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作者:科技狐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在過去的一周裡,雖然科技圈看上去有些風平浪靜,但其實有一件大事悄然發生——華為正式公開了專利授權的收費标準——專利許可計劃。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環球網

雖然對于大衆而言,這一事件遠遠沒有《消失的雞哥》吸引眼球,但是其實對于通信行業來說,卻是堪稱行業地震般的存在。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是以今天老狐就來和大家好好介紹一下,華為的專利許可計劃是什麼,它又将對行業發展、我們的日常生活産生什麼樣的影響。

耐心看完,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專利許可計劃是什麼?

有一個與大衆認知相悖的事實,雖然華為成立至今已有三十餘年,但是這家在技術領域擁有 10 萬多件發明專利的通信巨頭,一直以來都沒有和諾基亞、愛立信一樣在乎過專利費。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 ET Telecom

說得再直接一點,相比諾基亞和愛立信,華為迄今為止收到的專利費用總和,完全可以當做是沒有收專利費。

這一點,餘承東在一次演講中也曾公開吐槽過:其他公司不給我們付專利費直接用,還說這是他們自己的專利。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而随着 2019 年以來,華為屢屢遭受美國制裁、打擊,2022 年淨利潤相比 2021 年更是銳減 781 億。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華為

但是作為一家堅信技術立業的科技公司,華為每年仍然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技術研發,為了填補這一空缺,最終華為在今年正式宣布了面向全通信業的專利許可計劃,不再任由友商擅用華為研發的技術專利。

本次華為公布的專利許可計劃,一共囊括了從手機、Wi-Fi 6 裝置到物聯網三個品類。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華為

雖然作為通信标準的制定方,華為擁有非常多不可規避的标準必要專利,簡單說就是凡是做這個品類的裝置,就得向華為交錢,但是華為的專利許可計劃收費标準,就是放到整個行業來看,都算是非常慷慨的。

以手機專利許可費為例,華為對 4G 手機的單台裝置收費上限是 1.5 美元,5G 的單台裝置上限是 2.5 美元。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小米

而反觀同行愛立信對 5G 手機的單台收費上限是 5 美元,足足翻了一倍;高通更是直接按照手機價格的百分比收取,從 3.25% 到 5% 不等。

假設一款 5G 手機售價 800 美元(約 6300 元),高通最少也要從收走 26 美元的專利費,而華為最高也隻要 2.5 美元,兩者相差近十倍!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 TP-LINK

同時,對于主要以路由器為主的 Wi-Fi 6 類裝置,華為的單台裝置許可費上限更是低到離譜,隻需要 0.5 美元,換算成人民币也僅僅差不多 3.5 元。

對于時下熱門的物聯網裝置,華為這次雖然和高通一樣,會根據裝置淨售價的 1% 收取專利授權費。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小米

但是不同的是或許華為考慮到小型物聯網裝置本身利潤就非常微薄,是以華為同樣也制定了單台裝置的收費上限不超過 0.75 美元。

采用物聯網裝置實作增強聯結的裝置,一樣也得到了華為的優待,單台裝置的收費上限最高也不會超過 1 美元。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是以從華為如此低廉的專利授權費标準來看,這一專利許可計劃完全不像許多捕風捉影的人所說的那樣:華為要開始收割其他公司,這樣純粹出于逐利的目的。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華為

而是正如華為副總裁樊志勇所說,這是為了建立一個保護創新者、讓創新者得到合理回報并鼓勵他們持續創新的良性循環。

對行業、市場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再來聊聊華為專利許可計劃對整個通信行業和手機的影響,華為收專利費會不會阻礙通信行業的發展,我們未來買的手機會不會變貴。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雖然很多人看到「收費」這一字眼,下意識認為這會導緻科技企業研發新技術、産品的成本增加,但是其實并不會。

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這三家通信企業,之是以會被業内認為是通信領域的先驅,原因就在于他們在别人不敢、沒有能力研發前沿通信技術的時候,他們願意投入大量的資源用于研發,研究出了别人研究不出的技術。

比如前面提到的,華為現在所擁有的 10 多萬件發明專利,就是靠近十年接近 8500 億元的投入換來的。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華為

這樣的資金規模對于任何一家不以通信業務為核心業務的公司而言,都是完全沒法做到的。

是以如果沒有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那麼一些需要使用 5G 網絡的企業,比如智能汽車企業、直播電商公司,就沒有辦法用上高速、低延遲的 5G 網絡。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 36 氪

因為華為這些底層技術公司打好了地基,是以其他公司隻要付一定比例的專利費,就能在基礎之上開展自己的業務,否則就需要投入遠遠超出自己能力的資源,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浪費企業發展的資源。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當然,老狐也不否認的确有一些公司因為收取的專利費過高,導緻一些中小企業因為初期不清楚相關規定,在後期與專利所有權公司的訴訟官司中,被判支付巨額賠償金導緻破産的案例。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新浪

但是就華為的專利許可計劃來看,其極低的專利收費标準不僅不會阻礙全行業的進步,而且還有益于全行業的發展。

至于許多朋友比較關心的其他廠商的手機,會不會因為華為收取專利費而變貴,從老狐研究手機行業的經驗來看,大家也不必過于擔心。

對于手機廠商而言,決定一款手機售價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我們常提到的 BOM 物料成本,還有營銷推廣、軟體研發和售後資源等等。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小米

盡管華為收取專利費,會導緻其他手機的物料成本上升,但是為了應對堪稱「血海」的國内手機市場,其他手機廠商大機率會通過「開源節流」——增加系統内的廣告,降低營銷、後期 OTA 和售後的資源投入,以此抹平上升的物料成本。

不僅如此,國内各家廠商的産品在最終确定售價、上市銷售前,還會觀望近期友商推出的同配置産品定價。

凡是遇到其他廠商産品定價太高,導緻風評不佳的情況,為了搶奪使用者,自家手機就會在釋出前下調售價。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小米

是以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來說,單一成本因素的增加,并不會直接反映到産品的最終售價上,對于我們國内消費者而言,完全不需要擔心手機因為成本提高而漲價的問題。

其次,一些在通信領域也有研發實力的公司,也可以和華為通過專利交叉授權,為華為提供自己研發的專利技術,來免除所要繳納的專利費用。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證券時報

比如在去年底,OPPO、三星等公司就與華為簽訂了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定,免去了一大部分需要繳納的費用。

總的來說,作為一個每年會拿 20% 的淨利潤投入到研發中的科技公司,擁有十多萬份專利、主導制定通信行業标準的華為,其公布的專利收費标準,相比同領域的愛立信、諾基亞和高通可以說是非常低廉。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何況華為收取專利費的本意也并非為了賺錢,而是将其再投入到技術研發中,實作「技術研發—商業化」的可持續循環。

不管盡管華為多次強調收取專利費的原因,但是老狐仍然注意到有一些網友堅持認為華為作為國家科技公司的頂梁柱,就應該讓其他國内公司免費用華為的專利。

不再慣着友商!華為正式開收專利費

* 圖檔來源《讓子彈飛》

對于這種人,老狐隻想說:好人就該被用槍指着?

參考資料:

IT 之家:華為首席法務官:華為反對過高的專利收費,支援合理的專利保護和技術分享

證券時報:華為與OPPO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

環球網:華為公布多項專利許可計劃和費率

編輯:月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