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作者:卓遠城投觀瞻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作者:南京卓遠

IDC從産業鍊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上遊為資源提供商,主要是提供各類基礎設施,包括基礎網絡、電源裝置、IT裝置、制冷裝置等;中遊為IDC服務商,主要是提供專業服務及相關解決方案,包括基礎電信營運商和第三方IDC服務商等;下遊為最終使用者,較為分散包括網際網路公司、金融機構、政府機關、雲計算廠商等。IDC行業進入壁壘較高。大體分為進入壁壘和生存壁壘。進入壁壘主要包括牌照、資金、土地和水電等;生存壁壘包括運維技術和服務能力。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圖4 IDC企業競争優勢關鍵要素

IDC公司取得競争優勢的關鍵點:一是核心資源擷取能力,包括融資能力、資源儲備、拿地、拿電,新産能擴張能力,稀缺性資源的占有目前也是企業重要的經營壁壘;二是運維能力、服務品質,保障低故障率,服務創新能力。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圖5 IDC産業鍊

資料來源:IDC圈、資料中心白皮書,民生證券研究所

一、産業鍊上遊:集中度較為分散,進入壁壘提高

1、行業集中度:上遊為資源提供商,集中度分散,部分裝置具有一定技術壁壘。上遊主要為裝置供應商,大緻分為核心裝置與支援性裝置兩類,包括電源裝置、IT裝置、精密空調等,上遊供應涉及行業衆多,集中度較為分散,IDC服務商作為行業大客戶,議價能力較強。其中網絡裝置、精密空凋、電源裝置等具有一定的技術壁壘,此外上遊伺服器行業價值最大,在IDC産業規模中大約在30%左右。

2、技術發展:節能降耗需求下,占資料總能耗50%的供配電裝置及制冷裝置成為技術重點突破方向。從資料中心各環節的能耗占比看,IT裝置占比40%、制冷裝置占比40%、供配電占比10%,其他占比10%,IT裝置能耗與性能相關,技術下降難度較大,另外供電系統投資占IDC總投資比例在40%左右占比較大,是以目前行業重點提升供電和制冷效率,供電系統目前傾向于選擇可靠性高、成本低的高壓直流(HVDC),制冷技術方面,液冷成為發展重點方向。

3、行業壁壘:基礎設施中網絡、供電、土地成為IDC建設中的關鍵因素。土地、電力供應受政府調控,目前也是IDC企業改造擴張或建立受限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一線或核心城市,資源稀缺性表現的尤為顯著。

土地、水電壁壘,一線城市能源、土地資源稀缺。目前因為IDC業務主要需求方如金融機構、網際網路企業多位于一線城市,IDC布局于一線城市首先距離客戶近,服務響應及時,其次寬帶資源豐富,有利于資料傳輸的低延遲時間、高可靠,是以IDC企業傾向于一線城市,同時IDC主要部件如伺服器及配套設施需要消耗大量電力能源,是以一線城市土地、能耗等名額成為重要進入壁壘,也是企業建構競争壁壘的重要條件。

資金壁壘,IDC建設需要投入資金規模巨大,對資金運站能力要求較高。IDC行業是重資産行業,資料中心的建設需要大量的一次性成本投入,投資金額均以億元為機關,一個中型的IDC項目,固定資産投資大約需要5億元。同時建築成本及各類IT裝置的采購成本大約占投資額的80%以上,資金回報周期較長。目前融資政策監管趨嚴,募集資金壁壘提高,企業融資壓力較大,是以一次性大量融資能力也是企業重要的進入壁壘之一。

二、産業鍊中遊:兩種銷售模式三種營運方式,利率與能力差異明顯

1、行業集中度: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行業競争加劇,中小廠商面臨淘汰或兼并。大陸IDC市場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但是主要需求來源包括大型雲計算廠商及網際網路客戶,都已有了穩定的合作對象,受限于建立限制、能耗名額等,資源稀缺性突出,對于非龍頭IDC服務商而言,客戶拓展能力有限、資産效率提升、運維能力等有限,業績提升困難,大型龍頭企業通過收購兼并獲得更多優質資産,協同效應的增強,競争優勢不斷強化。光環新網2018年11.4億元收購科信盛彩,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城地股份并購香江科技,跨界切入IDC領域。

