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作者:見過世面的big龍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在閱讀文章之前,請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讨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丨見過世面的big龍

編輯丨見過世面的big龍

前言

唐朝在中國曆史中是最繁華的時期之一,在這個盛世之中可謂是将才輩出。這些将才為唐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往往都沒有辦法善終。在帝王坐穩皇位之後,便會毫不猶豫的斬殺這些肱股之臣。唐朝的這8位開國功臣究竟受到什麼冤屈被斬殺?最後那一名大将又落個什麼樣的結局?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開國功臣劉文靜

劉文靜原本是開國功臣,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但是卻因為酒後胡言亂語,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劉文靜在年少的時候就非常的突出,才學好而且很有計謀,雖然父親(劉韶)戰死,家庭非常的不幸,但是他卻可以繼承父親的職位,直接被任命為儀同三司,年紀輕輕就當上了晉陽縣令,可謂是年少有成。

公元617年,唐國公李淵出任了太原留守,但是這個李淵絕非池中之物,尤其是他的次子李世民更是被很多人所看好有天子之相。雖然父子二人行韬晦之計比較低調,但是這一切都沒有逃過劉文靜的眼睛,于是劉文靜便與李淵父子結交。而且還常常與自己的好朋友裴寂說:“這李世民絕非庸碌之輩,那是可堪比漢高祖與魏太祖的天縱之才。”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李世民覺得這劉文靜是可以做大事的人,并且詢問他對現在的局勢是什麼想法。劉文靜說到:“現在這李密把洛陽團團圍住,皇帝又遠在淮南,每個地方的義軍數不勝數,如果這時候可以高舉義旗的話,我相信用不了6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成就帝業。”

在此之後,李世民便偷偷的謀劃起義的事情,但是又非常擔心他的父親不贊成,劉文靜知道李世民的父親與裴寂的關系很好,就立即把自己的好友裴寂推薦給了李世民。三個人一同謀劃這件事情,在劉文靜與裴寂的一通設計下,李淵不得不起兵反隋了。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酒後胡言亂語,自取滅亡

公元618年,李淵建立了唐朝,劉文靜也是被任命為納言成為了宰相,他作為太原元謀的功臣,也獲得了恕二死的特權。可是事實證明,如果皇上想讓你死,不論多少的免死金牌都沒有用。

公元619年,劉文靜跟随李世民鎮守長生宮,這個時候劉文靜已經與自己的好友裴寂鬧掰了。劉文靜非常嫉妒裴寂寞,明明自己的功勞比裴寂的大,可是其地位卻不如裴寂,是以處處和裴寂作對不管是公是私,就是是以惹了大禍上身。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這一天劉文靜在與他的好兄弟劉文起喝酒,喝醉之後胡言亂語,甚至把自己身上的佩刀都拔了出來,咔咔對着柱子就是一頓亂砍,并且揚言我非要殺了裴寂不可。結果這一幕剛好被他的一個小妾看到了,不知道這個小妾是害怕了,還是與他的感情本就不和,這個小妾連夜就告了密,小妾的哥哥誣告劉文靜想要進行謀反。

雖然李世民一直在給劉文靜說好話,但是在公元619年劉文靜還是被殺了,臨死之前劉文靜仿佛看透了人生大肆感慨“高鳥逝,良弓藏,故不虛也”。這時候離李淵承諾的恕二死還沒有一年呢,這個免死金牌相當于無用。劉文靜可謂非常的可惜,本來是開國功臣,但卻因為酒後胡言亂語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江淮霸主暴斃而亡

公元622年,杜伏威前往長安受封“太子太保”,成為了李唐江山的肱股之臣。然而在不久後,杜伏威便被剝奪了官職爵位,而後暴斃身亡死的稀裡糊塗的。一代江淮霸主為何落得個如此凄涼的晚景?

在李世民平定劉黑闼後之後,出兵讨伐徐元朗,趁着這個時候把兵力布置在杜伏威邊境。杜伏威也明白李世明的意思,于是請求入朝,入朝之前江淮軍的軍務就交給了義子王雄誕,政務則交給了輔公祏。杜伏威瞬間成為了李唐的肱股之臣,但是杜伏威萬萬沒想到,江淮軍居然亂了套,杜伏威與輔公祏雖說是好兄弟,但是在權勢面前什麼感情都沒有用。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在此之前就收了輔公祏的兵權,輔公祏懷恨在心,為了謀取江淮軍的兵權,輔公祏僞造了杜伏威的親筆信與密令,奪下了王雄誕的掌管軍隊的權利,并且把他給殺了。公元623年,輔公祏進行反叛,但是沒有過多久輔公祏被擊潰,之前輔公拓僞造的親筆信與密令,也成為了杜伏威謀反的物證。杜伏威這個肱股之臣曾經的江淮霸主,一夕之間被李淵奪走了官職爵位,不久之後杜伏威暴斃而亡。

