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網SSH遠端Ubuntu:配置固定的公網TCP位址 3/3

上一篇
  • 公網SSH遠端Ubuntu:安裝cpolar内網穿透映射22端口 2/3

在上篇介紹中,我們已經成功從外網裝置上,通過cpolar建立的tcp隧道,連接配接到内網的Ubuntu裝置中。但此時的tcp隧道還隻是臨時連接配接,每隔24小時都要重新對該隧道進行配置,對于打算長期使用tcp隧道連接配接Ubuntu系統的使用者來說,還是有些不友善。如果想要儲存這條連接配接Ubuntu系統的tcp隧道,我們就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設定。

首先我們需要進入cpolar的官網背景(在浏覽器通路cpolar官網),點選“登入”

公網SSH遠端Ubuntu:配置固定的公網TCP位址 3/3

登入cpolar之後,點選左側的“預留”,進入預留資料隧道設定界面。

公網SSH遠端Ubuntu:配置固定的公網TCP位址 3/3

在“預留”界面,下翻該網頁找到“保留的TCP位址”,并填入容易識别的資訊。此案例中,我們将該tcp隧道命名為(ssh-Ubuntu),以友善識别。

公網SSH遠端Ubuntu:配置固定的公網TCP位址 3/3

在輸入相關資訊後,點選右側的“保留”按鈕,cpolar就會生成一條專屬的tcp隧道。

公網SSH遠端Ubuntu:配置固定的公網TCP位址 3/3

這條隧道的格式,與臨時tcp隧道的格式一緻,但由于穩定的tcp隧道需要cpolar伺服器預留出足夠資源,是以僅限于cpolar的vip客戶使用。而我們就可以通過這條隧道,建立起長期穩定的、連接配接本地Ubuntu系統的tcp隧道。

接着我們轉回Ubuntu系統中cpolar用戶端,進入“隧道清單”頁面,點選之前建立的臨時ssh隧道的“編輯”按鈕。

公網SSH遠端Ubuntu:配置固定的公網TCP位址 3/3

進入tcp隧道編輯頁面後,我們需要先将“随機臨時TCP端口”更改為“固定TCP端口”;再将cpolar官網背景生成的固定tcp隧道位址,粘貼至紅框标注的區域;并且将隧道名進行更改(隻要自己記得住,也可不用改),最後點選下方的“更新”按鈕。

公網SSH遠端Ubuntu:配置固定的公網TCP位址 3/3

在用戶端更新完畢後,我們就可以在其他裝置中(同樣無論區域網路還是外網),輸入指令

ssh  -p XXXXX 使用者名@1.tcp.vip.cpolar.cn(X為cpolar生成的端口号,使用者名替換為主機使用者名)      

此處重複兩個要點,一是在數字端口号之前,一定要添加“(空格)-p(空格)”,否則是無法連接配接隧道的;二是“ssh  -p XXXXX 使用者名@”之後,要輸入複制cpolar生成的tcp位址。在輸入正确的指令後,我們就能穩定長期的通過該tcp位址,進入内網的Ubuntu系統中。當然,我們還是需要輸入确認登入Ubuntu系統的指令(輸入yes),和Ubuntu系統的登入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