表2 國内IDC近5年部分并購事件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

2、市場主體:從市場佔有率看,大陸IDC服務商以基礎營運商為主導。IDC服務商市場主體按照資源與模式大緻分為三類:基礎電信營運商、第三方服務商、雲計算廠商。基礎營運商因資本、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市場占比在70%左右。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圖 6 大陸IDC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前瞻産業研究院,浙商證券研究所

不同市場主體間優劣勢差異明顯。基礎營運商雖然市場占比較高,但服務方面相對偏弱,第三方營運商服務更加專業能滿足客戶一些個性化需求。從競合關系來看,雲計算服務商主要是大型雲廠商自建自用。是以主要是基礎電信營運商、第三方服務商存在一些競争與合作,如在機房租賃、銷售上存在競争,在寬帶資源采購等方面存在合作。

表3 IDC服務商主要參與主體優劣勢對比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資料來源:IDC圈,華泰證券研究所、頭豹研究院

3、銷售模式:IDC服務商目前有兩種銷售模式:零售型與批發型。零售型客戶較為分散,毛利率較高;批發型客戶集中,毛利率偏低,穩定性較高。零售型主要是向需要資料中心服務的中小企業提供單機櫃出租。批發型主要面向大型雲廠商或網際網路企業長期提供大規模機房托管服務。

表4 IDC服務商主要銷售模式對比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從上架率看,零售型因為沒有固定大客戶,上架率偏低,批發型業務穩定上架率較高;從毛利率看,零售型要高于批發型,以2019年業務為例,零售型代表光環新網毛利率為54.5%,批發型代表企業資料港毛利率為37.6%。

4、建設模式:IDC營運模式根據機房建設模式可分為,自建、租賃、定制三種模式。IDC機房建設因投資大、回報周期長,是以IDC服務商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會選擇機房是否自建。自建機房模式,IDC企業擁有機房産權,初期投資巨大,但後期毛利率較高,如果是自有土地後期毛利率更高,但前期環節較多,周期較長。租賃模式,多是租賃營運商或工業園區廠房進行改造,投資相對較少,規模擴張較快,但後期可能承受較高的租金毛利受影響較大。定制模式,主要為大型雲計算或網際網路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大客戶負責前期的規劃、土地等,IDC企業負責後期的配套設施、運維服務,投資較少且客戶穩定,但因為客戶過于集中,IDC企業議價能力相對較弱,且企業發展速度也受客戶需求影響。

表5 IDC服務商主要營運模式對比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5、業務結構:增值業務營收占比上升逐漸超過基礎業務

IDC業務結構主要包括基礎業務與增值業務。IDC一方面為客戶提供包括主機托管、寬帶出租、伺服器出租等基礎業務,另一方面為客戶提供異地容災、遠端維護、裝置檢測等增值業務。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圖7 IDC業務結構

業務結構逐漸轉變。資料業務從過去的基礎業務逐漸向增值業務拓展,資料中心從過去的存儲進行中心向應用中心、服務中心和營運中心轉變。随着IDC行業逐漸趨向成熟,競争加劇,行業盈利能力下降,同時終端客戶對IDC企業的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先簡單的主機托管等基礎性服務業務無法滿足客戶需求,遠端維護、代理維護、系統內建、異地容災等具有高溢價的增值業務需求日益旺盛,大型IDC服務商逐漸向高端增值服務商轉型,基礎業務占比逐年下降。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圖8 2010-2018 IDC行業基礎業務與增值業務營收占比趨勢

