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說說《碟中諜7:緻命清算(上)》,遲來的文章,并非單純的評論,而是說下這個系列的趣味屬性。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碟中諜7》,故事其實很套路,但效果真心不錯,觀感真的好,這是一個值得讨論且分析的“現象”。

預判了你的預判

《碟中諜》系列,尤其是第四部之後,故事模式都差不多,賣點也類似:窮途末路的局面、倒計時拆彈、高速追逐,以及阿湯哥挑戰人類極限的——上爬和下墜,還有奔跑的長鏡頭。

但就這樣如此老派的劇情,觀影效果竟然很理想,全程緊張刺激,得益于紮實的文本、邏輯嚴密的文本、流暢的節奏,個性鮮明的女主角們和配角天團,動作戲自然不在話下。大概也隻有湯姆·克魯斯才能做到。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對于前不久的馬東錫的《犯罪地市3》,這個系列也是如此,三部用了同一個“劇本”,隻是細節微調+反派替換,賣點都是“一拳超人”,但如此模式拍到了第三部,觀感已經下降了,但《碟中諜》系列,拍到了第七部,尤其是從第四部開始,故事其實都差不多,但觀感始終保持一定水準。

而且阿湯哥這次還“故意”玩梗。 

大反派人工智能——智體,在片中這玩意幾乎無所不能,會通過算法,預判對手下一步的動向,IMF小組成員的所有決策,都被智體預測到了(倒是跟時下好萊塢罷工反AI演員的主題之一,撞了一個滿懷)。但即便如此,最後伊森依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這個概念其實類似于我們觀衆嘛,你對電影的(套路)預判是正确的,可以預判了你所有的預判,但電影依然還是好看。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說白了,你明明知道下一步他們該幹嘛了,各種套路橋段如約而至,但就是拍得好看+過瘾,說實話,這是湯姆克魯斯和團隊累計的經驗,知道觀衆想看什麼,在這種老派動作片裡玩不出什麼花樣了,索性做到極緻。

在這個CG特效滿天飛的時代,超級英雄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就連簡單的動作片也朝着《諜影重重》這樣淩厲動作的平民超人,但《碟中諜》系列依然還保持着昔日傳統方式和風格的特工電影,獨特而且依然能夠保持水準。

是以阿湯哥自己頂住片方壓力,用複古老派的方式重新開機《壯志淩雲》這種老古董IP,才能成功。

說白了,阿湯堅持着自己的一套拍法,《壯志淩雲2》也是這多年,老IP在新世紀裡唯一成功的項目,其餘諸如《終結者6》《機械戰警》,以及前不久的《奪寶奇兵5》,都不成功。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但是,《緻命清算(上)》也有着不盡人意的地方。

下面就展開說說,被觀衆和智體都預判了的《碟中諜》系列,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還有系列固有的優點、以及本片缺點。

“人定勝天”

高科技道具,向來是特工電影中标配,《碟中諜》系列也不例外,比如易容術就是IMF的招牌,來自當年劇版的設定無法更改,但自從阿湯哥接手電影版之後,确切地說,是第四部開始,每部裡高科技産品,不但從核心變成了輔助,甚至有時候還出問題,幾乎拖累行動。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最極端的就是第四集,包括臉模、吸附手套、磁力車等等所有的裝置全部關鍵時刻掉鍊子,3D列印眼鏡還被人識破了。

《碟中諜6》沒有第四部那樣極端,但臉模這回又出了問題,COS拉克失敗,阿湯不得不真人亮相。《碟中諜7》好不容易臉模成功了,結果隻做一個,第二個壞了。導緻格蕾絲不得不獨自行動,才有了阿湯哥不得不懸崖飛摩托的場景。

是以這個系列,向來是強調角色主觀能動性,團隊之間的協作,以及主角的極限功能。

但是,這也是本片的一個缺點,因為這方面功能性不強。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回想一下,碟4爬哈利法塔繞過安全系統, 碟5跳入水閘内閉氣替換闆件,碟6高空跳傘+低空開傘躲避偵查技術,說白了,都是采用“人肉”的方式,去挑戰或改變科技系統,這是系列“人定勝天”的核心展現——

