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作流挖掘:相關問題和方法的研究(14)

[後記]

       到今天,曆時半年的翻譯宣告結束。原本打算能更快的完成的,但由于時間關系到今天才把6萬多字的文章翻譯完畢。

       通過這次翻譯,深深感到了自己在專業和英文水準方面的不足。希望有識之士能給出批評指正。

       我也期待着在下一篇翻譯中能表現更好。

下面給出了原文作者的圖文介紹:

工作流挖掘:相關問題和方法的研究(14)

Wil van der Aalst

愛丁堡科技大學科技管理系資訊和技術部主任以及資訊系統的專職教授,同時他也在同校數學與計算機科技系計算科學兼職計算科學的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資訊系統、仿真、Petri網、過程模組化、工作流管理系統、驗證技術、企業資源計劃系統、計算機協同工作群組織内業務過程。

工作流挖掘:相關問題和方法的研究(14)

Boudewijn van Dongen

荷蘭愛丁堡大學計算科技與數學系的學生。2002年主持了1個工作流挖掘項目并開發了工作流挖掘工具EMiT。現在,他正緻力于其主修的理論,之後将成為科技管理系的哲學博士候選人。

工作流挖掘:相關問題和方法的研究(14)

Joachim Herbst

在烏爾姆大學研究計算機科學,是該大學的工作流挖掘領域的哲學博士。1995年以來緻力于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的研究和技術。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機器學習、工作流管理、企業應用整合和協作工程。

工作流挖掘:相關問題和方法的研究(14)

Laura Maruster

1994年獲得羅馬尼亞西蒂米什瓦拉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學士學位,次年獲得碩士學位。目前是荷蘭愛丁堡科技大學科技管理系得哲學博士候選人。她的研究方向包括機器學習感應、統計模組化、過程挖掘和知識發現。

工作流挖掘:相關問題和方法的研究(14)

Guido Schimm

在德國尼日爾大學研究計算機科學和商務經濟。1999年作為商業隻能和知識管理小組的一員,他加入了愛丁堡計算機科學工具和系統協會。他參加了許多ERP和工作流項目。目前,他的研究興趣集中在工作流挖掘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應用上。

工作流挖掘:相關問題和方法的研究(14)

Ton Weijters

愛丁堡科技大學科技管理系的副教授,BETA研究組的成員。目前涉足的領域包括:(1)知識工程和計劃、安排及過程挖掘方面的機器學習技術;(2)機器學習和知識發現的基礎研究。在上面提到的領域發表了許多科學出版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