就很酷”。

北青報記者發現,相較于坐在寫字樓裡的實習,這類實習對專業知識的要求不高,入門門檻低,一般在兩到三周熟悉流程後即可獨立工作。

出于興趣 也有無奈

不少大學生表示,選擇這類實習,一方面出于興趣和自由,另一方面也有自身能力難以比對專業對口實習的無奈。

小楊就表示,自己做咖啡師是出于興趣。她一直以來都想做個咖啡師,未來也想要開一家咖啡店。暑假前,她就已經開始向心儀的咖啡店投遞履歷,在經過初試、複試、體檢等一系列程式後成功入職。目前,小楊工作已有半個月,這段時間裡她不僅學習到不少有關咖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進一步堅定了自己的理想。“從開始的最簡單的蒸奶到現在能把客人常點的咖啡都做出來,那種成就感戰勝了開始所有的苦,并讓我更加熱愛它。”

時間上的靈活與自由也很吸引大學生們。一般而言,學生在星巴克工作一周不能超過24個小時,平均每日不超過4個小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像優衣庫這樣的服裝品牌,每個月工作時間最少為96個小時,最長為167個小時。時間選擇上可以按照自身情況,相對靈活。

在麥當勞實習的阿寶也提到,麥當勞的實習工作雖然辛苦,但工作氛圍好。“身體有點累但是精神上很滿足,我會把它當作體驗遊戲,發自内心地喜歡做那些事,加上身邊的同僚年輕人居多,溝通起來也沒什麼障礙,還算比較愉快”。

不過,也有不少大學生表達了選擇背後的無奈。

廣東某高校讀社會工作專業的大三學生桃子,今年暑假選擇在無印良品實習。“暑假兩個月,出去賺點外快總比躺鹹魚強”。

當問到為什麼沒有選擇找與專業相關的實習時,桃子無奈地回答:“找專業對口的實習真的太難了。”5月中旬,她就開始在各個求職平台投遞履歷,但一直到放暑假都沒有收到回複。更讓桃子感到無力的是,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對口的崗位,其招聘要求裡都會明确提到“限211、985高校學生”,自己則根本不符合要求。

芬芬是上海某高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學生,與桃子一樣,她發現找一個專業對口的實習崗位太困難,于是選擇在與專業相關的優衣庫當門店銷售。“銷售也是我們的一項課程,實習過程中我也能學習到優衣庫的銷售制度、管理方法以及一些推銷的技巧。”

表面光鮮其實是“打雜”?

在采訪中,不少大學生認為快時尚的品牌“很光鮮”,然而實際入職後才發現,一些實習與想象中的内容可能不同。

“大學生就活該一小時16元給你打掃衛生?”近日有網友發文吐槽在優衣庫兼銷售的經曆,引發關注。她表示,上早班的店員要在門店開門營業(上午10點)前完成門店的清潔整理工作,一般包括拖地、擦玻璃、整理貨架等工作。店長或組長會對工作的完成度進行檢查。剛入職的店員,會先學習“歡迎光臨”“打擾了”等接待顧客的禮貌話術,以及疊、挂不同類型衣物的方式。優衣庫的企業文化規定,店員在賣場中看到顧客,必須使用禮貌用語并主動上前遞送購物籃,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同樣的,在星巴克、麥當勞這樣的快餐店,員工除需學習飲品、甜點等産品的制作外,還需要做外場清理、拖地、消毒等清潔工作。曾在麥當勞實習的阿寶就提到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經曆:“有天因為有上司要檢查,店長要求我清潔甜品區的機器,不僅搞得一身髒,手指還擦得疼。”

部分大學生也表示,這樣的工作内容與想象中相距甚遠,一到兩周便選擇離職。

“做這種實習,可能對未來自己的就業幫助不大,而且即使将來真的選擇入職門店,職業發展前景也需要認真考慮。”有學生表達了自己的憂慮。

分析

未來靈活用工市場将進一步擴大

早在2018年,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科技創業中心攜手相關社會機構釋出的《2018中國大學生靈活用工藍皮書》顯示,這類大學兼職學生的數量初具規模。

随着大陸靈活就業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靈活就業的行業中,其中大學生也占不少比重。據全國高等學校學生資訊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資料,2020屆和2021屆大學畢業生的靈活就業占比已達16.9%和16.3%。在這樣的就業新形勢下,在校生實習意識逐漸提高。

據艾瑞咨詢釋出的《2022年中國靈活用工市場研究報告》提到, 2021年大陸靈活用工市場規模達到8944億元,2022年中國靈活用工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元,同比增長34.9%,創近5年來新高。2023年,靈活用工市場規模将繼續增加至1.4萬億元。未來,這一市場将繼續擴大。

對此,人民網評論認為,正式踏入社會前,在見習崗位上接受曆練、習得本領,對青年人長期的職業規劃和成長無疑有所裨益。從這個意義上說,聚焦青年求職需求、廣泛開發見習崗位、多管道搭建對接平台,不僅是穩就業的應時之需,也是提升勞動者素質、優化就業結構的長效之舉。讓好政策的正向效能得到更好激發,前提是擴大政策的知曉度、吸引力和影響力。在廣泛宣傳見習制度和參與管道的同時,對吸納就業見習的機關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和相關稅費支援,保障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期滿後可按規定參照應屆畢業生享受有關政策,能夠有效提升企業和青年參與計劃的積極性、主動性。

“從學生角度看,參與實習需要具備良好的心态。有什麼樣的實習心态,往往就有什麼樣的行動、什麼樣的收成。對實習生來說,實習鍛煉既是學以緻用與接受檢驗的過程,也是自我審視和自我管理的過程,還是與實習機關、社會建立聯系和對話的過程。擺正心态、明确方向,朝着夢想執着努力,才能在短暫的實習期累積更多收獲”。

本組文/本報記者 溫婧 實習生 古紮麗努爾

(北京青年報)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