再強大、再嚴密的科技系統,都有漏洞,而擊敗/繞過這些漏洞的,是人類的極限本能。

而本片,雖然大反派直接換成了AI,但“人定勝天”卻有些減弱。包括懸崖飛車,看上去很炫酷,隻是砰的一聲進了火車,效果遠不如前幾部的極限運動,有些虛張聲勢。

好在碟7隻是上集,下部要直面智體,還要下海潛入潛艇,估計用人類極限挑戰科技的理念,才會真正釋放出來。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阿湯哥本人,有點像諾蘭堅持用膠片實拍的執念一樣,都很老派(諾蘭連智能手機都不用)。科學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變革,人們如今過度依賴科技和機器,但湯姆·克魯斯本人并不信任那些科技,并堅信人的本能是可以戰勝科技的,這是《諜中諜》系列的核心觀念。

這個觀念,倒是有點類似《我,機器人》裡的人類主角,始終不相信機器人,保持着老派的生活方式,是以最後成了智能叛變浪潮裡,拯救人類的仰仗力量。

足料任務

系列強調“人定勝天”,就得突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其中一條便是——人會犯錯,也會随機應變。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想起了成龍《警察故事4簡單任務》裡那句著名的對白:

成龍:“(任務)真的這麼簡單?”

骠叔:“就這麼簡單!能去我也去了!”

随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這樣的套路大概也适用于《碟中諜》系列。

各位可以回想一下每部電影,從伊森·亨特每次接到的任務,其實都很簡單,但從她接到自毀任務那一刻開始,裡面說的任務内容,跟電影結束前IMF所完成的任務,幾乎不是同一款“産品”……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因為IMF會在任務中經曆各種各樣的臨時變故,會導緻電影前後任務屬性的大變臉,本片本來就是找個鑰匙,結果演變成了幾個人對抗無處不在、預判所有的智體。

這樣也從側面決定了每一部的“不可能の任務”,期間必須伴随着IMF無數次的失敗,最終不得不依靠玩命才換來的“慘勝”。

比如班吉,碟4影子牆差點穿幫,碟5開錯了飛機門,碟6沒開3D導航,碟7沒有預測到火車失控加速,說明什麼問題?除了甘草設定之外,不是突出他學藝不精,而是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人類都有犯錯誤的時候,但人類會馬上更正行為,随機應變。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既然錯過了火車,那就繞道去制高點,然後跳下去……

超快的節奏

但就是這麼大的資訊量,因為曲折的劇情做陪襯,會讓電影故事發展跌宕起伏。

以本片為例,基本10分鐘一個坎,主角和小隊人馬,無數次遇險,每次化險為夷,還沒來得及喘氣,下一個變故接踵而至。如此大的資訊量,導緻内容被極度壓縮,壓縮之後的故事橋段,換來的是超快的節奏。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是以,《碟中諜》系列一向是很實惠的,不但能看到阿湯哥各種不要命的壯舉,還“給的多”,一部電影的體量,其中所容納的資訊量足夠拍兩部電影了。

雖然這些橋段設定,不乏刻意“沒有困難也要制造困難”之嫌,但最大的優勢就是保持了該系列快節奏毫無尿點的特色。是以《碟中諜7》近兩個半小時的片長,幾乎一氣呵成。

極端的氛圍

每部《碟中諜》都是無後方作戰,不是衆叛親離、被誣陷,就是死上司。《碟中諜6》二者兼顧,又被誣陷又死上司。《碟中諜7》更進一步,被誣陷、死上司,連隊友都挂了……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是以大部分時間隻能靠IMF自己随機應變,就靠那幾個人的力量、以及時靈時不靈的黑科技道具,面對強大到足以颠覆整個世界的邪惡勢力。這才叫“不可能的任務”啊,格外突出事件的突發性、曲折性,足以讓幾位瞬間懵逼的變故,和“摸着石頭過河”的過程,一不留神就來一次“極限運動”,屢試不爽。

但本片實際上有些刻意了,比如伊爾莎的死亡,和新角色格蕾絲的加入,都是顯得有些突兀。還有伊森的前史,智體執行人的塑造和恩怨,也相對潦草。

這是該系列“不是問題的問題”。

《碟中諜》從第四部開始,就進入到資訊量大、節奏超快、劇情嚴絲合縫容錯率低,已經非常滿了。而碟7又經曆了角色前史回溯、隊員死亡、女主角更疊等新内容,把這些元素融入一個已經很“滿”的故事裡,是相對困難的。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而為了不打破觀感平衡,不降低節奏,是以這些新内容、新角色、新元素,隻能壓縮再壓縮,順着劇情和台詞,就那麼出現了,比如伊森的過去、加入IMF的動機……就那麼一筆帶過,是以會顯得相對潦草一些。

