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股價一浪更比一浪高,業績一家不如一家!

作者:凱恩斯财經

今天資料安全闆塊開盤活躍,國華網安一字漲停,安博通、綠盟科技、南天資訊等紛紛高開。

在一片質疑聲中,人工智能再度複活,它啟動今年又一波行情。前一陣市場炒過AI算力的光子產品,像中際旭創、新易勝等等,目前光子產品勢頭下來了,然後也炒過AI伺服器,像工業富聯、中科曙光、浪潮資訊、紫光股份等。現在人工智能裡的資料分支崛起,人民網出現三連闆,人工智能市場裡安全監管國華網安收獲九天六闆。

對于人工智能,現在大家關心的問題是上周大幅上漲的這些細分方向能不能夠持續,電信營運、電信裝置、知識産權,遠端辦公、ChatGPT、雲計算、大資料,這些闆塊能不能跟着強勢,有些是之前發生過大幅調整,持續性也是斷斷續續。

這次網絡安全消息發酵的比較利好,消息級别規格也比較高,資訊安全及資料确權是上周八部委聯合發文的人工智能領域管理辦法,内容強調版權,強調合法來源,這對市場裡做資料安全和資料确權的企業産生實質性的利好,從資訊安全和資料确權這個闆塊指數的調控大缺口,特别是資訊安全裡上闆的家數特别多,應該有些行情。

而且大家也發現最先漲停的是一波有核心技術優勢的廠商,像最強勢的國華網安,核心品牌愛加密為國家監管機關提供安全監測等産品服務,組建了國内專業的移動二進制逆向分析團隊,持續對核心能力及産品做更新疊代,不斷滿足各類移動應用及場景的安全需求,其研究成果适用于通用的各類移動應用對象,像安卓、IOS、SDK、小程式、鴻蒙、公衆号、IOT 等。

技術上國華網安累計已獲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102 項、專利技術 32 項,技術範圍涉及移動應用安全、個人資訊安全、5G、工業網際網路方向,初步形成了以自主知識産權為核心的技術群及知識産權體系,其中多項核心技術具備國内先進水準。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發展,網絡攻擊者的技術也更靈活,攻擊範圍要大了很多,網絡安全事件變得多種多樣,傳統安全防護應用更多一些。但網絡主動防禦還不成熟,多是在研究探索,和被動防禦相比,網絡主動防禦更先進,能走在前面,可以在出事情之前對網絡攻擊者進行規避,然後去幹擾攻擊者認知,再做一些防禦政策。

股價一浪更比一浪高,業績一家不如一家!

其實,2000年以後,随着網際網路的商業化以及網民規模的快速增長,第二代網絡安全技術誕生,核心為白名單機制,多是因為蠕蟲、病毒可大規模利用網絡攻擊,第一代的黑名單機制已無法奏效。2014年,網絡安全上升到國家戰略。然後國家愈來愈開始重視這塊,2015年之後,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資料分析作為第三代網絡安全技術誕生,2016年《網絡安全法》出台等等,網絡安全領域,應該是每一兩年就會有個利好的政策出來。

作為有技術的網絡安全廠商,也作為網絡安全領域的領先者,應該是能享受到這波紅利的,但是這兩年,國華網安财務狀況真是不怎麼好,2021年度、2022年的淨利潤分别為-5.09億元、-5.95億元;歸母扣非淨利潤分别為-5.21億元、-5.92億元。

之前還遇到了違規情況,《深圳證監局關于對深圳國華網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2023〕84 号),國華網安存在“虛構應收賬款收回”、“存貨跌價準備計提不審慎”、“年報資訊披露不準确”等三項違規。

這裡面,2020 年、2021 年,國華網安全資下屬公司深圳愛加密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第三方代付回款最終來源于業績補償義務人,構成虛構應收賬款收回,不符合《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 182 号,下同)第三條第一款的規定。

到今年一季度末,國華網安仍處于虧損狀态,其中淨利潤-0.07億元、歸母扣非淨利潤為-0.08億元。

股價一浪更比一浪高,業績一家不如一家!

這兩年,随着對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國華網安有望受益于市場需求的增長,不知道業績上能不能好看點。

行業大牛中報不及預期,怎麼看?

這兩天由企業陸續發中報,有些中報預期的人工智能方向個股的業績并不好,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科大訊飛。

業績明顯低于預期,還有中際旭創,主要是做光子產品業務,跟着光子產品的大漲也漲了不少,光子產品闆塊中的聯特科技以768.83%的股價漲幅,差不多是人工智能裡漲的最快的了,劍橋科技、中際旭創等也表現搶眼。随着半年報預告的陸續出爐,光子產品廠商業績成為大家的關注點,發現業績和股價實在是差的太多了。

劍橋科技預計實作歸母淨利潤1.50億元至1.6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光子產品龍頭中際旭創日前也公告,預計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1.69%至36.05%。雖是增長,可大家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真要是問個問為什麼?也不是業績也是不好看,而是沒向大家想的一樣跟着股價走。

還有浪潮資訊,也是跟着人工智能這波大漲,被不少人追捧,實際上業績也是不如意,沒有預想的好,上半年的淨利潤出現了明顯的回落,第二季度的利潤下降的特别多。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為2.8億到3.8億,但市場預期的淨利潤是能達到8億到10億,連一半的資料都沒有。

股價一浪更比一浪高,業績一家不如一家!

若是人工智能方向的個股,尤其是還在硬體裝置這類産業鍊上遊的廠商都沒能賺錢,那麼對于全産業鍊來說,中遊下遊的廠商的業績可能也沒辦法保證,畢竟市場當時炒的最熱的是上遊這些廠商。浪潮資訊、中際旭創、科大訊飛差不多都是人工智能這個賽道的龍頭大牛了,這些上遊的龍頭廠商都無法展現出任何利好,利潤都不及預期,甚至大幅度低于預期,那其他二三線廠商利潤可能大多數都更不好。

一邊是不及預期的業績,一邊是大漲的股價,怎麼選好像都不行,選了大漲的股價,就要好好想想,未來的業績能不能實作,能不能支撐高估值和更高的漲幅?可能就算三季報不錯,利潤大漲,可能都抹不平這麼高的股價。

時間再拉長一些,下半年的業績報告。要是連最上遊的廠商都賺不到錢,那這個概念之後又怎麼去兌現呢?

在這些大牛公布不及預期的半年報之後,在人工智能方向出現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就是有些廠商剛做了裝置剛做出一點成績,還沒怎麼賺錢,就被無限的誇大。

股價一浪更比一浪高,業績一家不如一家!

360上半年實作營業總收入約45.7億元,同比減少約5.19%,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收窄。第二季度公司實作營業收入約26.04億元,同比增長13.32%。公告顯示,在公司整體毛利率與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的情況下,歸母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虧42.21%,第二季度虧損約0.44億元,同比大幅減虧92.9%。360的說法是廣告服務業務下滑,但确實是打造的大模型還沒賺錢呢。

前幾個月大家都在加緊趕工,連谷歌也不例外,國内大廠和初創公司都在搞自己的 ChatGPT,好像如果不推出一款大模型,就跟高科技時代脫節了。那個時候很多廠商推出了模型,也隻是為了推出模型,證明自己有産品。過于誇大其詞,而實際上并未實作盈利,尤其是像二線、甚至三流的廠商的大模型。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