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作者:羅非魚說史

如果不是忠于大唐的朝臣們搏命,如果不是武則天擔心死後吃不上供飯,李唐的長度還不如元朝,李淵在地下恐怕要氣得攆着李世民打:讓你選這麼個敗家玩意當接班人!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楊堅或許長歎: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都是命!李世民也一定會抹眼淚:不選小九,我又能選誰呢?都是報應啊!

李世民很清楚,九兒李治确實不是個理想人選,是以他曾經反悔,準備換三兒李恪當太子。可是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李世民才試探性地誇三兒“英果類我”,就被長孫無忌堵住了口。

坐在龍椅上的可能是個皇帝,也可能是個傀儡,一切取決于道貌岸然的士大夫們的态度,離開了長孫無忌等人的護佑,“英果類我”的三兒也坐不住龍椅。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原本李世民不應該愁身後事,可惜自己精心栽培的太子李承乾長成了歪脖樹,謀殺老師,加害兄弟,謀奪皇位,簡直是十惡不赦。

有史以來,沒有哪一位皇帝像李世民那樣,對接班人付出這麼大的心血,可十七年的心血一朝歸零,他不得不把目光轉向四兒李泰。

古代選接班人,嫡子是第一梯隊,長孫皇後生了四個兒子: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李承乾出局後,李泰就是第一候選人,結果怎麼被李治摘了桃子了呢?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因為李泰緊随大哥,在老爸心窩子裡捅了一刀。

李泰是李世民最喜歡的一個兒子,史書說李泰聰敏絕倫,他雅好文學,工于草隸,藏書萬卷,還是個書畫鑒賞家,此外他還總領編撰過一本傳世之作《括地志》。誰家有個聰明好學的兒子,老爸走出去都要比别人高半頭,李世民也是如此,他給了李泰最出格的愛。

有多出格呢?舉幾個例子,比如李泰的豪宅足足占了一坊之地(約30萬平米),又有三百畝的水上公園,後來李世民又把芙蓉園賜給他。這些地方加起來總面積遠超100萬平方米。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再比如李泰的各種賞賜和待遇,居然超過了太子,惹得大臣們都看不下去,紛紛上疏警告李世民此舉容易惹上大麻煩。

再比如,李泰被允許在府中開文學館。别小看文學館,李世民當初就是靠開文學館招攬天下賢才,一舉打敗了李承乾。

李世民依然覺得對李泰的愛還不夠,他竟然将武德殿賜給了寶貝兒子。武德殿有個特殊标志,它曾經是齊王李元吉的舊居,這豈不是鼓勵李泰做一個争儲的皇子麼?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果然李世民嘗到了苦果,李泰在驕縱下膽子越來越肥。看着大哥一瘸一拐的模樣,和被老爸嫌棄的眼神,李泰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他以柴令武、房遺愛、韋挺、杜楚客為核心,暗交朝臣,津介賂遺,搞了個衛王黨。

可憐李世民愛子心切,對哥倆的明争暗鬥居然渾然不知。眼看老爸無底線地偏袒弟弟,李承乾隻好“自衛還擊”,動了殺弟的念頭。

李承乾計劃敗露後,李泰以為自己勝了,他迫不及待地在父親懷裡撒嬌:“等我百年之後一定殺了我兒子,把皇位傳給小九。”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李泰很聰明,一眼看出了老父親最擔心什麼,他也很愚蠢,企圖用謊言赢得父親的歡心。令人驚訝的是,愛子心切的李世民居然昏了頭相信了他的鬼話。

那麼,李世民最擔心什麼呢?當然是兒子們的安全,他不希望玄武門之變的慘案,再在自己的兒子們身上重演!

這是李世民心中永遠的痛,多少年來他噩夢不斷,總擔心報應會來。李承乾被廢了,接班人選不好的話,弄不好就又是一場手足相殘,包括被廢了的李承乾都可能保不住。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李泰自以為是的表白騙過了心神俱亂的李世民,卻騙不了耳聰目明的大臣,褚遂良直言:父子之情都不顧的人怎麼會念及兄弟之情?