沒辦法,一成不變的劇情模式,想要有所突破,還要保持固有觀感,隻能這麼幹。

倒計時才是開始

“倒計時才是開始”是《碟中諜》系列的一貫特征,就像每部開場那引燃的導火索一樣,把引線啟動之後才開始“任務”。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比如碟4飛彈發射之後才開始解碼,成為随後标配。從碟5到碟7都一緻,炸彈倒計時開啟之後才開始拆炸彈。

這樣設定特色,就不用多說,本來節奏就很快,而且還是限時任務,這樣更是緊張到透不過氣來的争分奪秒,極大的刺激了觀影效果,這就是好萊塢頂級娛樂體系的高檔享受,你可以說這樣的設定很刻意,但絕不能否定非常爽快的即時觀感。

本片也是如此,但顯得倉促,班吉答題拆彈,僅作為支線任務之一,量級不夠,但考慮到本片僅是上集,這個橋段也隻是功能性,重頭戲應該還在下部。

PS,關于拆彈,最爽且難度最大的還是《碟中諜6》的“三重任務”,跟《盜夢空間》穿越3層夢境的kick一樣,三重任務必須同時完成,才叫刺激。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Up&down:玩命實拍

無需多言,從第二部攀岩開始,就是該系列的一貫賣點,所有人都在提,我這裡就不浪費口舌了。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隻是提一下:阿湯哥式“不要命”,是有特征的,就是up&down——要麼朝上爬,要麼往下跳。

縱觀7部《碟中諜》,每部裡至少要保留其中一種,碟4裡的“Down”的任務交給了鷹眼,從碟5開始,每集裡兩種都有!

▲《碟中諜5》趴飛機上天,跳大巴入水;

▲《碟中諜6》極限開傘,爬布道岩。

▲《碟中諜6》懸崖飛車,爬墜落火車。

要麼上要麼下,或者上下都有,實惠管夠!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本片裡的“up&down”,其效果不如之前幾部,大概是阿湯哥随着年齡增長,再怎麼極限也不低歲月的沖刷。而且單論功能性,尤其是“Down”,其他幾部都是為了挑戰科技,本片隻是找了一個火車落點。

當然,還是那句話,估計此類部分的重頭戲和功能性,都安排在下部。

最後,還要感慨一下,阿湯哥這種堅持實拍幾乎不要命的“玩法”,不但是電影賣點,也算是一種執念。

他這種不要命的行為,不同于成龍那種“玩命”,對技術水準和身體素質有着高度要求,年齡大了之後想玩也玩不成了。阿湯哥這裡,在技術和工具手段的輔助下,玩得是真正的極限運動,要求的是膽量和魄力。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但不可否認,《碟中諜7》裡一些橋段,确實有昔日成龍電影的影子,比如火車頂大戰(《警察故事3》,但這段更像《碟中諜1》),戴手铐開車(《我是誰》),這些橋段被精修改造後,效果更新,也是無可厚非。

跑個題,阿湯哥不喜歡超級英雄。

從當年漫威想找他演托尼·斯塔克,但阿湯哥要求“去掉鋼鐵俠的飛行技能”這點來看,湯姆·克魯斯對借助外/神力的角色是比較反感的,是以他迄今為止,依然沿用老派的“實拍”操作,親自打那些超級英雄、綠幕英雄電影的臉。

最明顯的就是《碟中諜6》,他找飾演超人的亨利·卡維爾演反派,并且在那場著名的跳飛機+極限開傘戲份裡,兩人一起從天而降,讓讓不可一世的“大超”顔面掃地。最後一場戲,在懸崖之上,讓不會飛的“超人”墜崖而死。

這兩場戲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靓湯的“人定勝天”理論——狠狠地羞辱了超級英雄。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三角進攻”

