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作者:康sir醫學科普

文|康醫生

編輯|石屋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腰椎間盤突出症(LDH)是指腰椎間盤骶核組織突出,刺激和壓迫神經根、馬尾等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包括腰臀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或感覺異常等,部分患者可出現會陰部感覺異常、二便障礙等。

LDH可出現在不同的年齡段,以成年人多見,是臨床上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LDH既有急性發作時的腰腿部劇烈疼痛,也有長期遷延不愈的慢性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有研究表明,由于長期疼痛不适,LDH患者不僅勞動能力下降,而且處于焦慮抑郁等壓抑狀态,容易出現精神欠佳、乏力、對生活失去興趣等不良情緒,導緻生活品質的降低。

LDH的治療大體上可分為保守及手術治療,除了少數患者具有嚴重神經壓迫症狀、椎管狹窄等手術指征需要手術治療,大部分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療,包括卧床休息、藥物治療、實體因子、神經阻滞、臭氧注射及中醫療法等。

其中,中醫療法因其安全有效、操作簡便等優勢,越來越受到患者及醫者的肯定。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如中藥口服外敷、拔罐、刮痧、普通針刺、溫針、電針、火針、針刀、刃針、撥針、推拿等。

筆者在臨床中發現采用基于“一氣周流”理論的臍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療效佳,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取從2020年3月—2021年10月來我科治療的LDH患者中符合納入标準的患者50例,按簡單随機法中的随機數表法分為兩組:臍針組25例及溫針組25例。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兩組患者在性别、年齡及病程上均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診斷标準:符合《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及《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标準》中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标準:病史:有感受外邪或腰部外傷、勞損史;症狀:腰痛,伴有單側或雙下肢放射痛、麻木等,可放射至足趾處,打噴嚏、咳嗽等腹壓增大時可誘發疼痛加重。

體征:在腰椎棘間韌帶側方、臀部有壓痛點,受累神經支配區可有感覺異常,嚴重者可有患側臀肌、腓腸肌、踇背伸等肌肉的肌力減退,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直腿擡高試驗。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可見病變部位的椎間隙變窄或前窄後寬、邊緣骨贅等,MR和CT可見病變的椎間盤突出的方向及程度。

納入标準:符合上述診斷标準者;年齡25~75歲;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具有良好的依從性,可配合研究者完成各項診療及量表填寫等。

排除标準:因腎結石、惡性良性腫瘤等其它疾病引起的腰痛者;病情嚴重,具備手術指征者;局部皮膚破潰缺損者及出血傾向者;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疾病者;精神異常無法配合者;妊娠期婦女;依從性差者。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中頻脈沖電治療作為實體因子治療,患者仰卧或俯卧位,将電極片貼于腰部,根據患者情況調節治療強度,每天1次,每次20min。每周連續治療6天,休息1天,1周為一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臍針組臍針組采用基于“一氣周流”理論的臍針治療。

取穴:基于一氣周流理論結合臍八卦全息圖,主穴選取艮、震、巽、離、坤;配穴根據臍洛書全息圖“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理論,選取臍部的腰腿反射區,用針尾在反射區探尋壓痛點入針。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若無明顯壓痛點則針刺乾、艮位。

具體操作:患者仰卧位,暴露臍部,用0.5%碘伏消毒臍部,包括臍谷、臍蕊及臍壁皺折處等應充分消毒。

然後以臍蕊為中心,采用0.30×25mm毫針向選好的穴位相應方位的臍壁斜刺,進針深度約20mm,根據患者胖瘦調整。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進針後無需得氣,留針30min後起針。每周連續治療8天,休息1天,1周為一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溫針組對照組采用溫針治療。穴位選擇病變椎間盤所對應的夾脊穴及背俞穴、環跳、委中及阿是穴。

患者取俯卧位,對腧穴定位後采用0.5%碘伏正常皮膚消毒,其中環跳穴采用0.30×75mm毫針,其餘穴位采用0.30×40mm毫針,刺入穴位深度要根據患者身材及取穴部位而定。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進針後采用平補平瀉法,得氣後留針30min,選取6~8個穴位加上1段18mm×27mm艾柱,将艾柱中間刺出針孔,點燃後垂直插于針柄上,艾條下方應鋪上錫紙以防艾灰掉落燙傷皮膚。

留針結束後依次起針,并檢查有無漏針、局部腫痛等情況。

每周連續治療6天,休息1天,1周為一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療效觀察:視覺模拟評分(VAS);在紙上畫一條10cm長的标尺,按0~10分标好數字,其中0分為無痛,10分為最劇烈的疼痛,讓患者根據自身情況在相應分數作标記。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比較患者治療前後VAS評分,分數越低表示疼痛越輕。

