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文章養成計劃#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這條路上還有15個關卡,每個點都要被查,每次都要給錢才能過。”
“這個國家我不會再來了。”
烈日明晃晃懸在高空之上,灼灼熱意揮灑而下,混雜着被濺起的塵土,從颠簸的車窗中望去有些灰蒙蒙的。
在這條十公裡長的小路上,幾乎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個崗,摻雜着交通局、警察局、海關局等各式各樣的人物。
每到一個口,不管是非洲人還是外國人,他們全部一視同仁,如果不給錢,就“客客氣氣”地将你請到一邊開始盤查,動辄就要半個小時起步。
這裡就是奈及利亞的邊境,而這條路是從陸地進入這個國家的必經之地。
為什麼奈及利亞會如此明目張膽地進行“敲詐”?為什麼連非洲本地人也會遭到同樣的“勒索”?這個國家還有什麼其他的喪心病狂之處嗎?
迎着熱帶撲面而來的陽光,讓我們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探尋奈及利亞的秘密。
發展差:行業萎靡,生活艱難
在非洲幾内亞灣西岸的頂點,西非的東南部,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簡稱奈及利亞。
其實追溯到兩千多年以前,奈及利亞也是非洲的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八世紀,紮格哈瓦遊牧部落在查德湖周圍建立了卡奈姆-博爾努王國,也就是奈及利亞的前身。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之中,經曆了葡萄牙和英國的相繼入侵後,1963年10月1日,奈及利亞擺脫了殖民地的身份,正式建立。
和我們認知中的貧瘠不同,奈及利亞有着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天然氣、大理石、煤等等應有盡有。
在這些資源中,尤數石油為最。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産國,石油産業也是這個國家的支柱産業.
同樣坐擁着這麼多資源,奈及利亞并沒有如卡達一般成為世界首富,反而将一手好牌硬生生打得稀爛。
雖然它的國内生産總值——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GDP達到了非洲第一,但它的人口也足有兩億,平均下來普通人每個月的薪資換算成人民币大概在400元到1200元之間。
依靠着石油創造GDP時,奈及利亞其他的産業并沒有獲得良好的發展。在農業方面,常見的糧食如小麥、水稻等都無法做到自給自足,隻能依賴進口,價格昂貴。
雖然木薯産量頗豐,但口感比不上蕃薯,更别提大米、白面了。可當地人民沒有其他的選擇,隻能以木薯為主食。
同時,奈及利亞的很多蔬菜和水果也隻能依靠進口,價格經常飄忽不定,成本效益還不如肉類,是以當地人民更喜愛肉食。
在工業方面,奈及利亞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煉油效率很低。其實它的天然氣儲藏量是非洲西部第一,但奈何采集方面還處于“嬰兒階段”,開發量僅占儲存量的百分之十幾。
此外,其電力資源比較稀缺,很難承擔起全國的供電,時不時的斷電已經成為人們見怪不怪的常事,幾乎家家都會備着一台備用發電機,以應不時之需。
是以,奈及利亞的制造業水準也比較低下,大多數工業制品仍然是依賴進口,人民生活水準不高。
工業農業都沒什麼起色,更不用提國内的基建了。奈及利亞大多數地區的道路仍舊是土路,一旦有車輛經過就會泥土飛揚,就連路邊的檢查崗都是草棚子。
路況不好,這裡的公共交通也不完善。即便是在首都阿布賈,公共交通工具基本也是公共汽車,而且數量并不多,更别提高鐵、地鐵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機車、三輪車等就成為了當地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一種通體黃色的小巴士也是街上獨特的風景線,數量較多,價格較低,也很受本地人青睐。
處在這樣低迷的環境下,奈及利亞的教育也陷入了同樣尴尬的境地。因為貧窮,大多數地區教學資源十分落後,國家在政策上也并沒有重視教育,文盲率高達百分之四十。
