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拟推出新修正案制裁中國?這并非美方第一次就芬太尼問題針對中國

作者:極目新聞

據路透社16日報道,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将在國防政策法案中,納入一項跨黨派修正案,以制裁中國疑似在合成阿片類芬太尼生産中扮演的角色。舒默當天在記者會上說:“我們會在本周内把修正案送出審議。”他還強調:“我希望修正案能夠通過。我相信在兩黨的大力支援下一定能通過。應該通過。非通過不可。”

美國拟推出新修正案制裁中國?這并非美方第一次就芬太尼問題針對中國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圖源:《華爾街日報》

直新聞注意到,這并非美方第一次就芬太尼問題針對中國,早在6月23日,美國司法部就對四家中國化學品制造公司和八名中國公民提出刑事指控,指控他們非法販運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前體化學品。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原本應打擊國内泛濫的毒品及藥物濫用,然而這次将棒子打到正常藥物的生産國,令人費解。芬太尼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效阿片類物質,主要用于臨床麻醉。聯合國禁毒公約中管制的芬太尼類物質共27種,而中國是全球第一個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的國家,2019年5月,中國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物質,管制品種遠超出聯合國公約範圍,并對所有列管化學品實行進出口許可和國際核查制度,有效防止列管化學品通過國際貿易途徑流入制毒管道。全球各國對芬太尼等阿片類物質管控也在不斷加強,可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芬太尼問題卻持續惡化,緻死人數不降反升。

美國拟推出新修正案制裁中國?這并非美方第一次就芬太尼問題針對中國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統計中心(NCDAS)公布調查資料顯示,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美國共報告了96,779例藥物過量死亡病例。在NCDAS按藥物類别細分的資料中,阿片類藥物占過量死亡的比例最高,達到67.8%,在所有阿片類藥物中,屬芬太尼最為緻命。直新聞查閱資料發現,早在幾年前,芬太尼“喪鐘”就已敲響,但并未得到美國國内足夠重視。

美國拟推出新修正案制裁中國?這并非美方第一次就芬太尼問題針對中國

NCDAS官網調查資料

2015年,芬太尼席卷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次年,時任美國參議員凱利·阿約特(KellyAyotte)提出打擊芬太尼的相關法案。她在法案中提議對攜帶少量芬太尼的人處以更嚴厲的聯邦懲罰。而根據美國國會官網記錄顯示,在當時沒有一位議員支援阿約特的提案。反對者稱,“這是朝錯誤方向邁出的一步,不應該監禁吸毒者,而應該治療和預防吸毒成瘾”。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當時美國參議院正試圖通過另一項刑事司法改革法案,旨在徹底改革對毒品的量刑,包括縮短強制性刑期。阿約特的法案與該刑事司法改革法案互相沖突。2017年,時任美國議員托馬斯·魯尼(ThomasJ.Rooney)重新提出該法案,再次無果而終。

美國拟推出新修正案制裁中國?這并非美方第一次就芬太尼問題針對中國

美國參議員凱利·阿約特圖源:《康科德箴言報》

除了國會對芬太尼置之不理之外,美國利益集團也在芬太尼問題上推波助瀾。美國禁毒署國際行動組前負責人邁克·維吉爾及美國國内研究阿片類藥物危機方面的頂尖專家之一安德魯·克洛尼就指出,美國的一些制藥公司利欲熏心,淡化阿片類止痛藥的成瘾風險并鼓吹其好處,進而加劇了多個州的阿片類藥物危機。根據美國“公開秘密”網站資料顯示,從2016年至2022年,美國三大藥品經銷商卡地納健康集團(CardinalHealth)、麥克森公司(McKesson)和美源伯根公司(AmerisourceBergen)還花費超過4000萬美元用來遊說各種與藥品有關的問題和立法。在法律外衣的保護下,藥企們靠着這些小藥片賺得盆滿缽滿,政客們則毫無作為地坐收着源源不斷的政治捐款。

美國拟推出新修正案制裁中國?這并非美方第一次就芬太尼問題針對中國

美國藥企麥克森公司圖源:《星島日報》

近年來,由于芬太尼濫用成為美國18到49歲人群的頭号死因,迫于國内群眾壓力,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開始嚷嚷着要解決芬太尼問題。但在政治極化、黨争激烈的背景下,兩黨都希望由自己主導推動芬太尼物質列管立法,誰也不會眼睜睜讓對方奪先機、搶選票。2023年5月,美國國會衆議院全會投票審議“阻止緻命芬太尼販運法案”,旨在将所有芬太尼相關物質永久列管,但仍有133名衆議員投了反對票,其中132人都是民主黨。關乎群眾生命的毒品問題就這樣被當做政治鬥争的“籌碼”放在桌面上推搡來推搡去,這就是所謂的美國式民主。如今,随着總統大選年臨近,拜登政府在芬太尼問題上不斷對中國施壓,希望借此轉移國内輿論壓力,但正如《人民日報》最近發表評論所言,“美方必須正視自身問題,不能諱疾忌醫,攻擊抹黑中國治不了美國國内毒品泛濫的痼疾,隻會将美國毒品治理問題拖延成更大的社會危機。”

原标題:美國拟推出新修正案制裁中國?

編輯:黃靈

責編:廖異

稽核:馮飛

(來源:直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