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旅歐女足探訪】張琳豔:小個子姑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旅歐女足探訪】張琳豔:小個子姑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023年3月,我踏上了前往歐洲的旅程,到那裡去看望了六名歐洲踢球的中國女足球員。她們是中國女足留洋熱潮的代表,她們走出去的勇氣也在鼓舞着很多擁有着足球夢的姑娘。我試圖去了解她們在海外生活的一切快樂和艱難的故事,希望能夠把他們記錄下來。她們的留洋經曆并不能決定中國女足是否能夠是以而崛起,但至少她們的經曆,無論是好的、不好的,都将成為她們成長經曆的一部分,或許也會對未來走出去的姑娘有所幫助。

【旅歐女足探訪】張琳豔:小個子姑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筆者和張琳豔

撰文/張楠

如果不是女足亞洲杯上一戰成名,很多不了解女足的人恐怕都很難注意到張琳豔這個其實從小就展露天分的女足球員。

9歲的時候一次和貝克漢姆見面的機會,她說自己的夢想就是想代表中國隊超越孫雯那個時代。而如今,她依然在朝着這個目标在努力。

【旅歐女足探訪】張琳豔:小個子姑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學英語是張琳豔的日常 攝/張楠

小個子姑娘的瑞超生活

張琳豔租住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位于蘇黎世大區裡的一個小鎮,除了一個小生活區有些購物設施和參觀,整個鎮子都顯得格外安靜。

來海外踢球,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這是張琳豔從小就有的願望。于是就在中國女足留洋潮中,她獨自背上的兩個行囊來到了蘇黎世。

因為在俱樂部報道的時間較晚,訓練場附近可以租住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都找不到了。隻好在附近的鎮子找到一套房子,位置就臨近火車站。因為還沒有拿到駕照,她不得不每天用公共交通去訓練。雖然隻有十幾公裡的距離,但還是要坐兩站城際小火車,兩站之間還要轉乘一次。

張琳豔每天都是這樣往返于俱樂部和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後來自己弄了一個小平衡車,但趕上天氣不好的時候怕不安全,還是要乘坐公共交通去訓練。

剛到球隊報到的時候,俱樂部對她的照顧非常多,球隊高層親自到蘇黎世去接機。或許因為太珍惜自己出國踢球的機會,剛到球隊她就急于證明自己。剛來了幾場沒有進球,她就很着急。教練看出她的心情,就一直在鼓勵她,讓她不要在進攻或者射門的時候有太大的思想負擔。一般隊友訓練都是一天一練,但因為瑞超身體沖撞非常多,強度也很大,張琳豔的身體在這樣的聯賽中并不具備優勢,是以俱樂部根據不同的情況安排訓練計劃,張琳豔就被安排一周有兩堂的加練課。周一是技術訓練,周四上午适合幾個隊員一起的身體訓練。隊友們對于這個來自中國的小姑娘也很照顧,雖然剛來俱樂部的時候,她語言并不好,但是隊友在跟她溝通的時候特意會照顧她的情況。因為有的時候在場上錯失了得分機會就會很沮喪,隊友也察覺到了張琳豔的情緒,就會一直給她安慰和鼓勵,盡管那個時候語言溝通沒有那麼順暢,但隊友也會想辦法逗她開心。一切都讓張琳豔覺得很暖心。

瑞士草蜢俱樂部是一個擁有悠久曆史的俱樂部,也有非常強的球迷基礎,在客場比賽時也時常能看到有他們的球迷到客場為球隊加油。有個老球迷已經滿頭白發,每場比賽結束後都會在場邊跟張琳豔擊掌鼓勵她。一個賽季下來,張琳豔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鼓勵。還有不少在蘇黎世上學的中國留學生,一到周末也會固定來球場為張琳豔加油。

除了俱樂部,上半個賽季在草蜢男足效力的男足球員李磊也對張琳豔照顧有加,經常會請她吃飯,讓這個小姑娘在異國他鄉依然能感受到溫暖。

【旅歐女足探訪】張琳豔:小個子姑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張琳豔看起來依然像個孩子

