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半導體巨頭為何勸拜登放棄限制?打斷研發正循環,人才正在流失

美國半導體巨頭為何勸拜登放棄限制?打斷研發正循環,人才正在流失

文/王新喜

拜登政府對華半導體限制性政策,讓美國晶片巨頭和行業團體越來越擔心。

路透社1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包括國務卿布林肯在内的美國政府高官7月17日會見了美國三大晶片巨頭英特爾、高通和英偉達的高管。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也呼籲拜登政府在評估限制措施造成的影響前,“不要進一步限制”對中國的晶片銷售。

美國半導體巨頭為何勸拜登放棄限制?打斷研發正循環,人才正在流失

他們看到了什麼風向?到底在擔憂什麼?

近期《紐約時報》釋出了一篇長文,名為《這是一種戰争行為”:解碼美國對華晶片封鎖行動》,文章中指出美國為何要發動這一戰争,“源于美國想要影響中國的人工智能産業,本質上是為了根除中國整個先進技術生态系統。

美國半導體巨頭為何勸拜登放棄限制?打斷研發正循環,人才正在流失

“如果成功,可能會影響中國一代人的進步,如果失敗,可能會産生适得其反的結果,或影響未來幾十年的中美競争以及全球秩序的未來。”

對于美國目前具備的技術優勢,紐約時報很樂觀,說一個EUV光刻機裡面,僅德國産的一個雷射器就含有457329個部件,極其複雜,而這樣的複雜程度類似的元件在一個完整的EUV光刻機裡超過10萬個。

美國半導體巨頭為何勸拜登放棄限制?打斷研發正循環,人才正在流失

而EUV光刻機隻是晶片制造的一部分,以中國一家之力在短短幾年之内複現全人類分工合作幾十年的智慧結晶,無疑難于登天。

但盡管如此,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與美國半導體巨頭都反應過來了,老美的限制政策,最終可能無法限制中國,當下卻正在把自己人打懵了。

既然難于登天,為何美國晶片巨頭都要反對?

首先,美國的晶片制裁,正在打斷美國晶片研發正循環。

資料顯示,中國市場規模占世界半導體市場30%。美國在本國市場中晶片占比隻有41.8%,在歐洲市場中晶片占比50%,在日本市場中晶片占比為42.8%。在中國晶片市場上,美國擁有53.4%的份額。高通在中國市場營收占比超過60%,英特爾在中國取得171.25億美元的營收,占比27%,2023财年中國市場營收占英偉達全球營收的比例高達47%。

美國政客斷供中國晶片。我們會受傷,但是美國公司也是自傷800,在利潤大規模縮小的情況下,久而久之,問題就會變得嚴重。

不賣給中國,到底誰能消化掉這些晶片呢,而中國自主替代的步伐也在穩步推進。此前有資料顯示,華為,已經完成了13000多個元件的替換,并且已經在自己的線路闆上,更換了4000多個闆子,中企業在去年就削減了970億枚晶片的進口,而在前三個月,與去年相比,更是削減了321億枚。

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資料,去年在中國半導體采購額為1800億美元,超過全球總額5559億美元的三分之一,是最大單一市場。這也是為何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呼籲不要進一步限制的重要原因。

美國半導體巨頭為何勸拜登放棄限制?打斷研發正循環,人才正在流失

可以看到,這種制裁的緻命之處是将導緻美國高通、英特爾等巨頭收入與利潤銳減,很可能導緻其内部的激勵體系坍塌,本身就壓制了其國内巨頭的利潤擷取與持續研發投入能力。

晶片的疊代更新是需要大量研發投入的,沒有利潤,研發領域就會缺少資金,如果研發正循環打斷,那麼影響也是緻命的,未來持續領先的競争力被削弱。

事實上,從2019年制裁華為開始算起,美國晶片戰已經打了4年,對中國的殺傷力沒有想象中大。美國也非常清楚,想要通過制裁打垮中國晶片産業是非常難的。反而讓中國的晶片産業出現的龐大的内循環機會。

美國晶片制裁,讓更多的晶片人才看到了國内的機會

在美國的制裁下,原本是美國公司占有這些市場被主動讓出,這個市場真空亟待填補,目前在美國大量晶片人才傳回中國。

現在美國晶片戰,把自己的公司市場打小了,美國晶片巨頭的産能找不到替代中國的市場去消化産能,是以越來越着急,也越來越卷。而相對于美國晶片市場的供給不暢,銷售受阻,研發人才的機會變小,中國市場的機會明顯要更多了。