一代猛将被冤殺

阚棱是隋末唐初的猛将,同時也是杜伏威的養子。阚棱骁勇善戰,戰力非常的彪悍,在唐朝開國戰争中屢建奇功,在出兵征伐輔公祏叛亂的事情上表現的尤為勇猛,輔公祏所占據的江淮一帶,阚棱曾在此地征戰多年威名遠揚。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阚棱奉命讨伐叛軍的時候,沖鋒在前對着這些叛軍大喊:“爾等都不認識我?居然敢與我一戰”。那些江淮軍大部分都知道阚棱的威名,吓的江淮軍毫無鬥志都想要歸順于他。阚棱也是在這場戰争之中立下汗馬功勞,輔公拓被捉到之後對阚棱痛恨到極點,在李孝恭審訊他的時候一口咬定阚棱與自己是同謀。

李淵一直就都對阚棱缺乏信任,因為他畢竟是半路加入唐朝的,是以直接相信了輔公拓非常離譜的謊話,把阚棱革職關進大牢,沒過多久便把阚棱處死,一代猛将就這樣被冤殺。一直到李世民即位之後,才為阚棱與杜伏威平凡回複名譽。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被自己部下斬殺的武将

隋末唐初,羅藝明明都位比三公了,最後還是率軍反叛以悲劇收場。羅藝本是隋朝将領,因屢建奇功再加上父親是左監門将軍,是以被封為“虎贲中郎将”,隻不過他天生桀骜與管轄自己的右武衛大将李景有沖突,甚至是以誣陷李景謀反。隋末天下大亂,本就不服管教的羅藝,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好機會,是以反叛自立坐擁幽營二州,成為一方割據的軍閥。

但同時羅藝也對自己認識很深刻,明白自己并不是那等能夠稱霸天下的人,決定挑選一方勢力進行投靠,勢如破竹的李唐就是他最好的選擇。公元620年,羅藝歸降被李淵封為燕王,還改了姓氏變成了李藝,唐朝建國後,國内割據勢力還有不少,比如窦建德與王世充的軍隊。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公元621年,窦建德被俘虜,後期劉黑闼又發起叛亂,羅藝在此戰中跟随李世民大破劉黑闼的軍隊,幾個月後随太子李建成有一次擊敗劉黑闼,因其骁勇善戰,李淵特地令其鎮守泾州防範突厥來襲。隻要是人就會有偏向,在李世民與李建成之中,羅藝更加偏向李建成,甚至因為李建成的關系,曾與李世民的部下發生無數的沖突。

但玄武門之變後,最終登上皇位的是李世民,這樣羅藝惶恐不安,縱使李世民即位後讓其“開府儀同三司”位比三公,但是他還是難以遏制對李世民的恐懼決定反叛。公元627年,羅藝占據豳州起勢,其部下趙慈皓與楊岌認為此行必敗,提前一步反了羅藝,導緻朝廷大軍還未到,羅藝被楊岌打的抱頭鼠竄,最終在甯州邊界被自己的部下所斬殺。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成也告密,敗也告密

張亮曾為李世民出生入死,為何晚年卻被抄家斬首?隋末時期群雄逐鹿,在衆多起義勢力中李密上司的瓦崗軍尤為響亮,于是張亮前去投奔,他一沒名氣二沒出身自然得不到重用,不過因為告密有人謀反,張亮由此得到李密的重視。

公元618年,張亮跟着徐世績歸順了唐朝。在劉黑闼造反的時候,徐世績帶兵前去讨伐,而且還讓張亮帶領大軍駐守相州,結果張亮看到敵軍太多直接棄城逃跑,後來他進入李世民的天策府到是做了不少的貢獻。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公元626年,李世民與太子之間的關系愈發的緊張,張亮接到上級的指令偷偷聯系關東地區的豪傑,結果被齊王得知告發,李淵派人将張亮捉拿拷問,張亮遭受百般酷刑卻始終沒有招供,最後得以釋放。不久之後李世民就發動了玄武之變,張亮被李淵抓走的時候,李世民的心估計都提到了嗓子眼,但沒想到他竟然能扛得住拷問,是以政變成功之後,張亮被封為懷州總管。

此後他還因為告發侯君集謀反,被封為刑部尚書。公元646年,張亮被舉報有謀反的嫌疑,李世民大為震怒,派馬周調查此事,張亮的手下都證明了此事,于是李世民将其抄家斬首。張亮因告密得以發迹,也因被人告密而不得好死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謀反之事敗露,含淚斬殺

侯君集是唐朝開國的肱股之臣,在李世民登上皇位的過程中,侯君集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公元639年,高昌王斷絕雙方的商業往來,李世民非常氣憤便派侯君集率領大軍前去平叛,這次的平叛可不容易,高昌本就離長安很遠,而且行軍路程也是非常的艱難,需要爬過高山穿過沙漠才能到達高昌國邊境。