最孤獨無助的時候還是依靠家人始終陪伴

除了每天不到倆小時的訓練和周末的比賽,張琳豔從未感受過原來生活有大把時間可以自己支配。但之前都是在國内俱樂部生活的她,的确也有着很多不習慣。

跟很多在海外踢球的球員一樣,生活的第一步就是要學會照顧自己。張琳豔雖然來自四川,父親川菜也做得非常好,但她出國之前,她從來沒有下過廚房,甚至臨出發之前都來不及跟父母學上兩手。

但來到蘇黎世之後,張琳豔就去中國超市采購了各種中餐的食材,自己在網上學菜單,給自己做飯吃。雖然也能做出一個像樣的菜,但有時候早上也會簡單吃個切片面包抹上奶酪,對付一下。

小鎮上有兩家中餐館,其中一家是她沒時間做飯,就去經常光顧的。老闆娘總是會照顧她,每次多給添一些飯,吃不了,她打包回去還可以少做一頓飯。老闆娘經常跟這個四川妹子開玩笑說打麻将”血戰到底“,但整個鎮上都湊不上四個人能玩兒。

【旅歐女足探訪】張琳豔:小個子姑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國少時期張琳豔和沈夢雨就是隊友

聖誕節的時候,沈夢雨還來約她一起出去玩兒。兩個人選擇了馬德裡。後來,沈夢雨還找她一起去滑雪。兩個人從國少隊就是隊友,沈夢雨又比她早一年出來在海外踢球。夢雨一直就是那種對一切都很樂觀的姑娘,任何的困難在她說來都是輕描淡寫,就連剛到海外生活,特别想家的感覺她都會很簡單地一筆帶過。從小就比較了解彼此的性格,張琳豔雖然知道在她那裡可能得不到什麼答案,但她那種輕描淡寫的回應,也能讓張琳豔學着她那樣去看待問題。

張琳豔是個特别喜歡鑽研的人,她的書桌上擺着一本戰術的書,是當時球隊一個教練送給她的中文譯本。她有一個專門學習英語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認真記錄着每一次的課堂筆記。

【旅歐女足探訪】張琳豔:小個子姑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張琳豔的英語學習本 攝/張楠

訓練、買菜、做飯、學英語、看書,就這麼一天天地,時間過得也很快。好像每天都填得很滿。

但就是這樣,也有讓她感到難過想哭的時候。尤其是剛來的那個冬天。都覺得瑞士好山好水,是上帝的後花園。但到了冬天,天氣寒冷整日陰天也會讓人感到孤獨。張琳豔在來到瑞士之後,最難過的一段時間就是那段時間。“那個時候天很冷,整個天都讓人覺得很壓抑,也看不到什麼藍天白雲。那個時候正好也趕上俱樂部放假,在這裡又沒有什麼朋友,真的一整天都覺得很無聊,很想家。”張琳豔後來回憶道。

而這個時候,最能夠給她安慰的就是遠在國内的母親。母親一直是張琳豔最堅強的後盾。其實早在張琳豔還在國青隊的時候,她就有到美國大學學習和踢球的機會。但當時家裡并不放心她出去,她自己也沒有那麼大的勇氣和決心。但這一次,母親也知道她一直的心願就是走出來,于是也義無反顧地支援她。盡管心裡都是擔心和不舍。

雖然在女兒踢球之前,她從來沒怎麼看過球,但從張琳豔踢球之後,關于女兒的一舉一動她都會關注。盡管有時差,她也會每輪守在手機前面想盡辦法找到女兒比賽的視訊。她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在晚上看跟女足有關的新聞,有些新聞張琳豔自己都不知道,全是從母親那裡聽說的。自己狀态不好、心情不好的時候,母親也會站在一個很客觀的角度去跟她交流意見。“我的媽媽雖然文化水準沒有那麼高,也不是什麼知識分子,但是對于我,她是傾盡了所有的心血。能走出來,媽媽對我的鼓勵也是最大的。”雖然有的時候因為時差,自己在歐洲的夜晚也會想要找人傾訴,卻不好意思打擾國内的朋友。但每天總會有固定的時間可以線上上跟母親聊天,就是張琳豔最大的安慰。

