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女排這20年|從陳忠和到郎平再到蔡斌,女排精神從不隻是冠軍

中國女排這20年|從陳忠和到郎平再到蔡斌,女排精神從不隻是冠軍

2003年,連續兩年折戟世界女排大獎賽的中國女排,終于奪得了冠軍。那也是中國女排唯一一次獲得大獎賽桂冠。

世界女排大獎賽是世界女排聯賽的前身,那一年,中國女排的主帥是陳忠和,他的身後,是馮坤、趙蕊蕊、楊昊、周蘇紅、劉亞男、張娜等名将——總決賽,中國隊3-0力挫美國、南韓、俄羅斯,3-1擊敗了意大利和荷蘭,以五戰全勝的成績奪得冠軍。

20年後,蔡斌率領的中國女排,闖進了世界女排聯賽的決賽。雖然沒能奪冠,可依然創造了曆史最佳的戰績。

這20年,女排曆經了多名主帥,更是有多名隊員的名字留下。中國女排曾在高峰之巅駐足,也曾在低谷深處眺望,可無論身處何處,女排精神總有着神奇的魔力,庇護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排,不斷拼搏向前,永不放棄。

陳忠和:陽光總在風雨後,“最好的陪練”締造黃金一代

2003年,是陳忠和擔任女排主帥的第三個年頭。

那一年,這個最名不經傳的教練,帶着“最好的陪練最好的副手”的稱号,終于等來了勝利的果實。随着前兩年自己大膽啟用的年輕小将馮坤、趙蕊蕊、楊昊等隊員逐漸成熟,中國女排開始迎來了巅峰期——這一年,先是在8月的意大利首次獲得世界女排大獎賽的冠軍;再之後11月的女排世界杯,更是11戰全勝一舉奪冠,時隔17年後再次獲得女排三大賽的冠軍……

第二年的雅典奧運會,在主力趙蕊蕊受傷的不利情況下,頑強的中國女排一路力克日本、古巴進入決賽,并在決賽0-2落後的情況下,連扳三局,上演了奧運會曆史上最偉大的逆轉。時隔20年,中國女排繼1984年洛杉矶奪冠以來,第二次在奧運會女排比賽中摘金。

中國女排這20年|從陳忠和到郎平再到蔡斌,女排精神從不隻是冠軍

終場哨音響起,一向平靜含蓄,喜歡微笑的陳忠和,跑進場地和隊員們抱在一起,邊笑邊哭,停不下來。等待領獎的間隙,他和領隊去門口抽煙,激動地說不出話來,手抖得厲害,煙都點不着。

那是在八十年代獲得五連冠的中國女排,沉寂多年之後又一個耀眼的時代。

大多數人并沒有想到這樣的結果,畢竟一個不是名帥,甚至連國家隊主帥執教經曆都沒有,運動員最頂峰時隻是福建男排替補隊員,給女排做陪打的陳忠和,再加上多名年輕隊員,幾乎被他大換血的中國女排陣容,好像和世界冠軍,好像和重返輝煌壓根沾不上邊。

可陳忠和的确做到了。作為中國女排20年興衰的親曆者,他知道每一個問題來自哪裡,也知道當年的輝煌源自哪裡。

于是,他決定帶着女排,苦練。

他制定了新的《國家女排管理細則》,這個細則被隊員們叫作“27條軍規”,看起來極其嚴格:包括手機不能帶進訓練館,午休和晚上10點後必須關機;不得偏食、挑食,盲目減肥;必須嚴格守時,每遲到一分鐘扣當月訓練費100元……

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80年後的隊員們,是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和老女排不一樣。而作為曾經女排陪練的陳忠和,會拿出袁偉民時期的錄像,給女排們看老女排如何在竹棚訓練,如何在三合土上摸爬滾打。

中國女排這20年|從陳忠和到郎平再到蔡斌,女排精神從不隻是冠軍

“我做教練那八年,所有集訓加起來就休息過一個整天,是2008年春節。其他時候最多半天,晚上還要加練。”

當然,那些年隊伍也輸過不少比賽。彼時,陳忠和安慰隊員:“強隊失手輸給弱隊别洩氣,鷹有時比雞飛得低,但雞永遠無法超過鷹的高度。”他總是儒雅溫和地微笑,卸去那支女排身上所有的包袱,讓她們輕裝上陣。

 于是,繼承着老女排的拼搏精神,在陳忠和的帶領下,以馮坤、趙蕊蕊為首的姑娘們,締造了一段屬于自己的故事,自此也有了一個閃亮的稱号:“黃金一代”。

郎平:為國出山再上任,“鐵榔頭”陪女排又戰八年

“竭盡全力,鞠躬盡瘁,無愧于心。”

2021年9月的第一天,郎平釋出長文,官宣離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在評價自己第二次擔任中國女排的八年時光,她用了上面12個字。

時光回到2013年,當初陳忠和已經卸任女排主帥四年了,蔡斌、王寶泉、俞覺敏相繼在帥位待過,可效果難言令人滿意。前一年,中國女排在倫敦奧運會折戟,又在亞錦賽上接連輸給日本、泰國、南韓、獲得了38年以來最差的第四名。這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可能接受的事實,有人甚至感歎,曾經讓我們驕傲的女排,要完了。

中國女排這20年|從陳忠和到郎平再到蔡斌,女排精神從不隻是冠軍

也就是那一年的4月,郎平接到袁偉民的電話,希望她能接起女排的擔子:“我們中國女排,還不至于去請一個外籍教練吧?”