資料來源:前瞻産業研究院及卓遠整理

6、行業壁壘:中遊主要壁壘包括進入壁壘即牌照壁壘和營運壁壘。

牌照壁壘,牌照是入門的前提,政策上監管趨嚴。工信部釋出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 年版)》中,将網際網路資料中心業務(IDC業務)歸為第一類增值電信服務,并将網際網路資源協作服務業務(雲計算服務)定義為網際網路資料中心業務的一種,參照網際網路資料中心業務管理。是以IDC企業首先要取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營運壁壘,運維能力和服務能力是客戶關注重點也是企業隐形的護城河。可靠性是資料中心客戶最為重視的問題。營運中心除了提供基礎硬體外,更重要的是保障裝置的穩定運作,關系到客戶業務的穩定及客戶資料的安全性,高穩定性是吸引客戶并留住客戶的重要因素。是以IDC服務商的運維能力、服務能力及服務創新能力,是IDC服務商重要的護城河。

标杆企業:資料港

(資料參考:公司官網、券商研報)

國内領先的批發型資料中心服務商。資料港于2009年成立,2017 年于上交所挂牌上市,最初主要依托阿裡巴巴以批發型資料中心作為切入點,随後發展多家網際網路企業、雲計算服務商及企業包括百度、騰訊等終端客戶,客戶優質穩定,經營模式以批發型資料中心服務為主,零售型資料中心服務為輔,同時還提供少量的資料中心增值服務。截止至2018年底,公司共營運15個資料中心,擁有7個核心市場,共部署 1.04 萬個機櫃,是國内領先的批發型資料中心服務商。

1、核心競争力:穩定的優質客戶+資源儲備充足+技術優勢突出。客戶優質,業績穩中有增。終端客戶多為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及雲計算服務商,是國内少數同時服務于BAT三大網際網路公司的IDC服務商,客戶認可度高,同時随着阿裡雲資料中心的快速擴張,企業也分享了阿裡雲計算增長的紅利。資源儲備充足,具有高稀缺性,具備較高的資源壁壘。目前公司現有存量資源主要位于全國核心城市,新增或儲備資源主要位于一線城市及一線城市周邊,在目前監管政策日益趨嚴的背景下,核心城市以及重點一線城市IDC資源明顯供不應求,公司資源具有較高的稀缺性和較高的資源壁壘。技術優勢突出,PUE均值低、建設周期短、成本低。資料港用于集裝箱式資料技術、儲冷型水交換技術等近百項實用專利,子產品技術優勢突出,在技術加持下資料港能耗成本大幅降低,資料港資料中心PUE的均值為1.4,遠低于國内2.2的均值。此外基于領先的子產品技術,資料港資料中心建設周期短,大緻在11個月左右不超過1年,而行業平均建設周期為2年。

2、盈利模式:盈利可持續性強,主要來自于IDC服務業、IDC 解決方案以及其他業務三個方面。IDC服務業是公司主營業務核心是資料中心運維服務。目前業務營收占比在75%,毛利占比90%,服務方式以批發定制為主,核心模式為“先訂單、再建設、後營運”,先是承接客戶訂單根據客戶需求完成方案規劃,再自建或租賃場地,開工建設,後期将機房以租賃形式交給下遊客戶,提供伺服器托管、網絡服務等運維服務,并按合同收取租金收入和一定的增值服務費。引進IDC解決方案新業務,拓展業務收入。一是擴大公司收入規模;二是為IDC服務業務的客戶做儲備。業務毛利偏低,主要包括裝置采購、規劃設計等,不包含運維服務。

三、産業鍊下遊: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動力

1、行業集中度:從需求量看市場相對集中,大型雲計算及網際網路企業為核心客戶。IDC下遊客戶主要包括,雲計算廠商、網際網路企業、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傳統企業等,其中雲計算廠商及網際網路客戶銷售占比較高,在60%左右。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圖9 大陸IDC市場客群結構

資料來源:中國資料中心産業發展聯盟,浙商證券研究所

2、市場主體特征:需求客戶較多,客戶各自需求特點差異明顯。其中以金融機構最為優質,對價格敏感度低且業務需求比較穩定,雲計算企業需求量大,但價格敏感度高。金融機構、政府機構對IDC安全等級要求較高,政府機構更傾向于就近原則,通常選擇本地IDC服務商。

表6 IDC客群需求特征

新基建背景下IDC行業發展産業鍊結構分析

注:刻度條越長表示對該項名額的關注度更高

資料來源:中國資料中心産業發展聯盟,頭豹研究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