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寶老街這家老牌羊肉店,一大早門庭若市,還有人轉幾趟公交也要來吃

作者:上觀新聞

進入三伏天,每天吃上幾口羊肉成為許多本地人的“标配”。清晨六點多,七寶老街還一片寂靜,但寶豐飯店已門庭若市,趕來吃羊肉的爺叔、阿姨們圍着桌子就坐,有的津津有味地品嘗着伏羊的美味,有的時不時探探頭盼着羊肉上桌。

“天天都來吃,不吃就感覺少了點什麼。”住在七寶的楊大伯剛退休不久,經常帶着老伴來吃羊肉,兩個人點上三兩左右,有時候來點七寶白酒,再和旁邊的食客聊聊天,吃完大家各自散去,第二天又不約而同到來,就像是趕赴一場夏日的約會。

七寶老街這家老牌羊肉店,一大早門庭若市,還有人轉幾趟公交也要來吃

燒羊肉,就像一門傳家的手藝

說起寶豐飯店,老七寶人都熟悉,他家的羊肉也是大家的“心頭好”。不過,大家口中的“林老闆”則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經營這家店的。起先,林老闆林冬梅從浙江溫嶺來上海打拼,看到七寶老街很是繁華,便在此落腳。他從路邊攤做起,賣早餐,有了第一桶金後考慮開店,恰好碰上寶豐飯店外包的機會,就盤了下來,并沿用“寶豐飯店”的招牌。

七寶老街這家老牌羊肉店,一大早門庭若市,還有人轉幾趟公交也要來吃

一開始,林冬梅并不會燒羊肉。好在寶豐飯店有現成的師傅,這位師傅姓張,當時年紀已經很大了,林冬梅就跟着師傅學,沒多久就能獨當一面了。“燒羊肉其實不是很難,就是很辛苦。”莊婷婷是林冬梅的兒媳婦,2016年從房地産公司辭職,承襲家業,成為寶豐飯店羊肉業務的負責人。“老人家年紀大了,我自己也比較喜歡美食,就接手了。”

雖說是外行,但莊婷婷很快就進入角色。“員工比較穩定,很多在這裡幹了七八年,最長的都10多年了,是以我比較省心。”就說燒羊肉的師傅,30歲左右就在店裡當學徒,跟着學燒羊肉,如今當年的小夥子早就變成大師傅了。其實,莊婷婷的家人都會燒羊肉,對他們來說,這就像一門傳家的手藝。

七寶老街這家老牌羊肉店,一大早門庭若市,還有人轉幾趟公交也要來吃

多年來,寶豐飯店幾經修繕,但古香古色的風格始終沒變。熟悉的桌子、熟悉的味道,有些食客甚至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吃友”。在這裡,他們吃的不僅僅是羊肉,更是一種習慣,而開店的莊婷婷一家,做羊肉也變成一種家業的傳承。

隻放鹽和生姜,燒好之後味道醇厚

眼下正是吃伏羊的時候,每天寶豐飯店出兩鍋羊肉,第一鍋在淩晨3點左右,第二鍋在下午5點左右。第一鍋下午5點羊肉下鍋,燒好後關火悶在鍋裡。淩晨3點,燒羊肉的師傅上班,開始忙着撈羊肉、拆骨頭,并準備下午下鍋的羊肉。一切準備就緒後,食客們也差不多趕來嘗鮮了。

七寶老街這家老牌羊肉店,一大早門庭若市,還有人轉幾趟公交也要來吃

“早上來的,大多是住得比較近的本地人,他們吃一點帶一點。”莊婷婷說,店裡有10多個食客,除了遇上極端天氣,幾乎每天都要過來吃羊肉。他們大多是六七十歲的爺叔,偶爾會有三四個阿姨的面孔出現,仔細一問,原來是跟着老伴一起來的。還有一些搬到市區的老食客,即便要倒騰好幾趟公交,也要趕來吃上一口軟糯綿長的羊肉。

若要問羊肉什麼時候賣得最好,那一定是早上。剛出鍋的羊肉熱氣騰騰,遠遠就能聞到濃烈的羊肉香味。“熱氣羊肉吃起來很糯,特别适合老年人,且悶了一個晚上,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莊婷婷說,燒制羊肉時隻放了鹽和少量生姜,燒好之後味道醇厚,這也是羊肉的美味所在。

七寶老街這家老牌羊肉店,一大早門庭若市,還有人轉幾趟公交也要來吃

熱氣羊肉好吃,冷卻之後的羊肉則另有一番風味。11點以後到下午5點,過來買的主要是遊客,他們更喜歡白切羊肉的Q彈,也友善攜帶,适合帶回去和家人分享。下午5點以後,又一鍋熱氣羊肉出爐,這時早上起不來的食客便紛紛尋味而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藏在七寶羊肉裡的煙火氣。“一般,早上出得多一些,下午會少一點。”

寶豐飯店

位址:七寶古鎮南大街1-5号

營業時間:6:00—21:00

記者:陳美玲

如果您不想錯過“今日闵行”,記得“星标”,并多點“贊”和“在看”,這樣,每天新文章推送,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号清單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