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作者:風雲史迹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友善讨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援,我将每日更新優質内容。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在電視劇《我的醜娘》中,張少華憑借着卓越的演技和感人的形象,在觀衆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就是這個讓無數人都可憐的“慈母”,現實卻是一位“心狠手辣”的毒女!

她曾經做過的一件“滔天惡事”,讓無辜的人落下了終身殘疾。

事後,這件事再次被提及的時候,張少華卻裝可憐,甚至昧着良心,扭曲事實。

張少華到底做的什麼惡事?最後得到報應了嗎?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張少華去世·】——»

2021年3月25日,老戲骨張少華的家人發出訃告,稱張少華因病去世,享年75歲。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幾乎同一時間,畫家吳歡在微網誌上發出悼念,兩家幾十年的恩怨似乎在這一刻終于得到和解。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這是吳歡在微網誌上說的話,雖然借用佛教典故,但是其中依然能夠看出,他是心有不甘的,如果沒有幾十年前的那檔子事,他們或許會迎來一條完全不同的命運軌迹。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如今,兩位當事人都已然仙去,正如吳歡所說的一般,前塵已了,是非功過,都留待後人評說。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這對他們兩家人來說,大概也是最好的方式了。

«——【·張少華的出身·】——»

1946年,張少華出生在北京南城的一個小家庭裡,關于她的早年經曆,大多都已無迹可尋,僅從一些篇幅不長的記載中,得知她還是一位資深的評劇演員。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人們真正知道張少華,是從1993年開始的,那時,47歲的張少華,在«武夷仙凡界»中飾演一位名不經傳的小巫婆,雖然并非主演,但還是讓一部分人記住了她,可以說,這個角色,是她從評劇演員走向影視演員最重要的一步。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五年以後,電視劇«龍堂»上映了,她在劇中飾演妮子母親,雖然沒有出衆的容貌,但她樸實無華的演技,卻完美地将一個母親的形象展現在了觀衆面前,從此成為了扮演母親的專業戶。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她的藝術地位,是在2008年«我的醜娘»播出以後,才被大衆真正認可的,那段時間,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大街小巷,隻要提到醜娘二字,人們必然會聯想到張少華的名字。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畢竟,醜娘這一藝術形象,實在是太過深入人心了,她诠釋了中國人從古至今刻在骨子裡的母親形象,在劇中,她害怕因為自己的又醜又老,加上農村出身,讓年輕漂亮的兒媳婦對兒子心生嫌棄,隻能以保姆的身份伴其左右。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後來孫子出生,她也隻敢在四下無人的時候,讓年幼的孩子叫一聲奶奶……她精湛的演技,演出了一個母親的勤勞和卑微,心酸和無奈,她什麼都不在乎,将所有的愛和關懷,毫無保留的奉獻給了兒子和家庭,直到去世的時候,兒媳婦才知道那個一直陪伴自己的保姆,竟然是自己從未謀面的母親。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而這,似乎也是她一生的寫照。

«——【·張少華老年無人照顧·】——»

在熒幕上,她始終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親,相夫教子,無所不能,然而,在現實中,她跟兒子的關系,卻并未像劇中那般令人稱道,如果不是中間那層牢固的血緣關系,恐怕兩人走在一起,都讓人覺得和陌生人沒什麼兩樣。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她自己說,那是他虧欠兒子的。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年輕時候的她,隻顧着在外打拼,兒子剛出生不久,他就交給了母親照顧,後來都是聚少離多,可以說,在孩子成長最關鍵的時候,她卻從來沒有做到一個母親應盡的責任,在孩子心中,所謂的母親,不過是字典上兩個冰冷的漢字而已。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她也是時運不濟,打拼半輩子,也不過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小角色,在一個小圈子裡起起伏伏,始終沒能登堂入室,一鳴驚人。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對此,她是十分後悔的,她沒能在事業上發光發熱,也沒能在親情上盡職盡責,她的前半生,用“失敗”二字總結也毫不為過,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母子兩個的關系,就已經出現了不可愈合的裂痕。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她不是沒有想過補償,但孩子心中那被她親手掏出來的空洞,想要彌補,談何容易,她用盡辦法,兒子心中的堅冰仍舊難以化解,她也隻好盡己所能,在經濟上給予孩子最大的關懷。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是以,張少華沒日沒夜的拍戲掙錢,為身為普通工薪族的兒子籌備婚禮,後又為他在北京購置了房産,親自還房貸,而她自己卻住着四五十平米的小房子,即便身體抱恙,她也時長活躍在片場上,她隻想用自己為數不多的時間,來為那個曾經虧欠過的孩子,鋪開一條陽光大道。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但兒子似乎并不領情,甚至在她彌留之際,也依舊沒有現身,潔白的病房,隻剩一個孤獨的老人,看着窗外,回想着過去的點點滴滴。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那裡,有一個孩子易碎的夢,也有一個老人期待的夢,但最終,都化成了泡影,她的晚年,風光無限,塑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母親角色,但是她自己,卻過得并不幸福,中國人以和為貴,到這份和,跟她卻有着遙遠的距離。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因為孩子的原因,家不和,又因為年輕時的一時沖動,導緻了她與人之間,也同樣不和。

