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日炎炎,空調賺錢

作者:商業資料派

點選關注[左上]

夏日炎炎,空調賺錢

文 | 劉俊宏

“不會吧,空調也能缺貨?”

在經曆6月底連續幾天的高溫後,小羅實在忍不了房間裡那台制冷慢、聲音大的老空調。一打開購物軟體,卻發現美的和格力兩大品牌的産品顯示缺貨。

空調的熱銷不僅反映在購買難上,安裝也需要很久。

“上門安裝要排隊,等4~5天都算是快的。我現在一天裝10台,再多就裝不過來了。”一位空調安裝師傅告訴商業資料派。

空調的熱銷,一部分歸功于高溫天氣。

根據美國緬因大學提供的氣候分析器顯示的資料,7月6日地球的平均溫度達到了17.23攝氏度,創下曆史新高。

雖然目前科學家掌握的精準氣溫記錄隻有不到一百年時間。但美國伍德威爾氣候研究所資深專家佛朗西斯認為,本周(7月3日-7月9日)很可能是“十萬年以來最熱的一周”。

整體家電行業的萎靡,更加凸顯着空調銷售的火爆。

2023年初預期的消費複蘇,在家電領域的大盤上并未如期兌現。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資訊中心資料顯示,一季度國内家電市場銷售額累計達1464億元,較上年同比下滑4.9%。

反觀空調,一季度,空調内銷出貨量達到2200萬台,出貨量創一季度曆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17%。四、五月份空調内銷依然維持了亮眼表現。其中,4月份内銷同比增長29.7%,5月份内銷同比增長19.7%。4、5月份内銷出貨量均創千萬台,也創下了曆史同期最高出貨量。空調的銷售似乎走出了獨立家電行業的行情。

在空調銷售持續緊俏的形勢中,618大促是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未來這種增長能夠持續嗎?

01 促銷季力度不大,但還是賣脫銷

不可否認,618期間的空調銷售表現頗為強勁。

2023年618期間(5月29-6月18日)空調全管道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别達1195萬台和411億元,分别對應同比增長為36%和38%。其中,線上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别同比增長49%和54%,在家電各品類中增速領先。

但618銷售的景氣,或許跟促銷力度關系不大。總體來看,空調産品在618的折扣力度較為有限。并且,不少品牌在這之前進行過降價,力度不亞于618的促銷。

以京東自營的價格作為參照,美的空調(以卧室為準,大1匹,新一級能效)的平時售價在2499,618期間的平均價格為2349元,價格最低為2309(5.31價格,疊加京東券)。整體折扣僅為94折。同樣,在海爾同級别産品這邊,産品日常價格約為2399元。618時期底價為2269元(疊加京東券),折扣力度也是94折。

夏日炎炎,空調賺錢

在格力這邊,由于格力的空調毛利率高于美的(2022年報格力為32.44%,美的為22.84%),理論上能夠支撐更大的促銷力度,但總體幅度也極為有限。格力雲佳日常價格為2799元,在6月1日當天到手價為2549,折合91折。

通過對龍頭企業産品的促銷對比,可以确認,在2023年的618促銷力度不大。

空調熱賣,從4月就已開始了。

根據奧維雲網資料顯示,從2023年17周(4月17日起)開始,空調銷量與銷額增速保持高位,有三周超過100%。今年二季度,空調整體銷量和銷售額增長約40%。

反映在供給側上,相比于2022年,2023年空調在生産端也打開了新高度。

根據産業線上資料,6月家用空調排産1736萬台,同比增長33.6%。7月家用空調行業排産約為1613萬台,較同期增長29%。2023年的排産情況對比2022年能夠看到,自4月份以來,今年的空調生産量同比去年也要明顯高出一截。

夏日炎炎,空調賺錢

更高的排産,顯示出企業延續對空調銷售較強的信心。但這樣的信心,能夠持續嗎?

02 高銷量能否持續?

