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試管嬰兒就是從試管裡出生的孩子嗎?

試管嬰兒就是從試管裡出生的孩子嗎?

試管嬰兒就是從試管裡出生的孩子嗎?

1978 年 7 月 25 日,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萬衆矚目的全球第一例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Louise Joy Brown)在英國誕生了。路易斯的誕生開創了人工輔助生殖的曆史先河,見證了醫學的奇迹,也給無數家庭帶來希望。

她的“締造者”胚胎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醫生也是以在 2010 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自此,7 月 25 日也被定為“胚胎學家日”。作為全球第一個試管女嬰兒,在易斯·布朗出生時沒有人能知道她能夠活多久,畢竟在當時的醫學界她是個神奇的存在。如今已經 45 歲的她,經曆了求學、結婚、生子,她的人生軌迹和普通女人并沒有什麼差別。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想讓試管嬰兒健康順利降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讓我們來看看胚胎學家們,到底用了哪些法寶來培育試管寶寶吧。

第一大法寶

“千裡眼”——顯微鏡

想要進行精細的操作,通常首先要能夠“看見”。

需要用到的“千裡眼”就是可以将細胞放大成百上千倍的顯微鏡,有了這雙眼睛,胚胎學家們就可以仔細觀察微觀世界裡胚胎寶寶的一舉一動。人類的卵子隻有 100 微米左右,比頭發絲還細幾百倍,肉眼根本看不見。在顯微鏡的幫助下,不僅可以看到卵子的形态、大小,甚至可以看到卵胞漿裡的顆粒。

試管嬰兒就是從試管裡出生的孩子嗎?

圖檔由作者提供

剛取出的成熟卵子外面被很多層彌散的顆粒細胞包裹,像一個個大雪球,在顯微鏡光源的照耀下泛着銀色的光芒,火眼金睛的胚胎學家們像孫悟空一樣,洞察秋毫,在富含多種細胞的卵泡液中迅速地挑出卵子們。經過幾輪清洗,幹幹淨淨的卵子們安靜地躺在專屬的培養皿中等待精子的到來。

第二大法寶

“神仙水”——各種體外培養液

這裡說的“神仙水”可不是觀音菩薩淨瓶裡“天上之水”,而是胚胎的體外培養液。人類在自然受孕時,不論是子宮腔、輸卵管……都富含液體,這些液體裡含有精卵結合、胚胎發育所必需的多種養料。

試管嬰兒就是從試管裡出生的孩子嗎?

圖檔由作者提供

後來科學家們分析出體内受精和胚胎發育所需的各種氨基酸、糖、無機鹽、化合物等等,模拟體内液體的養料成分和配比研制出各種卵子、精子和胚胎所需要的培養液,最終建立了體外受精系統,使得輔助生殖技術得以在臨床中應用,并最終誕生試管嬰兒。可以說胚胎學家們的“神仙水”就是“生命之泉”。

第三大法寶

“機械手”——顯微作業系統

用超能力機械手創造生命?聽起來怎麼這麼科幻又不可思議?

其實,胚胎學家們還真有一雙特制的機械手,也就是“顯微作業系統”,它是倒置顯微鏡和動力機械手臂組合成的儀器,操作起來可謂又穩又準。什麼時候需要用到機械手呢?因男性因素不育或其他需要進行第二代試管周期(也就是單精子卵胞漿内注射)的友友們,一定很好奇如果精子和卵子不能放在一起自然結合,那精子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讓卵子受精的呢?這時候,機械手就派上大用場啦!

試管嬰兒就是從試管裡出生的孩子嗎?

圖檔由作者提供

使用顯微鏡挑選合适的精子後,再利用機械手上架着的注射針将精子注射到胞漿内,就完成了整個受精的過程,是不是很神奇?還有更神奇的呢!對于需要進行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的友友們,顯微作業系統的機械手隻要架起活檢針,就可以對胚胎進行活檢啦!顯微作業系統非常精細,幾乎不會對卵子及胚胎造成損傷,是胚胎學家的秘密武器。

第四大法寶

“寶藏庫”——培養箱

這裡說的“藏寶庫”就是指培育胚胎寶寶的培養箱,它們是胚胎寶寶最初的“家”。培養箱可以模拟人類的輸卵管——子宮環境,創造一個恒溫恒濕、低氧的環境。

試管嬰兒就是從試管裡出生的孩子嗎?

圖檔由作者提供

胚胎寶寶們在離開爸爸媽媽的那幾天就暫時會過一下獨立的集體生活。就像軍訓一樣,等媽媽來接胚胎寶寶住進自己的子宮房子的時候,會發現完全是一個全新的生命,它們在進入媽媽身體前已經經曆過鍛煉,為成為強壯的寶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五大法寶

“電子管家”——各種監控系統

除了上邊的法寶,還需要有一個24小時工作的“電子管家”——各種監控系統——電子身份核對系統、培養箱監控系統、溫濕度監控系統、空氣品質監控系統等。有了這些守護神的日夜堅守,才能保證最終寶寶順利“瓜熟蒂落”。

試管嬰兒就是從試管裡出生的孩子嗎?

圖檔由作者提供

第六大法寶

“責任心”——守護生命的胚胎學家

卵子和精子是人類生命的種子,而胚胎學家是生命的使者!每一枚卵子,每一個胚胎都要從他們的眼中、手中經過,他們呵護生命,猶如呵護自己的眼睛!每一天,胚胎學家們用愛心和責任心澆灌着胚胎寶寶,而胚胎寶寶的成長就是最好的褒獎,每一次象征生命的細胞分裂就是最大的驚喜!

胚胎學家們的法寶還有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胚胎學家們的愛心和責任心,有了這些,寶爸寶媽們盡可以放心和舒心啦!

策劃制作

作者丨伏靜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 主任醫師

稽核丨孫曉溪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 主任醫師

策劃丨丁崝        出品|中華醫學會

責編丨崔瀛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