腰椎功能改善程度評分量表(JOA):JOA評分項目包括主觀症狀、臨床體征及日常活動度三大類,分數0~29分,分數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好,29分為完全正常。

臨床療效分級: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标準》及JOA評分:痊愈:患者腰腿痛、麻木等症狀體征消失,活動自如,JOA改善率為100%;顯效。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患者症狀體征較前明顯好轉,JOA改善率>60%;有效。

患者症狀有減輕,功能有好轉,JOA評分改善率為10%~60%:無效。

患者症狀和功能均無明顯好轉,JOA改善率<10%。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統計學方法:用SPSS21.0軟體處理資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标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同組治療前後用配對t檢驗,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計量資料用中位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

計數資料用率表示,檢驗方法采用X2檢驗,結果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VAS、JOA評分臍針組和溫針組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在治療前無差異。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治療後,兩組的VA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臍針組的VAS評分低于溫針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臍針組及溫針組兩組患者的JOA評分在治療前無差異。

治療後,兩組患者的JOA評分均較治療前高,而臍針組的JOA評分高于溫針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臨床療效分級:臍針組的總有效率高于溫針組,兩組的臨床療效分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讨論

“一氣周流”理論出自清代醫學名家黃元禦所著的《四聖心源》,是黃元禦學術思想的高度總結,核心是“土樞四象,一氣周流”學說。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四聖心源》有雲:“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分而名之,則曰四象。”又雲“左路木火升發,右路金水斂降,中焦土氣斡旋。”

即中氣為中央樞軸,金、木、水、火四象為在四個方位為輪,猶如車輪一樣,中氣不斷運作而推動四象運轉,使得氣體往左旋升清氣,往右旋則降濁氣,進而形成一個以中氣升降,四象回環無休的一氣圓周運動。

應用于人體髒腑上,則是脾胃之氣為樞軸,肝心左旋升發,肺腎右旋斂降,一氣周流,循環無端。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在治病思路上,則是根據上述理論調整好樞軸四象,讓一氣周流可以正常運作。

其中,脾胃的升降功能在一氣的周流運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陽氣充足方可木氣升發順利,進而右旋降為陰水,是以本次研究亦是采用其顧護脾胃和崇陽抑陰的治療理念。

目前已有相關文獻報道基于“一氣周流”理論的針灸治療失眠、卒中、偏頭痛等病症,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在中醫中屬“腰痛”“痹病”等範疇,目前其針灸療法的主穴多以腰腿部取穴為主,而根據“一氣周流”理論,人體氣機流動如環無端,可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而不拘泥于病變局部。

是以,本研究采用臍針結合“一氣周流”理論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臍針療法是由齊永教授所創立的,他将傳統的易經理論與針灸理論相結合,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探索出一種應用于臍部治療的新型針刺療法,打破了臍部“隻灸不針”的桎梏。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會元針灸學》有雲:“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臍居正中,神通先天。”

《道藏》有雲:“此穴為心腎交通之門戶,故稱之神阙”。

是以,臍被稱為“生命之根”,可通五髒六腑、氣血經絡,又是人體全息元之一,故在神阙穴進行施治具有調和髒腑、疏通經絡、平衡陰陽等作用,對于全身多種疾病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并且,經過多年的研究及衆多醫者的不斷實踐,文獻報道極少見有不良反應,證明了臍針療法的安全性。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臍部蘊含了先天八卦、後天八卦、河圖洛書全息等,本試驗則是将“一氣周流”理論與臍後天八卦方位及洛書全息相結合,主穴選取了艮、震、巽、離、坤,展現了“一氣周流”左升右降、升陽崇土、調和四維以恢複一氣周流的思想;配穴選取腰腿反射區進行針刺。

結果表明治療後臍針組的VAS評分低于溫針組,JOA評分高于溫針組,臨床療效分級亦優于對照組,說明基于“一氣周流”理論的臍針在減輕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上優于溫針,總體臨床療效更佳。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并且,基于“一氣周流”理論的臍針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無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研究。

目前關于臍針治療全身疾病的相關研究報道較多,亦有臍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研究,均肯定了臍針的臨床療效。

但尚未有臍針結合“一氣周流”理論療法的相關臨床研究,也未見采用“一氣周流”理論的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相關報道。

基于“一氣周流”理論,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治療

此外,本研究尚存在樣本量較少,欠缺即時療效及長期療效對比等問題,亟待在今後的研究中進一步改善,以期能達到更好的臨床效果并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