《碟中諜》系列,上述所有的特征,都是圍繞一個核心而來——主角伊森·亨特。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首先伊森·亨特不像007那樣,偏重于符号化,有個人名就夠了,這麼多年換了好幾位主演。伊森·亨特暫時沒有換演員的可能性,就算阿湯哥不演,别人也演不了,因為從第一部,身兼主演和制片人雙職的阿湯哥,就牢牢的把控系列的脈絡,換個人都會變味道。

★其次,伊森·亨特也不像伯恩那樣孤膽和無敵,這位身邊有着團隊維系,而且每次任務大多數都以失敗為開端,最終驚險萬分完成任務。這樣的主角光環,甯願沒有。

★最後,從人定勝天的理念、無後方作戰、超快節奏,到倒數拆彈、極限挑戰……所有的因,都是為了最後一個“果”——那就是一錘定音的,決定是否扣下扳機的,還是阿湯哥本人。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所有人、所有事件,都是圍繞一個核心人物,但這個核心人物,主角光環并不強大,他需要仰仗隊友才能完成任務。

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我在《碟中諜6》的文章裡,就曾經用過一個籃球術語——“菲爾傑克遜和三角進攻”,來解釋這個概念。

解釋之前,我們先講一個故事:

1995年,桀骜不馴的“大蟲”羅德曼在馬刺捅了婁子,被波波維奇掃地出門,以幾乎“白送”的方式去了公牛。到了公牛這位還是誰也不屌,當禅師傑克遜為大蟲描述“三角進攻”理念時,羅德曼根本不屑一顧,并說道:“三角進攻不就是TM的最後把球給喬丹單打嗎?”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結果菲爾·傑克遜微微一笑,回複到:“三角進攻解決的就是,如何讓喬丹單打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個人,而不是一隊人。”一句話讓高傲的羅德曼心服口服,點頭大笑。随後輔佐喬丹開啟公牛王朝第二個三連冠。

這個故事核心不是羅德曼,而是“三角進攻”,禅師的三角進攻在NBA是個很神奇的存在,一方面他用這套戰術在公牛和湖人都獲得了成功,幾乎無人能敵。

另一方面這套戰術非常複雜,在NBA江湖裡,從紅衣主教奧爾巴赫、到老尼爾森、波波維奇、萊利名帥等,都是徒弟遍地,唯有禅師菲爾傑克遜是光杆司令,後繼無人。也就是說三角進攻,隻有禅師自己能玩的轉,布萊恩肖、卡特萊特這幾個徒弟混的都很慘,導緻其他教練也對三角進攻嗤之以鼻。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但不可否認的是,菲爾傑克遜這套戰術,依靠其他隊員的擋拆和跑位,最後總是能讓隊裡的最大牌的球星(喬丹或科比),在最關鍵位置和時刻拿到球,舒舒服服的投籃或單打。這是令業界不得不佩服的地方。

湯姆·克魯斯就好比制定戰術的菲爾·傑克遜,《碟中諜》系列就好比執行“三角進攻”戰術的球隊,而電影裡的伊森·亨特,就是無所不能的喬丹,or科比。

伊森·亨特神通廣大,但他的所為離不開IMF團隊為他“擋拆傳球”,最終在最該出現的地方、在最關鍵的時間也是由他超越極限一錘定音,而打造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制片人也是主演的湯姆·克魯斯。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而且IMF團隊,固定成員就那麼幾位,而“碟女郎”也是走馬燈一般,本作伊爾莎更是直接下線(但不排除下部回歸的可能),但唯一無法也是不能變動的,就是湯姆·克魯斯的伊森·亨特。

換一個人,也未必能達成這樣的效果,阿湯哥的魅力和執行力,就是系列的靈魂,且後繼無人。

是以有人就說,菲爾·傑克遜是一個戰術大師,同時也是一個心理大師,會把自己的戰術理念,在更衣室用自己的方式傳遞給球員,而且這套戰術,必須要有喬丹或者科比這樣的超級巨星,才能成功,其他都免談。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更神奇的是,無論面對神一樣的喬丹,還是桀骜不馴的科比,菲爾·傑克遜總是讓這些大牌們,對自己服服帖帖。

而湯姆·克魯斯,與《碟中諜》,不正是這樣嘛?阿湯哥不在,就不是《碟中諜》了。

哪怕故事再老套,哪怕我們和智體都能預判片中角色的預判,但架不住電影就是好看啊。

不服不行。

先有阿湯哥,才有碟中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