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掃描線法填充多邊形原理執行個體

原理

如下圖所示多邊形:

掃描線法填充多邊形原理執行個體

簡述

直線y=1,2,3……8順序掃描多邊形,以直線y=3為例,它與多邊形的邊有4個交點,将這4個交點的x坐标儲存下來,兩兩之間畫線,也就是(A,B)(C,D)之間畫線。對于每一個y都是兩兩之間畫線。現在考慮直線y=2,它與多邊形有3個交點,很顯然是F,G之間畫線,那麼p1怎麼處理呢?可以觀察到p1是多邊形邊的一個端點,是兩條邊的交點,是以,可以選擇将p1看作兩個點存儲,這樣(p1,p1)之間畫線,就是描一個點。或者不存儲p1,隻在(F,G)之間畫線。我采用的是不存儲p1。

活性邊表

具體每一條掃描線對應的坐标存儲在活性邊表Aet中,每一條掃描線對應一個連結清單,連結清單中的節點類型為

x dx ymax next

其中,x為交點的x坐标,dx為相交直線的x方向增量(x2-x1)/(y2-y1),ymax為直線可以到達的最大y值。由于我采用的是當掃描線與邊的端點相交時不存儲此交點,是以,掃描線y=1的Aet中沒有存儲坐标,y=2中不存儲p1,隻存儲F,G的x坐标以及F,G所在直線的斜率倒數。

新邊表

新邊表Net用來記錄y為多少時與新的邊相交,每一條掃描線也對應一個連結清單,結點類型和Net中的結點類型相同。 如圖中的新邊表中,y=1應該記錄  (p2,p3),(p4,p3)兩條直線的資訊;y=2應該記錄(p1,p6),(p1,p2)兩條直線的資訊,y=6記錄(p4,p5)一條邊的資訊,y=7記錄(p6,p5)一條邊的資訊。

掃描過程

1、建立新邊表(對于斜率為0的直線不計入新邊表); 2、建立y=i對應的活性邊表:       檢查y=i對應的新邊表中是否有結點,若有,則将這些結點加入活性邊表 ;      檢查y=i-1對應的活性邊表,對于ymax=i的結點,忽略不計(也可以記錄,根據個人選擇) ,如果ymax<i,則将結      點中x=x+dx後,把結點加入y=i對應的活性邊表;      将y=i對應的活性邊表按照x遞增(或遞減)的順序排序。 3、依次掃描活性邊表,兩兩之間畫線。

執行個體

對于上圖來說,新邊表如下:  y=1

11 -2 4 --> 11 6

y=2

2 1.5 4 --> 2 7

y=3  NULL y=4  NULL y=5  NULL y=6

11 -3 8

y=7

2 3 8

y=8  NULL

活性邊表如下: y=1  加入新邊表的結點

11 -2 4 --〉 11 6

y=2  加入新邊表中的節點,y=1中的結點修改後加入(我這裡沒有排序,實際上應該排序的)

2 1.5 4 --〉 2 7 --〉 9 -2 4 --〉 11 6

y=3    y=2對應的活性邊表中的結點修改後加入

3.5 1.5 4 --〉 2 7 --〉 7 -2 4 --〉 11 6

y=4  

2 7 --〉 11 6

y=5

2 7 --〉 11 6

y=6

2 7 --〉 11 -3 8

y=7

2 3 8 --〉 8 -3 8

y=8   NULL

程式實作中涉及較多對連結清單的操作,包括建構、排序,會寫在以下文章中。 http://blog.csdn.net/flyfish5/article/details/4930642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