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索網絡空間社會聚合新形态

作者:光明網

作者:王鳳麗(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

網際網路拓展了社會空間,在此過程中人類的适網和網絡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發揮網際網路對社會聚合新形态的建構性作用,有助于提升個體生活的自主性和創造力,加快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網際網路拓展人類社會空間

傳統的社會生活建立在空間邊界和結構形式都确定的物質基質之上,這些物質基質以血緣、地緣、業緣等社會關系為紐帶,直接或間接地構成各類社會現象,并催生各種法律法規、倫理道德、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塗爾幹認為,社會的構成是由某種必然在空間中相連接配接的人和事實的特定組合構成的,特定空間中“社會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會容量的普遍增大”,不僅催生社會分工,而且驅動社會發展。哈布瓦赫繼承了塗爾幹的社會形态學理論,并進一步指出,社會生活的每一項功能都通過與之相關聯的空間形态呈現。

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社會空間不再局限于實體空間。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有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性,可以更友善地獲得各種商品和服務,包括傳統的購物和金融服務,以及文化活動、資訊交流和教育資源等。網際網路的這些便利讓人們的生存空間範圍擴大,讓人們在全球範圍内建立起聯系。在這種跨越地域和文化的交流中,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體驗來自不同文化、地區和國家的知識、思想、情感和經曆,生活、工作和學習極大擺脫了時間和空間限制。網際網路空間與現實空間的深度嵌合,催生新的社會聚合形态,人們基于興趣、價值、文化等共享觀念,通過多節點、高活力的鍊式連接配接,建立群組和動态聚合,使得社會容量與社會密度實作爆炸式增加。

适網能力增進社會聚合

在技術快速進步背景下,個體層面的适網能力主要展現在個體行為調試,能夠依據自己的理性鑒别、道德判斷和内心訴求,來調整自己在網際網路空間和現實空間的行為方式與應對措施;社會層面的适網能力則主要展現為網絡空間治理體系的持續完善。

個體适網能力持續提升。人們在資訊搜尋和篩選能力、網絡安全意識、溝通和社交能力、數字素養等方面提高了适網能力。主要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掌握了搜尋引擎的使用方法,能在海量資訊中找到所需的有效資訊,并篩選出不準确或虛假的資訊;能積極學習網絡安全知識,主動采取措施保護個人資訊和财物安全;能通過網絡社交平台與他人建立真實聯系,并主動避免因誤解和不當行為而導緻的沖突,在遇到問題時能積極尋找解決方法;能熟練地掌握資料分析、網絡架構和資料管理等技能和工具,分析資料資訊背後的邏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使更多的人從傳統社會繁重而重複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社會網絡空間治理體系持續完善。虛假資訊、資料洩露、資訊過載等現象,一直是社會治理與網絡治理的重點内容。網絡空間治理各主體共同努力,防範風險、解決問題的能力持續提升,主要表現在:加強資訊真實性審查和監管,打擊虛假資訊;促進網絡和資訊技術知識的普及,加強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和支援;加大力度打擊網絡詐騙和犯罪問題;加強網絡安全防範和個人資訊保護,制定更加嚴格的資料安全法律法規;提高公衆對網絡資訊的了解和辨識能力;推廣資訊素養教育,避免因資訊過載而幹擾決斷和決策。

共享、開放、智能:社會聚合新特征

與傳統社會空間相比,網際網路空間的共享、開放和智能等特征,促生新的社會聚合形态,使人們在更多社會公共事務及網絡治理中,擁有更強的參與動機和更高的參與能力。

資訊分享和知識共享,可提升個體生活的自主性和創造力。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人們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特定場合向特定人士求助才能擷取特定領域的資訊;網際網路興起後,網絡提供了便利的資訊檢索和分享平台。資訊通過彼此連接配接的資料節點得以跨越社群邊界迅速傳播,使得人們能夠更快速、更廣泛地擷取和傳播曆史、文化、科學等多種資訊,不再受縛于實體空間、經濟條件、時間精力等限制。網絡社交平台、線上協作工具以及開源軟體、學術論文、教育課程、ChatGPT等,全面促進知識的共享和創新,加快知識的積累和發展。同時,知識的記錄和儲存也更友善安全。人們通過雲存儲,将大量的資訊和知識儲存于網際網路,可以随時随地進行通路,不僅存儲成本低、檢索使用友善,還確定了知識的可持續性。

開放資料與共同管理,可提升公衆生活空間的品質。美國經濟學家埃利諾·奧斯特羅姆近年提出了“共同管理”理念,基于信任、協商、協調等方式共同管理公共資源,通過社交媒體、公共電視台、網絡衆籌等直接參與和集體行動的機制,幫助人們建立更加公正、透明、和諧的資訊生态。公共資源開放資料和開源軟體代碼的出現,就是“共同管理”的典型示例。在網際網路空間,開放資料和代碼被視為智能社群和靈活治理的工具,是建立可持續和人性化生存空間的重要支撐之一。開放資料是指公共機構和監管機構公開、自由提供資料集,以供市場、企業、學者和普通公衆使用,其資訊的透明和共享可以破解“資料孤島”的資料壁壘,有助于提高公衆的政策參與和社會治理行動的效率,確定網絡生态持續向好,真正實作網際網路空間生态建設和社會治理的“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

智能社群與社會聚合,可加快建設新型社會治理共同體。人是社會性動物,人與人的關系是形成社會結構的紐帶,而基于多樣性、自治性和資訊共享等特點的網絡空間,則推動了“智能社群”概念提出。網際網路空間通過智能社群促進資訊傳遞和共享,突破傳統的社會關系紐帶限制,使個人與社會的二進制狀态呈現新的社會聚合形态。生活在不同地理區域内的人群,通過資訊技術共享知識與經驗,高效整合社會資源,為促進城市社群發展、提高社會生活品質,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與機遇。智慧城市、“網際網路+公共服務”、智能場館、數字化生态系統等平台和社群,把跨界人群的集體智慧和協同治理落實到社會資源管理、公共服務與綠色健康生活中,共同探讨社群甚至社會事務,這是傳統社會所沒有的優勢。

總之,随着資訊技術進步和人們适網、治網能力提升,網絡空間在叢集層面有獨特的聚合效果,有利于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