一般來說,家電行業被認為與房地産景氣度強相關。然而,比起洗衣機、冰箱、彩電、油煙機的表現,空調的增長表現得“獨秀一枝”,走出了不同于其他家電行業的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自今年3月份以來,大陸商品房(住宅)銷售面積累計同比開始回正,3月為1.4%,對比2022年3月的資料為-18.6%。但房地産的反轉,并未展現在整個家電行業中,以2023W25作為節點,以線下銷售量口徑統計,空調同比增長8%,油煙機同比增長3%,而冰箱、洗衣機和彩電分别同比下降6%、11%和13%。

夏日炎炎,空調賺錢

遠超其他大家電的行情,背後隐喻着空調補庫存周期,也意味着行業的新一輪機遇。

在空調行業,庫存周期包括四個階段:主動去庫存、被動去庫存、主動補庫存和被動補庫存。在庫存高漲的周期裡,空調行業的龍頭企業會通過價格戰主動去庫存,提升市場佔有率,以等待在接下來的需求上行周期裡可以量價齊升。

在上個主動去庫存周期,是2014年9月格力開啟價格戰,行業均價持續下滑至2016年2月。2016年夏季,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當年夏季平均溫度超過往年基準值0.81℃,為當時的曆史第三高。導緻2016年空調銷量意外爆發,全年空調零售量大漲18%。随後,産品均價開始溫和上漲,趨勢延續至2017年。

夏日炎炎,空調賺錢

而本輪去庫存周期的開始,是2019年美的發動的價格戰,行業均價一度下探30%。疊加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空調零售受影響較大。全管道零售量同比-15%(AVC口徑),而彼時内銷出貨量僅同比-0.1%(産業線上口徑),管道庫存高位。在經曆了主動去庫存後,由于2022年夏季炎熱,再次刺激了空調需求。導緻工廠和管道商庫存均低于曆史同期水準,2022年共計消耗約1000萬台庫存。

夏日炎炎,空調賺錢

管道進貨意願高漲,甚至在缺貨的當下,不少管道商會冒着風險從“竄貨商”手中進貨。

“現在空調賣的太快了,進貨跟不上,我需要從别的地方‘要’點貨。”一位廣西的管道商告訴商業資料派。

未來,在需求和成本的拉動下,供需兩旺的行情仍将持續一段時間。

一方面,夏季炎熱是空調消費的主要邏輯,未來幾年的天氣可能比今年夏天更熱。據世界氣象組織5月釋出評估報告,2023至2027年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機率高達98%。這五年氣溫平均值高于過去五年的機率也為98%。

另一面,空調主要原材料(銅、鋼、鋁、塑膠)的價格相對于2022年,正在回落。其中,空調原材料成本中鋼、銅、塑膠、鋁的占比合計約為60%(分别為25%、20%、10%、5%)。截止至2023年6月20日,LME銅/LME鋁/HRB400螺紋鋼價格較年内高點下行9.5%、16.7%、14.0%,較去年高點下行20.4%、44.9%、25.6%。材料的價格下行,有望持續改善空調行業的成本壓力。

夏日炎炎,空調賺錢

成本端的改善進一步促進了空調廠商擴産的意願,紛紛上調此前計劃排産預期。根據奧維雲網資料,2023年7月空調企業總排産1483萬台,其中内銷排産1052萬台,同比增長30.9%(上調25個百分點)。

不過,在成本和行業周期的雙重利好下,最大受益者并不是美的、格力、海爾這“三巨頭”。野百合也有春天,一場二線廠商的機遇正在悄悄綻放。

03 二線廠商的增長機遇

空調銷售的機遇,雖然是家電公司産品的一部分。但産品線的爆發同樣能顯示出,公司産品競争力的變動趨勢。

對比公司産品銷售競争力可以使用(應收賬款+合同資産)/總資産作為名額,來判斷公司銷售産品的錢是否全部收回。比值小于1%,代表着公司産品很暢銷;大于1%小于等于3%,代表着公司産品暢銷;大于3%小于10%,公司産品銷售情況一般;大于等于10%,小于20%,公司産品比較難銷售;大于20%,公司的産品很難銷售。由于奧克斯并未單獨上市,我們選取格力、美的、海爾、TCL、海信來橫向對比。