如果不是因為吳歡孝心難盡,心有不甘,人們對張少華的映像,應該始終都是熒幕上那位和藹可親的母親。

«——【·張少華的“羞布”·】——»

2017年,一向沉默的吳歡,忽然現身微網誌,面對廣大網友,說出了一件塵封多年的往事,此事一出,頓時在網上炸開了鍋,一時間,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張少華身上。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據吳歡所說,1966年,張少華帶人抄了母親了家,借勢欺人,巧取豪奪,不僅打傷了母親,讓她落下了終身殘疾,還搶走了母親保留的齊白石老先生珍貴的字畫。

那時候,身為評劇演員的新鳳霞剛剛經曆變故,鳳凰落草,張少華的行為,讓他們一家更是雪上加霜,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之意都明明白白的寫在了臉上。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這件事的出現,對張少華來說可謂是驚天動地的打擊,人們沒有想到,慈母著稱的她,竟然會做出如此道德敗壞之事,随着口誅筆伐的人越來越多,眼看形象崩塌,張少華終于站了出來。

她在微網誌發文稱,自己從來沒有參與過抄家的事情,反而在抄家以後,雪中送炭,安置新鳳霞及其家人,而新鳳霞的殘疾,也是後來因病而起的。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如此說辭,把她從這件事中摘的幹幹淨淨,不僅如此,反而讓大家覺得她是一個好人。兩人各執一詞,撲朔迷離,加上此前吳歡并不被大衆知曉,而且那段時期,混亂不堪,也為求證起來又頗為困難,人們更願意相信那是對張少華的惡意栽贓。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然而,随着越來越多的當事人站出來,“正義”的天平最終還是倒向了吳歡那邊,張少華在廣大網友的滿含失望的議論聲中,黯然離場。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從那以後,忙碌的拍戲生活也成了過去,而她的身體也搖搖欲墜,積攢多年的隐患終于爆發,張少華病倒了。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她仿佛是知道了自己大限将至,開始安心養病,那些繁華與榮耀,都從她的世界裡漸漸消失,盡管人們不再認可他,盡管醜娘已成人間絕唱,盡管跟兒子形同陌路,但那段時間,應該是她忙碌的人生中最清閑的時候。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但她如何不想熱鬧一些呢?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兒孫滿堂,圍爐談笑,這對一個行将就木的老人說來,當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場景了,但對她來說,永遠隻是奢望。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最終,她在遺憾中離開了她所熱愛的觀衆,離開了她心心念念的兒子,而她跟吳歡之間的恩怨情仇,也在她閉眼的那一刻,成為了一段無足輕重的往事。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她還是那個熒幕上讓人感慨的醜娘,雖然并不像當初那般完美,但殘缺确實是這個世界最原本的樣子。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月圓清朗,月缺清幽,春來莺歌燕舞,夏去荷香滿堂,秋行山川綴色,冬至雪傲寒梅,動生于靜,方顯其意,美之于醜,方存于心。

“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下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其實,有時候,原諒遠比苛責來的更有意義,張少華的一生,又何嘗不是一種圓滿呢?新鳳霞是明白的,吳歡也是明白的,是以他們都選擇了放下,這是對張少華的寬恕,也是對自己的和解。

至于是非功過,且留予後人評說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