一個賽季下來,張琳豔說最大的變化就是長大了。她也可以讓母親更放心地在外面的世界去闖蕩。

【旅歐女足探訪】張琳豔:小個子姑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9歲那年見貝克漢姆

去到更高的舞台是她堅持的夢想

瑞超女足的整體實力雖然比不上英超、西甲這些高水準的聯賽,但剛來到草蜢的時候,張琳豔還是感受到了和國内完全不一樣的節奏。除了快,身體的對抗對于她一個身高1米6的女孩兒來講,确實挑戰很大。

每場比賽下來,她不僅要依靠自己的能力穿插于這些“巨人”之間,還要面對整整90分鐘的身體沖撞,經常比賽下來,整個人都被撞散架的感覺。但在整個球隊中的價值和能力展現,她也是做到了。

也就是在這樣一個賽季結束,這個小個子女孩兒站在了瑞士“巨人”的肩膀上,拿到了本賽季的最佳球員稱号。

曾經張琳豔是一個缺乏自信的孩子。雖然年少成名,也是同年齡段能力突出的球員,但國青隊期間曾經受過傷,險些提前結束自己的足球生涯,就連母親都勸她放棄,但她卻用前輩馬曉旭三次十字韌帶斷裂依然還在堅持的故事說服母親。自己才這樣堅持下來。

也正是因為那一次受傷,加上很難有機會進入國家隊,讓她一直不是那麼有自信。亞洲杯的一戰成名,但那個時候也很久沒有打國際比賽了,加上又是新人,對于自己當時的狀态和表現,她也始終還是不滿意。“決賽的時候确實還可以,但不能因為一場就對自己的表現認可,打日本那場我覺得我自己就很不滿意。其實主要還是心理問題。”張琳豔這樣說道。

就像她剛來瑞士的時候,一切未知也讓她更加忐忑。但就這樣堅持了一個賽季,加上賽季末這個意外的榮譽,讓她享受了站在“阿爾卑斯之巅”的榮譽,也讓她找到了自信。

“自信心方面确實有很大的提升。不管别人怎麼看,但我自己确實感受到了場上更加自信了。”除了這些,還是獨自生活的能力,這些都讓這個二十出頭的姑娘更加堅定地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在奪得瑞超最佳球員稱号之後,張琳豔也流露了自己想要去到更強的俱樂部的心願。“五大聯賽肯定是我最向往的,自己還是比較傾向去西甲。”男足她最喜歡的球隊就是巴塞羅那,而因為自己小時候是恒大足校培養的,恒大和皇馬有很多合作,當年就有很多同齡人去皇馬教育訓練,是以張琳豔自己對于皇馬也有感情。

【旅歐女足探訪】張琳豔:小個子姑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張琳豔和水慶霞

和其他留洋的中國女足球員一樣,張琳豔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對于留洋成功的界定隻存在于她自己最想得到的是否會實作。是以她的經曆無從是複制。“我覺得留洋沒有絕對得好與壞,或者成功與否。主要看你學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所有的經曆,好的壞的,其實都是自己的财富,”就像當年她一起在國青的隊友趙瑜潔、塗琳俪很早就選擇去國外邊讀書邊踢球。但如果真的想要出來踢球,她始終認為一定要趁早,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中國女足這一年來井噴式地爆發,除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張琳豔其實也想到了整個中國女足在歐洲足球中的影響。在歐洲女足突飛猛進的時候,中國女足的球員必須要走出來看看。而同在亞洲的日本足球,無論是男足還是女足都有很多海外球員。這些球員在歐洲不僅自己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得到了整個歐洲人對于日本足球的尊敬。

張琳豔在草蜢俱樂部的經理也曾經是一名女足球員,在看到張琳豔之後就覺得她和岩垣真乃風格很像。甚至鼓勵她,要有自信,她也可以真正站在英超的賽場上。而這些日本球員也是憑借一波波的努力,在歐洲建立了很好的口碑,張琳豔也希望通過她們的努力,讓中國女足在整個歐洲都得到認可。而這個賽季最佳球員的稱号,也證明了她的努力得到認可。

瑞超最佳球員對于張琳豔來講才隻是一個開始,她的未來依然還将在充滿艱辛和挑戰上前行。但這一年的收獲終将會支援着她。因為她始終記得自己9歲許下的那個諾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