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筆記2 《學會花錢》 野口真人

根本:我們得到的價值是否大于支出的金錢(價格)

消費、投資、投機

1、消費:“效用” 情感的滿足程度 個人主觀性很強

2、投資:“現金流量” 未來産生的金錢

3、投機:“分紅”以及一些現金流量

投資和投機在于不确定性的多少

收益現值法(DCF法)

“收益率” “折現率” = “利率” 由現金流量不确定性(風險)的程度決定

無風險收益率,收益率的最低标準

根據資産風險的大小另外追加的報酬叫做“風險溢價”

“現值”(PV:Present Value)現在時間點現金流量的價值

淨現值法(NPV: Net Present Value) 基礎:根據未來現金流量得出的價值是真正的價值,市場價格未必反映應有價值

!時間對投資的影響

消費(獲得效用)的時間點隻要比現在晚一點點,人們就會感覺蒙受巨大的損失

與現在時間間隔較短,人們感受到的效用會大幅度減少。但如果與現在時間間隔較長,效用減少的幅度,會漸趨平緩

是以,未來現金流量的效用會減少,要考慮到這一點

人們經常會遺忘“先驗機率” 沉沒成本

不同角度造成不同的判斷結果,不同平均值的計算方法代表不同的角度 “行為經濟學”

人們對于較低的機率會反應過度,而對于較高的機率則會反應不足

人們感受到的主觀機率和理論機率的差,與事件發生後造成的影響有關;當理論機率低于35%,則人們的主觀機率大于理論機率,當大于35%,人們的主觀機率則低于主觀機率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我們感受到的滿足程度的變化量,随着獲利或損失的增加而遞減

“損失規避”:人們會盡量避免損失,而不是追求收益,越有錢的人越是這樣

人類更在意的事變化而非總額,獲得的收益大于預期時,感受到的效用會更大

為了提高自己的價值,我們不要讓手頭現金停滞不動,應該永遠意識到要用這些錢對自己進行更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