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作者:臨沂比亞迪乾元新景店

近日,比亞迪釋出2023年6月産銷快報出爐,1-6月的銷量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第一,打開中國汽車競争新格局。

資料顯示,在剛剛過去的1-6月,比亞迪共銷售125.56萬輛,與去年同期134036輛相比增長88.79%,首次突破25萬大關,達到了2022年全年銷量的2/3,與去年同期累計641350輛相比增長95.78%,再創銷量新高。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比亞迪熱銷資料的背後,是比亞迪始終堅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初心,離不開其極緻的産品、卓越的品質和暖心的服務,更離不開其關鍵核心技術。

二十多年來,比亞迪在技術自研的道路上,累計投入了上千億的研發資金。目前擁有11大技術研究院、6.9萬人的研發團隊,其中60%是碩士和博士,2.8萬項授權專利,其專利創新指數在國内汽車品牌中連續三年排名第一。

比亞迪逐漸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車核心技術,建立起了自己的“技術魚池”,這是比亞迪穩步發展的底氣,是支撐銷量增長的基石,是能保持颠覆性技術疊代的催化劑。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當市場需要時,比亞迪适時推出如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台3.0、CTB電池車身一體化等颠覆性技術。今年,比亞迪更是釋出了雲辇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易四方等核心技術。

接下來,就和機械知網一起盤點比亞迪的10大核心技術——

01 刀片電池

刀片電池是比亞迪在2020年3月29日正式推出的技術産品,其具有其他動力電池無法比拟的安全性能。除此之外,與傳統磷酸鐵锂電池相比,“刀片電池”還具有長壽命、高續航的顯著優勢。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比亞迪發明的刀片電池是指電芯像刀片一樣扁平且長條,是基于方形鋁殼來做的一種長電芯電池方案,正極材料采用磷酸鐵锂,負極材料為人造石墨。刀片電芯具有超大長寬比的實體結構優勢,是以相鄰電芯才可以緊密排列在一起,系統密度提高。組成的結構類似蜂窩鋁芯,然後通過上蓋闆和底闆組成類蜂窩鋁闆三明治結構,強度大幅更新。

雖然沒有在材料上進行重大的創新,但刀片電池在結構和工程技術上是全球首創,在比亞迪原有的電芯的尺寸基礎上,減薄電芯的厚度,增大電芯的長度,将電芯進行扁長化及減薄設計,且刀片電池成功通過了行業内公認的對電池電芯安全性最為嚴苛的檢測手段——“針刺穿透測試”,重新定義了電動汽車的安全标準,引領全球動力電池安全标準邁上新台階。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02 DM-i超級混動技術

從2008年成功研發出第一代DM技術開始,比亞迪持續不斷地研究DM混動技術。

DM-i超級混動是比亞迪基于DM技術平台打造的全新動力架構,颠覆傳統混動技術以油為主的設計架構,以電為主的架構,以大功率電機驅動和大容量動力電池供能為主、發動機為輔的電混架構。不再過多依靠發動機,可以讓發動機做減法,按照工況區域來設計發動機,不需要全面兼顧高、低速性能,使發動機更加聚焦高效。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技術的核心元件包括:骁雲插混專用發動機(其中有兩個不同的版本——1.5L發動機主要用于秦PLUS、宋PLUS;而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則用于更大型的唐DM-i車型)、EHS雙電機、專用刀片電池,加上一系列的整車控制系統、發動機控制系統、電機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共同構成超級混動系統。

而EHS電混系統是DM-i超級混動技術的核心,它內建了雙電控,雙電機和離合子產品。兩台電動機一台負責發電,另一台負責驅動和能量回收,采用了扁線繞組技術的兩台電機轉速可達16000rpm,擁有非常寬泛的經濟區間,最高熱效率達到97.5%,相同功率下電機的體積更小,更節能。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其特點可以高度概括為 “超低油耗、電混系統——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同時整車控制系統、發動機控制系統、電機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也完全自主研發。帶給使用者超低油耗、靜谧平順、卓越動力的用車體驗。