李世民頹然倒下!于是他懷着複雜的心情來到李承乾的囚禁居所,試圖揭開李泰的真面貌。果然,李承乾揭開了自己加害李泰的秘密,原來他是在衛王黨壓迫下不得已的還擊。

李世民一路踉跄走出來,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最寵愛的兒子,居然是個心懷叵測的陰險小人。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可以想象,皇位一旦落到他手裡,就等于告訴世人:儲位是可以謀奪的,就像當初李世民奪了李建成的位置一樣。将來李泰即位會怎麼對待兄弟們呢?一定不會比當年李世民手軟,李承乾和李治恐怕都保不住。

天呐,玄武門之變豈不是又要重演了?李世民企圖掩蓋的傷疤,豈不是又被血淋淋地揭開了?

是以,李泰必須出局,新的繼承人必須是個仁君。嫡子小九李治恰好符合這個條件,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也都贊同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可在李世民心目中,李治過于懦弱,沒辦法,他選擇了“仁”,就必須承受“弱”。由此可見,李治其實不是李世民最理想的候選人,而是為了形勢需要的“退而求其次”。

當塵埃落定後,冷靜下來的李世民,又覺得李恪比李治更合适。但他已經無力在跟長孫無忌等勢力較勁,毫無疑問,那将又是一場風暴,誰敢說它的破壞力不比玄武門之變?

是以,李世民隻能接受李治這個接班人。

其實,懦弱隻是李治的面具,這是個善于僞裝的人,從他一生的作為來看,他比誰都會裝孫子,比誰都腹黑。李治在位期間,假借武則天之手扳倒了關隴舊門閥,實作了皇權獨攬,卻把惡名都留給了武則天。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其實大唐被武則天篡奪,也不能完全怪李治,他在位期間總的來說是成功的,武則天隻是他的拐杖。那麼,誰來為武則天篡唐負責呢?

個人認為要怪“曆史老人”,那是一個門閥集團走下坡路,也必然被皇權幹掉的曆史階段,武則天和李治正好處在這個曆史節點上,他倆志同道合,攜手并進完成了這個曆史所賦予的重任。

既然武則天有這個能力承擔曆史重任,曆史為何不賞她一個機會坐坐龍椅?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人,都是李世民的摯愛兼密友長孫皇後所生。李承乾作為嫡長子,理所當然地成為太子,但李世民最鐘意的卻是四子李泰,唯一沒納入考察範圍的就是九子李治,其地位甚至不如庶出的三子李恪。不過在看似毫無可能的背後卻暗潮洶湧,有股神秘力量一直在推波助瀾,最終将李治送上皇位。

魏王李泰多才多藝——著名的地理書《括地志》就是他編寫的,因而深得李世民垂愛,還專門為他建了個文學館。李泰恃寵而驕,加上李承乾不争氣——這小子不光腳上有毛病,精神上還有娈童癖,便有了觊觎之心,借文學館招賢納士,形成一個對抗太子的集團。成員包括柴紹之子柴令武、房玄齡次子房遺愛,以及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

李世民發現苗頭不對,殺了李承乾的娈童稱心,并派魏徵對他進行思想教育。然而這些保護措施,都被李承乾看做對他的監控和不信任,惶惶中密謀篡位,最後事洩被廢。李泰去了勁敵,太子位唾手可得,未想卻催生出擁護李治的第三派——有人密報太宗,說“三品以上多輕魏王”,這無異于釋放了一個強烈信号,即朝中已出現一個與李泰叫闆的龐大集團。這一派的首腦,就是長孫皇後的哥哥、淩煙閣24臣之首的長孫無忌,成員包括朝中重臣諸遂良、房玄齡和魏徵。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對手,李泰隻得求助父親,一頭紮進李世民懷裡,承諾他繼承皇位後,臨死一定殺掉兒子讓位于李治。太宗大受感動,幾乎下了決心。然而李泰聰明反被聰明誤,說完這話又去恐吓李治,讓他知難而退。李世民感到受了欺騙,一怒之下将他削爵出京,長孫無忌等人則趁機将李治推向前台。

李治怯懦,李世民以王者的角度審視,判斷他難堪大任。長孫無忌等則以臣子的視角,将他包裝成道義上的仁孝,并大肆宣揚,形成朝野共識。李承乾與李泰勢成水火,誰上位對方都得死,而李泰上位李治也得搭進去,或許隻有“仁孝”的李治當選,三子才可平安無事。基于以上考量,李世民最終聽了長孫無忌的建議,立李治為太子。不過李世民始終相信自己的判斷,就在李治上任幾個月後,還産生了立吳王李恪(楊氏所生)的想法——甯肯立庶廢嫡,這是有多不看好李治啊!然而長孫無忌堅決反對,也就沒再折騰。

