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密碼學曆史(The History of Cryptography)(5)

難解的數位(Le chiffre indéchiffrable)

密碼學曆史(The History of Cryptography)(5)

随着頻率分析技術傳出阿拉伯并進一步發展,已存在的替換密碼已經被完全破解了。随着密碼分析越來越紅火,一位1523年出生的法國外交官、密碼學家布萊斯·德·維吉尼亞(Blaise de Vigenére)提出了另一種更強大的密碼,不過實際上是由密碼學家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Leone Battista Alberti)所設計實作。他關于史上第一個多碼(polyalphabetic)密碼的思想是當時密碼界的實質性突破。 

不管怎樣,這種密碼被稱作維吉尼亞密碼,是維吉尼亞确定了這種密碼最終的形式。 這種密碼的強大之處在于它運用了26個不同的密鑰字母進行加密,而不是隻用一個字母。 如此消息中每個字母都根據密鑰關鍵詞中的字母作不同的置換(permutation)。 盡管這種密碼看似對頻率分析堅不可摧,在随後的兩個世紀裡還是因為這種方法過于複雜而不被廣泛采用。 已存在的單碼(monoalphabetic)替換密碼在多種場合中已經足夠保密,因為它又快又友善、實用并且對密碼分析不甚精通的對手而言已經足夠安全。不過維吉尼亞密碼被更多運用在要求不可破譯的軍事和政治信件傳遞當中。

如此密碼發展史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

Further links:

· www.ph-karlsruhe.de/~ziegenbalg/materialien-homepage-jzbg/cc-interaktiv/vigenere/verschlusselung.htm

· de.wikipedia.org/wiki/Vigenere-Chiff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