DM-i車型還會根據系統工況,自主判斷用電還是用油,亦或是油電協同,既能享受電動汽車的駕趣,又能長途行駛裡程無憂,滿足了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

03、易四方技術

“易四方”技術是中國國内首個量産的四電機驅動技術,被譽為給使用者提供極緻安全的“金鑰匙”,能夠憑借四電機獨立矢量控制技術對車輛四輪動态實作精準控制。

通過感覺、決策、控制三大環節的技術創新,圍繞新能源汽車特性進行全面重構,實作四電機獨立控制、極限防滑控制以及車身穩定控制,進而打破傳統汽車的想象空間,創造全新的汽車安全技術體系。秒級的速度獨立調整車輛四輪輪端動态,進而更好地控制車身姿态。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搭載“易四方”技術的車型,擁有良好的車身及座艙密閉性,甚至可以憑借四輪獨立矢量控制功能獲得應急浮水脫困能力,展示了遠超傳統燃油汽車的動力技術應用方式想象空間。

04 雲辇-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

在近日(7月3日)釋出的比亞迪純電動豪華獵跑SUV騰勢N7,全球首搭雲辇-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标準版),基于高度、阻尼兩項可調,讓整車具備極緻的舒适性、支撐性與通過性。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雲辇-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标準版)具備阻尼自适應可調功能,為使用者提供多檔高度可選,開發了智能化的功能模式,如随速調節、智能迎賓、載物模式、高度安全鎖定等,多種功能模式拓展。

這套技術專為高端車型而生,面對各種路況都能夠讓車身保持平穩,進一步提升乘坐舒适性。根據此前釋出的資訊,比亞迪雲辇包含雲辇-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雲辇-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雲辇-P(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以及雲辇-X(液壓式主動懸架控制系統)四套不同取向的車身控制系統。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其中,比亞迪騰勢N7運用CCT舒适控制技術,在車輛起步、加速、制動以及停車時,能識别、預判車輛自身運動狀态,通過底盤內建控制技術協調不同執行機構(制動系統、驅動系統以及雲辇系統),給使用者不錯的駕乘體驗。

雲辇技術最大的意義是打破了海外品牌和海外零部件供應商長久以來對高端車型主動式車身控制系統技術壟斷。我們國産品牌比亞迪也已經全面掌握了這項技術,并且更先進、更可靠。

05 八合一高效電驅總成技術

比亞迪研發的八合一高效電驅總成,是內建了驅動電機、減速器、驅動電機控制器、高低壓直流轉換器(DCDC)、雙向車載充電器(OBC)、高壓配電箱(PDU)、電池管理器(BMS)、整車控制器(VCU)八大子產品,其整體性能較上一代功率密度提升20%,整機重量和體積分别降低15%、20%,系統綜合效率達到89%。

其最大功率270kw,具備前驅、後驅、雙電機四驅三種驅動形式,滿足A0級到C/D級車型動力搭載需求。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比亞迪八合一電驅總成內建度高,系統軟硬深度融合,是全球截止目前唯一一家能夠開發且量産八合一電驅總成的車企,核心在于其對功率子產品、晶片的産業鍊掌控。

06 CTB車身電池一體化技術

2022年5月20日,比亞迪釋出了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及首款搭載了CTB技術的e平台3.0車型——海豹。比亞迪海豹是全球首款搭載CTB技術的量産車,同時也是首款搭載iTAC技術、後驅/四驅動力架構、前雙叉臂+後五連杆底盤懸挂的車型,該車型一上市即成爆款。

CTB技術融合了電池包殼體、車身結構和裝配工藝設計的技術,是對新能源車身設計及總裝工藝技術的一次颠覆性變革。

所謂CTB技術(cell to body),即電池與車身一體化技術,同步設計電池包和車身底闆,将車身底闆+內建電池上蓋+粘接劑+電芯+粘接劑+托盤組成一個整體,也就是說将将電池包與底闆融于一體,電池包上殼體替代了中地闆的一部分結構,讓電池包直接成為車身結構的一部分,電池包上蓋與門檻及前後橫梁形成的平整密封面通過密封膠條密封乘員艙,底部通過安裝點與車身組裝,這樣動力電池包既是能力體,又是結構體,在減低車身自重的同時,又加強車輛的整體強度。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07 具有豪華質感的整車造型技術