也許長孫無忌看中的就是這個外甥的仁孝,易于掌控,以便将來行伊尹霍光之事。沒想到這傻小子招來一個能幹的媳婦武則天,婦唱夫随,一通清洗,最後長孫無忌、諸遂良等人全被收拾了,連大唐也改了姓。

李世民将皇位傳給李治,确實在客觀上造成了武則天專權的局面。然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則,太宗時代武則天尚未嶄露頭角,即便有點政治小聰明,也不會在英明神武的太宗眼裡存留;二則,李世民對武則天有善後處理,死後讓她去感業寺出家遠離了政治,沒想到李治鬼迷心竅又把她挖了回來。精明如唐太宗,對家事也無可奈何,更無法左右身後事。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十四個兒子,分别是李承乾、李寬、李恪、李泰、李治、李愔、李祐、李恽、李貞、李慎、李嚣、李簡、李福、李明。

這其中,長孫皇後生下三個兒子,即大兒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他們三個人是嫡子,真正有資格競争皇太子。

先說一說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時候,大兒子李承乾隻有八歲,被立為皇太子。

幼時的李承乾聰明可愛,唐太宗對他異常寵愛,早早讓他學習處理政事。但是李承乾年紀越大,毛病越多,聲色冶遊,無所不好,做下的荒唐事數不勝數。

對于那些反對自己的人,李承乾深惡痛絕,說:“将來我做了皇帝,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誰再敢攔我、勸我,我一律殺掉。殺他五百人,就再沒有人敢說三道四了。”

唐太宗選擇于志甯擔任太子左庶子,李承乾平時的言行不合禮度,于志甯專門寫了二十卷的《谏苑》,唐太宗看了很高興。于志甯勸谏太多,終于把李承乾惹惱了,他找了兩個刺客,一個名叫張師政,另一個名叫纥幹承基,讓他們去把于志甯殺掉,結果于志甯躲過一劫。

皇太子李承乾的不軌圖謀能夠被父皇發現,是受了弟弟李祐的連累。

齊王李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五兒子,被封為齊王,兼任齊州都督,貞觀十一年前往藩國就任。

貞觀十七年,李祐謀反,失敗之後被賜死在内侍省。在調查和清算李祐的過程中,牽扯出那個纥幹承基。在審訊時,纥幹承基供出一個駭人的内幕:原來皇太子李承乾也在策劃篡位!

李承乾貴為皇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為什麼圖謀政變?這與他的同胞弟弟李泰有很大的關系。

李泰,字惠褒,被封為魏王。李泰很有文才,曾經主持編寫一部《括地志》。唐太宗對李泰另眼看待,他的地位比較特殊,各方面享受的待遇都和皇太子一樣。

李泰很胖,腰圍碩大,唐太宗特準他可以乘坐小車進入宮中,甚至還想讓李泰住進武德殿,魏徽認為不妥,唐太宗隻好作罷。

性情耿直的禇遂良也認為,皇太子和各位皇子的名分應該确定清楚,這一點非常重要。對此唐太宗深以為然,說:“我已經五十歲了,身體越來越差。皇太子之外,還有弟弟和兒子五十多人。如果皇家的内部事務處理不好,輕者骨肉相殘,重者社稷傾亡。”

看來,唐太宗在這方面的認識非常清醒,問題在于,他無法管束自己的幾個兒子。

魏王李泰的名望高,人緣好,又很受父皇的寵愛賞識,自然會對太子之位生出想法,這在當時幾乎是公開的秘密。韋挺、杜楚客、驸馬都尉柴令武和房遺愛等人在李泰周圍形成了一個小集團。

這些都讓太子李承乾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和威脅。李承乾的腿腳不好,走路不太利索,很擔心自己被李泰取代。二人之間的沖突越來越深。

此時發生了一件插曲,李承乾身邊養了一個娈童,唐太宗知道之後大怒,把相關的幾個人全部殺死。李承乾極度傷心,一連幾個月不去上朝。他認為一定是李泰在背後做了手腳。如果能把李泰殺掉,既為心上人報仇,順便又除去自己的競争對手。