攻打高昌非常簡單,畢竟隻是一個彈丸之地兵力嚴重不足,哪裡打的過大唐的雄兵,沒用多長時間高昌戰敗。高昌滅國之後,侯君集看到高昌的王宮裡面有很多的财寶與美女,心裡不由的開始發癢,他便私自搶奪了一批高昌國的平民,又私吞了一大筆财寶。下面的将士一看,大将軍都帶頭了我們不搶白不搶,是以下面的士兵也開始肆意的搶奪。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侯君集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讓他先動手進行搶奪的。大勝回國之後,侯君集等來的并不是加官進爵,而是進入了冰冷的牢房,就是因為他在高昌犯下的過錯,讓李世民非常的憤怒直接把他關了起來。雖然後來又把他給放了,但是這次去高昌平叛,侯君集算是功過相抵白去一趟,于是侯君集的心裡開始對李世民有了間隙,這個就是侯君集謀反的導火索。

公元643年,侯君集想要勸張亮謀反,但是沒有想到張亮轉頭就出賣了他,直接把侯君集謀反的消息告訴了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卻沒有進行深究,因為侯君集畢竟有定國安邦之功。但是等到第二次侯君集與李承乾謀反的消息敗露之後,群臣都認為侯君集該死,李世民隻能含淚将其處死,但是卻放過了他的家人。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因乳名被斬殺的大将

李君羨是隋末唐初的将領,骁勇善戰屢立戰功。在介休攻破宋金剛,在洛陽征讨王世充大獲全勝。唐朝統一之後,邊塞少數民族多次進犯,李君羨上陣每戰都可以旗開得勝,把突厥打的落荒而逃。李世民還感歎:“李君羨如此的勇猛,根本不用怕強敵襲來”。

誰能想到這個幫李世民打江山而且還被他稱贊的人,不久後卻因為一句預言被殺了。當時民間有謠言,女主武王有天下,意思就是将來取代大唐的人和武有關。畢竟事關江山社稷,李世民便留了一個心眼,記住了這個事情。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公元648年,朝廷舉辦宴會各個官員,李世民想了一個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要求講各自的乳名,李君羨自稱“五娘子”,李世民聞言一驚說到:“你既然是一名女子,為何如此的勇猛”。李君羨官職左武衛将軍,封号武連縣公,既有武字又是“五娘子”,李世民對此非常的忌憚,為了讓自己心安,在宴會之後不久,就革除了李君羨的官職,李君羨之後就被派到華洲擔任刺史。

李君羨到了華洲上任之後,因為當地盛行辟谷之術,是以李俊賢和這些人走的很近,禦史得知這件事情之後,直接跑到李世民那裡告狀,說李君羨勾結妖人,李世民本來就對李君羨有所顧忌,正愁抓不住他的把柄,便立即下令處死李君羨。後來武則天稱帝之後,為李君羨平反說到:“預言裡面的那個人其實是我,李君羨隻是替我受過而已”。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一個眼神吓得劊子手瑟瑟發抖

公元648年,李世民禦駕親征高麗并大獲全勝,薛萬徹也在這場征讨戰之中表現的非常出色。不料回到長安之後,有人在李世民面前打了薛萬徹的小報告,說他在軍中恃才傲物,盛氣淩人,李世民據此将他免官流放象州。此後一直到李世民去世,唐高宗上任之後,薛萬徹才得以傳回長安城。

公元652年,薛萬徹再次入朝,他的好友房齡愛将他拉到房中密談,酒過三巡後房遺愛向他表示:如今戰局依然不穩,等時機成熟之後,兩人可以考慮推舉荊王李元景為皇帝。可是沒有想到不久之後東窗事發,薛萬徹也是以被抓了起來,面對所謂的謀逆大罪,薛萬徹當然是拒不承認的,可是沒有想到房遺愛承認了謀逆之舉,薛萬徹也是沒有辦法隻好乖乖認罪。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公元653年,薛萬徹被當衆斬首,臨刑前他在邢台上大聲怒吼,表示自己曾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沒想到晚年竟然被房遺愛這個晚輩給害死了。說完之後便憤怒的扒開自己胸前的衣服,讓監斬官趕緊殺死他,監斬官看見他這幅兇神惡煞的樣子,也被吓了一跳,當即就下了斬首令。

一旁的劊子手也被他這幅樣子給吓着了,哆哆嗦嗦的擡起刀來,卻是砍到了薛萬徹的肩膀。吃痛的薛萬徹不僅沒有喊疼,反而是怒視着劊子手讓他再用一些力氣。劊子手被薛萬徹這麼一吓,心中更是恐懼,竟然連續砍三下才把他的首級斬下,一代猛将的一生也就此落幕。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結語

大唐的輝煌離不開這些立下赫赫戰功的将領,雖然這些人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功高蓋主這并不是帝王想要看到的,甚至想殺之而後快。帝王始終會認為這些戰功顯赫的将領會對自己的皇位産生巨大的威脅,隻有除掉他們才能穩固自己的江山。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隻有相信這些忠心的将領,才能打下更多的江山。

唐朝開國八大将:李淵殺3個,李世民殺4個,剩下那個是什麼結局?

本期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不知各位讀者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