傳統的“剛性”自動化生産線主要實作單一品種的大批量生産,而柔性制造則在生産中為制造企業的生産環節提供了靈活性與應變能力。

比亞迪汽車工廠實作了超柔性生産制造,除生産線具備多平台多車型混流生産的軟硬體條件外,整個物流系統也有别于傳統車企的模式,比亞迪每個生産基地的商品車停車場隻能最多存放三天産量的整車,為了節省面積,有些基地還建成了立體存車庫。比亞迪的理念是将傳統車企的整車庫存模式轉變為零部件的中間庫存模式,工廠嚴格按訂單組織生産,全力以赴保傳遞,形成了具有比亞迪特色的超柔性生産制造體系。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08 超柔性生産制造技術

傳統的“剛性”自動化生産線主要實作單一品種的大批量生産,而柔性制造則在生産中為制造企業的生産環節提供了靈活性與應變能力。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比亞迪汽車工廠實作了超柔性生産制造,除生産線具備多平台多車型混流生産的軟硬體條件外,整個物流系統也有别于傳統車企的模式,比亞迪每個生産基地的商品車停車場隻能最多存放三天産量的整車,為了節省面積,有些基地還建成了立體存車庫。

比亞迪的理念是将傳統車企的整車庫存模式轉變為零部件的中間庫存模式,工廠嚴格按訂單組織生産,全力以赴保傳遞,形成了具有比亞迪特色的超柔性生産制造體系。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09 超寬大電池包合裝技術

比亞迪為了提升插電混動車型和純電車型的電動續航裡程,電池包的尺寸設計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寬。

比亞迪的工程師們開發了以滿足超寬電池包合裝技術為特色的一系列混動、電動汽車制造的新工藝新技術,滿足了不同尺寸大小的混動車、電動車的混流生産及品質保證要求,特别是在總裝底盤合裝後設計了一條電池包合裝線,采用車身載具托車輪的方式,完全釋放了裝配工藝上對電池包大小的限制,為比亞迪汽車大批量高節拍生産新能源汽車奠定了技術基礎。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10 零部件深度垂直整合技術

比亞迪經過近20多年堅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造就了其在新能源車領域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握着電機、電控、電池以及車規級半導體等全産業鍊核心技術的車企,能夠提供一站式新能源汽車整體解決方案的車企。其深度布局、垂直整合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從上遊原材料到中遊零部件再到下遊整車,形成完整閉環,産業鍊協同效應顯著。

在進入汽車行業之後,比亞迪就開始對整個汽車産業鍊進行布局,上至電池金屬原材料,下至汽車模具、IGBT……比亞迪供應鍊體系。不僅自己造動力總成零件,而且自己造底盤零件,不僅造機械件還造自己造電器元氣件,比如線束、安全氣囊、大燈、控制器等。

全球第一!比亞迪半年産銷125萬輛,這10項核心技術是硬實力

比亞迪的零部件深度垂直整合技術,能讓全産業鍊齊心協力,上下依令而行,為比亞迪新車型開發赢得了時間和成本優勢,在這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想不成王都難。

20多年來,比亞迪一步步将核心技術與供應鍊掌控在自己手中,靜待國内新能源車市場的大爆發,終于一飛沖天。毫無疑問,汽車行業是真正以技術說話的産業,更是奉行長期主義的産業,如果沒有真正的核心技術實力,很難在汽車行業立足,更不必說奢望市場表現了。

總之,比亞迪汽車公司在以“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指導下,長期堅持在主業産品研發上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取得了豐碩的技術創新成果,本文總結的十大核心技術隻是這些成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改變比亞迪汽車形象,打開中國汽車競争新格局的“金鑰匙”。

自此,比亞迪也翻開了引領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崛起的新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