夏日炎炎,空調賺錢

截止一季度,格力、海爾、TCL的産品銷售情況相對其他幾家情況較好,美的、海信的産品銷售較為困難。從變化趨勢上看,海爾略有上升,美的産品銷售難度變化明顯,相較于2022年全年上升2.68個點。格力、TCL和海信較為穩定,比值變動分别為-0.28、0.24和0.71個點。

在家電“三巨頭”中(格力、美的、海爾),美的變化幅度較大,或因為其産品線多元化有關。2023年空調的景氣,無法沖抵整體家電行業的頹勢。

格力産品競争力持續良好,與其多年積累的産品競争力和主營業務聚焦有關。格力空調營收占比為88.05%(2022年報)。2021年,格力還提出了十年包修的政策。

海爾這邊,雖然也受了整體家電行業下行的影響。但由于公司戰略逐漸側重高端化(卡薩帝)和全屋解決方案(三翼鳥),整體受影響較小。在空調這邊,目前海爾在終端逐漸摸索出一條逐漸培育消費者口碑的差異化路子,逐漸讓消費者在店内親身接受其高端化産品的技術和差異。

不過,在2023年以來的行情中,相較于格力,從空調銷售增長情況來看,本輪空調增長收益最大的其實還是二線廠商。

從3月開始,二線廠商就已經表現出遠超龍頭的增長态勢。3月份美的、格力内銷同比增長11.54%、15.69%。二線品牌中,奧克斯、TCL、長虹和海信内銷同比增長46.55%、40.0%、100.0%和30.95%。

反映在市占率上,2023年1-5月内銷CR3(格力、美的、海爾)為70%,同比降低4.7個百分點。而TCL等二線品牌自2022年年底開始積極擴産,2023年1-5月奧克斯、TCL、海信内銷市占率分别為7%、5%和5%,分别同比增長2.0、0.8和0.4個百分點,份額提升明顯。

夏日炎炎,空調賺錢

未來,二線廠商有望穩固這部分新增的市場佔有率。

一方面是中國的空調市場仍未飽和。中國市場一戶多機仍在普及滲透的過程中,與日本相比,仍留有較大的滲透率空間。在過去三年裡,由于居家時間明顯延長,空調對于居住舒适度的剛需屬性被消費者逐漸感覺。從家用空調的百戶保有量角度看,2022年中國城鎮和農村家庭的空調百戶保有量分别為164和92台。與日本2人以上家庭的保有量水準(2017年282台/百戶)存在較大差距。如果中國空調滲透率将對标日本,光是城鎮市場對滲透率空間還留有70%的增長空間。

夏日炎炎,空調賺錢

另一邊,在滲透率的基本盤以外,來自上一輪大規模家電下鄉(2008-2012)的換新需求正在凸顯。

根據《家用電器使用年限細則》,家電産品普遍生命周期在10 年左右,上一輪大規模家電下鄉距今早已超過10 年以上。據招商證券測算,大陸空調社會保有量為5.4億台,對應簡單人口分布推算,下沉市場總保有量約為2-3億台。若能釋放10%的換機需求,則對應需求為2000-3000萬台。而2022年大陸空調市場的出貨總量大約為8315萬套。來自換新的需求将會為總銷量再添25%的增量。

需求的廣闊,為二線空調品牌的超預期奠定了基礎。在成本和周期上行的拉動下,空調行業有望再度迎來一段“黃金時期”。

在苦苦煎熬一周之後,小羅終于等到了新空調上門安裝。吹着新空調的冷風,小羅感受到了“劫後餘生”,下定決心道:“今年夏天先窩在卧室裡面湊活一下。等天氣一涼,客廳的那台也得抓緊換了。”

#美的格力海爾# #空調# #高溫#

[比心]歡迎關注商業資料派,擷取更多商業故事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