郎平答應了。作為老女排的一員,被喚作“鐵榔頭”的她,自然知道這支隊伍身上扛着的,不隻是赢球和冠軍,更是老百姓的期望。中國女排,這四個字,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有着超越體育的意義了。

她開始組建新的國家隊。用她的話來說,就像“拼拼圖”。朱婷,就是那一年被她看中的,那一年她還隻是河南二隊的隊員,領隊賴亞文甚至沒聽過這個名字。更多不被看好的隊員,被郎平拉進了國家隊。

中國女排這20年|從陳忠和到郎平再到蔡斌,女排精神從不隻是冠軍

2013年5月,新組建的國家隊第一次集訓。郎平送給姑娘們的見面禮,是一張詳細的調查問卷:說說你的性格特點,技術特點,國家隊在裡約周期的奮鬥目标應該是什麼,你希望教練給你哪些幫助……她觀察着每個陌生的隊員,并希望用這種方式迅速了解閱讀她們。

在“大國家隊”的概念下,她四處征調隊員,并手把手教着這群年輕人,無論是扣球的動作,還是傳球的意識,還有策動跑位……郎平忍受着腰傷和腿傷,把時間都給了這群孩子們,一點點摳最基礎的動作。

當然,也有質疑聲傳來:還差三年就奧運會了,現在還從基礎開始訓練,會不會到時來不及?還有,除了往昔那種拼命三郎的訓練外,郎平更是給女排精神賦予了科學、專業以及國際化等新的時代含義。

她經常會告訴隊員們,要“閱讀比賽”——讀懂對手意圖,提前做出配合:“高水準的運動員不是喊出來的,一定是有高智商,有分析、閱讀能力。教練不可能完成你所有球場上的動作。”

最後,成績證明了一切:

2014年世錦賽,郎平率隊奪得亞軍;2015年世界杯,女排時隔11年又一次拿到了三大賽的冠軍;2016年裡約奧運會,她帶領着一幫平均年齡僅24歲的隊員,一路過關斬将,最終站在了冠軍領獎台上。在裡約的16天,大多數晚上郎平都睡不着覺,整整瘦了14斤。

中國女排這20年|從陳忠和到郎平再到蔡斌,女排精神從不隻是冠軍

那之後,郎平又率領女排在19年的世界杯豪取11連勝,拿下了第10個世界冠軍。再之後,東京奧運會小組出局……

從隊員到教練,風風雨雨幾十年,郎平為中國女排燃燒了自己。而這八年,更是帶着女排又一代人,品嘗了巅峰的滋味。在總結這段曆程時,郎平說,“這一路上并不平坦,但是因為我熱愛,是以感覺很滿足,很幸福。”

這個全身都是傷病,有着殘障人士證的六旬老人,對于“女排精神”的解釋,曾經讓無數人潸然淚下: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赢,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人生不是一定會赢,而是努力去赢。”

郎平,本身就是這段話最好的實踐者。

 女排這20年:無論高峰低谷,女排精神始終閃耀

從2003年到2023年,從世界女排大獎賽的最佳戰績,到世界女排聯賽的最佳戰績——整整20年,仿佛一個循環。

這期間,女排經曆過高峰,陳忠和和郎平率隊,兩次拿到奧運會冠軍,還有好幾個三大賽冠軍。當然,也經曆過低谷,陳忠和與郎平執教中間動蕩的幾年,以及郎平卸任這兩年,蔡斌上任,中國女排遭遇着諸多的質疑和問題。

中國女排這20年|從陳忠和到郎平再到蔡斌,女排精神從不隻是冠軍

這支隊伍,從八十年代起就比其他隊伍肩上多了更多期待。

這二十年間,不止陳忠和、郎平、蔡斌、馮坤、朱婷、袁心玥……所有女排的主帥,從業人員,隊員們,都在用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踐行着對于“女排精神”的了解。

無論是陳忠和對于老女排拼搏精神的延續,還是郎平用更科學、更全球化的視野拓寬女排精神的核心,還是蔡斌在艱難時刻對于女排的“嚴苛和寬松”……其實,都是女排精神的多元度展現。

40多年前,女排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能行”,萬人空巷看女排的背後,是“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向往。改革開放大幕初啟,中國奮力追趕,女排讓無數國人歡欣鼓舞,如同一面旗幟,看集體主義、愛國精神和自強意志,究竟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創造什麼樣的奇迹;

中國女排這20年|從陳忠和到郎平再到蔡斌,女排精神從不隻是冠軍

如今,積澱了多年後,新時代的女排精神,有了更多的意義: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這種榜樣的力量,鼓舞我們每一個人,用頑強拼搏脫離現實生活中困境,在追求卓越中實作人生理想。

我們,作為這二十年來跌宕起伏風雲變幻的見證者,又何其有幸:無論高峰低谷,逆境順境,女排精神,永遠不隻是冠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