李承乾派出封師進、張師政、纥幹承基三個刺客去謀殺李泰,沒有成功。于是又與漢王李元昌、兵部尚書侯君集、左屯衛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趙節、驸馬都尉杜荷等人秘密商議,準備發動政變。

因為纥幹承基,李承乾的圖謀暴露,皇太子地位肯定是保不住了,問題是挑選什麼人來取代他。

唐太宗一度傾向于魏王李泰,朝廷中岑文本、劉洎也公開提出這個建議。唐太宗還把這種想法當面告訴了李泰。李泰撲進唐太宗懷裡說:“今天是我的重生之日。我隻有一個兒子,将來我死的時候,要把他殺了,然後把皇位傳給弟弟李治。”

褚遂良不以為然,說:“魏王的想法不成立,天下怎麼可能有這種事?當初陛下立承乾為皇太子,卻在承乾與李泰之間猶移不定,嫡庶不分,造成的混亂一直延續到現在。如果陛下一定要立李泰,請先妥善安置好晉王,才能保全他們。”

唐太宗聽了褚遂良的一番話,哭着說了三個字:“我不能。”

選擇李泰的另一個障礙是長孫無忌,在兩個親外甥當中,長孫無忌傾向于晉王李治。但李治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弱點,就是性格過于柔弱。

李泰知道舅舅長孫無忌不站在自己的一邊,直接去找弟弟李治,話裡隐含威脅。李治是以整天憂心忡忡。唐太宗詢問緣由,明白李泰也是一個冷酷之人,一旦他得到至尊的地位,隻怕沒有李治的活路。

據說此前在太原發現了一塊奇石,石頭上面自然形成了三個字“治萬吉”。唐太宗把這看成是一份圖谶,轉而又想立李治,猶豫不定。

有一天唐太宗單獨把長孫無忌和李勣幾個重臣留下來,商量皇太子的事。唐太宗傷心地說:“我有三個兒子,一個弟弟。究竟選擇哪一個做皇太子,還不能确定,我的心中沒有依靠啊。”

說罷,唐太宗一頭撲到榻上,拔出腰間的佩刀,對準自己就要刺下去。衆人一齊跑上去抱住唐太宗,用力把佩刀奪下來,問他為什麼要做這種傻事?不就是要立皇太子嗎?他想立哪一個?

唐太宗心目中其實早有了合适的人選,說:“我想立晉王。”

長孫無忌第一個表态:“尊旨。誰有異議,斬!”

長孫無忌一開口,沒有人再敢說一個“不”字,況且這個選擇本身也沒有大毛病。唐太宗等的就是這句話,立刻轉頭對晉王李治說:“你舅舅答應立你為皇太子,還不快謝謝他!”

于是晉王李治被立為皇太子,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于志甯被派到李治身邊,依然擔任太子左庶子。

黃永年先生曾經撰文認為,李承乾和李泰被放棄,最大的原因是他們觸犯了李世民的大忌,就是兩個人都結成了自己的朋黨集團,威脅到了李世民自己的地位。當年李世民能夠奪取皇位,正是得益于這種小集團。

而晉王李治沒有結黨,隻是因為他年紀比兩個哥哥小了許多,還不具備相應的野心和能力。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那以後,唐太宗對皇太子李治不太滿意,又想改立李恪。

李恪在兄弟當中排行第三,被封為吳王。他的生母楊妃是隋炀帝的女兒。李恪雖然是庶子,但血統高貴,在大臣與百姓中間名望很高,而且擅長騎射之術,文武雙全,各方面很像自己的父親。

唐太宗打算改立李恪,長孫無忌堅決不同意,說:“李治性格仁厚,是守成的君主。凡事最怕舉棋不定,皇儲大事,尤其忌諱反複。”

唐太宗明白,長孫無忌代表的外戚集團勢力強大,隻好放棄李恪。

皇權鬥争中的失敗者,性命往往比平民更脆弱。貞觀十九年,庶人李承乾死在黔州。

李泰先是被改封為順陽王,關押在将作監,以後又被責令離開長安,政治生命到此結束。唐高宗永徽三年,李泰死在鄖鄉,時年三十五歲,死因不詳。

在處理房遺愛謀反案的時候,長孫無忌趁機把李恪歸入案中,判他死罪,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