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絡】資料單元 - 資料鍊路層 - MAC 幀

起序:本文摘錄于《計算機網絡(第七版)- 謝希仁》,裡面也有自己對

MAC 幀

的了解。

五層協定體系結構 資料單元(資料機關)
應用層 message(消息)
運輸層 segment(TCP 封包段) 或 datagram(UDP 使用者資料報)
網絡層 packet(IP 資料報(或簡稱資料報、分組或包))
資料鍊路層 frame(幀)
實體層 bit(比特流)

一、MAC 層的硬體位址

在區域網路中,

硬體位址

又稱為

實體位址

MAC位址

。也就是咱們口中

網卡位址

。這個位址是由

網絡裝置制造商

在生産的時候就已經寫在硬體内部了,是全球唯一的,不需要自己買回來之後再配置的。

MAC 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直譯為

媒體存取控制位址

,也稱為

區域網路位址(LAN Address)。

# 檢視自己的 MAC 位址,指令行輸入 cmd
ipconfig /all
           

可以看到圖檔上内容:實體位址: D8-C4-97-90-39-2F,這就是自己電腦的真實位址。

  • 有線網卡位址
【網絡】資料單元 - 資料鍊路層 - MAC 幀
  • 無線網卡位址(和有線網卡位址類似,暫不截圖)
MAC位址的長度為

48位(6個位元組)

,通常表示為

12個16進制數

,每2個16進制數之間用

冒号

隔開。位址的前24位是由生産廠家向

IEEE

申請的廠商位址,後24位就由生産廠家自行定拟了,代表裝置編号。

下面以我電腦上的

MAC 位址

舉例。

查詢MAC位址

【網絡】資料單元 - 資料鍊路層 - MAC 幀

便民查詢網

  • 有線網卡位址查詢
【網絡】資料單元 - 資料鍊路層 - MAC 幀
  • 無線網卡位址查詢(和有線網卡位址類似,暫不截圖)

二、MAC 幀的格式

  • 幀的最大傳輸單元(MTU):1500 位元組
  • 幀的最小傳輸單元:64 位元組,因為

    IP封包段

    最小為 46 位元組

1、幀格式組成

幀頭 + 上三層資料 + 幀尾

這裡隻介紹

幀頭

幀尾

,如果想了解上三層資料單元格式,可以關注我的部落格,在部落格中查找。
【網絡】資料單元 - 資料鍊路層 - MAC 幀

2、幀頭

目的 MAC 位址 + 源 MAC 位址 + 類型 (頭可破,血可流,這裡順序不能亂),可以看出

幀頭位元組長

14 位元組

字段 位元組長
目的 MAC 位址 6 位元組
源 MAC 位址 6 位元組
類型 2 位元組
字段中

類型

的作用:識别上層協定,為上層提供服務。下面舉例:
類型的值 代表上層使用的協定
0x0800 IP 協定
0x0806 ARP 協定

3、資料字段

資料字段屬于 IP層(網絡層)的資料單元,這裡不做詳細介紹。

簡單唠一下:資料字段的長度在

46 ~ 1500 位元組

之間。(

46 位元組

:最小長度 64 位元組減去

18 位元組的首部和尾部

就得出資料字段的最小長度。)

4、幀尾

幀檢驗序列 FCS(Frame Check Sequence),是一段固定

4個位元組

的循環備援校驗碼。使用 CRC 算法對整個資料進行計算得出的值,類似 hash 算法。

計算過程:

  1. 源節點發送資料幀時,由

    幀的幀頭

    資料部分

    計算得出

    4個位元組的FCS

  2. 目的節點接收到後,用同樣的方式再計算一遍得出

    4個位元組的FCS

  3. 如果與接收到的

    FCS

    不同,則認為幀在傳輸過程中發生了錯誤,進而選擇丢棄這個幀。

注:

FCS

提供了一種錯誤檢測機制,用來驗證幀在傳輸過程中的完整性。

如果對您有幫助,點個贊再走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