據美媒《外交政策》網站刊發評論稱,面對日益可疑的研究環境,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離開美國到國外任職。并表示:“中國科學家正在離開美國,這絕對是毀滅性的,美國在先進技術領域依賴的許多研究人員都來自中國。” 大學正在受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這肯定會阻礙美國大學吸引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才的能力。”

很明顯的一個道理,對于人才來說,哪裡機會大,前景好,就會流向哪裡。

而中國市場的機會是什麼呢?首先是需求龐大,其次是産業鍊完善,基礎相對更好,目前正處于技術突破的節點,在這樣的一個節點,對于人才來說,其實是一個紅利期,因為已經不需要太長時間就能收獲發展的紅利。

比如說,印度晶片産業也有機會,但是印度底子差,等待印度産業鍊完善以及晶片自主突破,恐怕需要幾十年時間甚至更多。但是中國,估計在3~5年内,可能會有大的突破。

這也是為什麼大量晶片人才紛紛回到中國。

這是一場戰争,但是美國正在接近失敗

美國現在的出口産品中,利潤最豐厚的就是晶片。美國更新限制,中國肯定是加大對半導體領域自主研發的投入。對美晶片巨頭來說,最好的結局是封鎖成功且解除封鎖。

但是如果封鎖失敗,這些企業不僅會永遠失去了中國市場,甚至有可能打掉他們的超額利潤,蠶食他們在全球的市場,未來要面對的是更加嚴峻的挑戰。

因為即便難于登天,中國也是唯一一個有希望攻克晶片産業的國家,中國也是世界上極其罕見的具備完全工業體系的國家,此前從中芯國際公布的業績可以看出,28納米及14納米制程的收入占總收入的18%。

美國半導體巨頭為何勸拜登放棄限制?打斷研發正循環,人才正在流失

談到這裡,紐約時報在報道中也透露出來一種深深的憂慮,紐約時報表示:

“這些管制措施不能一勞永逸地遏制中國。即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它們也隻是一種拖延戰術,旨在為美國及其盟友提供擴大關鍵技術領先地位的空間。問題在于,BIS能為西方争取到的時間到底有多少。”

紐約時報認為美國打不赢也得打,已經沒有退路,那麼中國其實也隻有放棄幻想,主動迎戰。從紐約時報透露出來的情緒來看,美國的心态已經從想赢,變成了怕輸。

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其實就在于,美國制裁的這些年,中國半導體情況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而且随着最黑暗的時刻過去,中國正在越過谷底,正處于一種即将反轉的狀态。

美國半導體巨頭看到了美國管制政策的愚蠢

因為真正如果限制有效的前提是,中國完全沒有晶片制造能力。如果說中國完全沒有自己制造晶片的能力,國外晶片出口一停,我們的飛機、炮彈、航母都造不出來,衛星上不了天,甚至很多關鍵企業隻能停産,這才是真實的卡脖子。

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美國制裁的這幾年,我們的影響沒有想象中大,我們自己能生産12nm及以上的晶片,基本上能大部分滿足我們的軍事、科技以及普通民用需求。

美國人限制我們獲得晶片技術,唯一影響的就隻是高端晶片産品,比如手機、平闆、電腦這些。這些産品配置低端一點的晶片,一樣能正常使用,性能差别也非常細微。而汽車行業的晶片,大部分我們都能自給自足。

但這些限制措施,對美國企業影響非常大。如前所述,如果美國半導體巨頭扛不住了,甚至有可能打斷它們的研發正循環。那麼這很可能導緻美國的這場戰争失敗。

事實上,美國半導體晶片巨頭之是以要遊說拜登,或是因為他們看到了美國制裁政策的愚蠢,因為如果其國内的企業打垮了,即便别人還沒有發展起來,你也輸了。

美三大半導體巨頭也看到了,打敗中國晶片業的辦法可能是傾銷,不是制裁,“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本身是中國衆多企業奉行的一種政策,尤其是在過去全球開放分工的影響下,這種價值觀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很多國内的學者與企業決策層,即便在華為被打壓最厲害的時候,很多業内人士都認為供應鍊已經全球化,一個國家搞定全部産業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

本來中國内部對于投資如此巨大的晶片行業是否應該自主發展意見不一,現在伴随着管制的深入,國内逐漸形成了自主化搞定的統一認知。

是以,打斷研發正循環,迫使人才離開,美國晶片制裁,把自己人打懵了,中國的情況是,目前處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或許再等個3~5年,天就亮了。從目前形勢來看,國内處于底部向上的拐點,美半導體巨頭的急切心态,或正在看到老美的政策正在接近失敗。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