就這樣,這個地區掉入了一個怪圈之中。因為石油資源豐富,國家過于依賴石油,卻又不發展工業,導緻制造業水準過低,農業沒有科技助力也無法成長。
農業發展不足,人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就繼續拖累着工業發展的腳步。工業得不到發展,國家财力上不去,公共基礎設施就沒辦法建設。
沒有國家财力支援,教育業也得不到發展。但一旦教育水準過低,人才就大大減少,沒有人才,各行各業也難以得到發展。
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死循環,也就造成了奈及利亞如今雖然坐擁各種自然資源,卻連國民的生活水準都提高不了,更遑論去企及卡達的高度。
如同懷抱着寶藏的巨龍,隻知道看着金山銀山一點點被攫取,卻找不到利益最大化的方法,被困死在豪華的洞穴之中。
治安亂:魚龍混雜,君昏臣佞
如果一個國家社會穩定,生産力水準高,能“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人民安居樂業,不用為溫飽而發愁,甚至走向小康社會。
那這個地方必然是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不論身處何處都能感到安心,甚至實作大同社會。
但當一個國家無法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失業率過高,教育普及程度低,社會上就會出現大量遊手好閑的混混,為了生存而燒殺搶掠無所不用其極。
奈及利亞就處于這樣的境地之中。
因為國家的落後,奈及利亞的工業、農業等都不發達,人均薪資較低,大部分人隻能維持日常的生活,甚至連房子也買不起。
這樣的狀況會導緻社會的整體風氣低迷,大多數人沒有人生目标,隻知道好吃懶做,能活一天算一天。
這樣的環境是滋生犯罪的完美溫床。許多人不想着如何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這樣實在是太難,對習慣了渾噩的他們而言也太苦。
于是,他們選擇了最簡單的方法——從别人手中去騙,去搶。隻需要糾結幾個“好兄弟”,仗着自己人高馬大,稍微恐吓幾下,就能輕松得到一筆錢,何樂而不為?
同時,奈及利亞的全國總人口高達兩億,警察卻不足三十五萬。而在這三十五萬中,有一半是州長、富豪和跨國公司的私人保安。
此外,在其全部警力中,還有20%從事的是行政工作,隻有不到30%的警察在打擊違法犯罪。
是以,奈及利亞的政治機關也并不作為。相關機構對于這樣的社會狀況已經見怪不怪,面對犯罪事件大多是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更有甚者,一些執法人員直接同犯罪分子同流合污。一天到晚勤勤懇懇上班也拿不到幾個錢,倒不如直接黑白通吃。
不僅如此,腐敗也成為了奈及利亞政府的代言詞。外國人的面孔落到他們眼中就變成了一張張的鈔票,直接在血液中注入了興奮劑。
而由于中國人出門在外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傳統,大多數遇到明裡暗裡的敲詐都選擇妥協,隐忍不發。
是以,奈及利亞的一些執法人員見到黃種人直接連僞裝也抛卻了,上來就伸手要錢,不給的話就各種使絆子。
就像在奈及利亞邊境的那條小道上一樣,十公裡的路程幾十米就要設一個崗,警察局、海關局等不論有關無關都要插一腳,薅一把“羊毛”。
而且,這些執法人員“公平”得很,不隻是外國人會被敲詐,就連非洲的同胞也逃不過這一劫。不管是人是鬼,隻要進入奈及利亞,不脫層皮他們是不會罷休的。
過了這條散财路,也不能完全放下心來,甚至要更加警惕,不然稍有不慎就會踏進“鬼門關”。
奈及利亞政府機關的不作為注定了這個國家的治安不會如意。在白天,大庭廣衆之下遇到惡性事件的機率還是較低的,但也不乏亡命之徒當街行兇搶劫。
而一旦進入夜晚,就是罪惡狂歡的時辰了,連本地人都秉承着沒有必要絕不出門的原則,竭力躲開哪些洪水猛獸,避免陷入危機之中。
常言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如果沒有十足的保證,作為背井離鄉的外地人,行走在奈及利亞的土地上還是要處處小心為妙。
詐騙狂:弄虛作假,歪門邪道
作為一個坐擁超兩億人口和四千多億美元GDP的“非洲第一”大國,奈及利亞卻走上了悲劇的道路。治安問題隻是其中之一,另一個縮影便是其日益猖獗的詐騙。
這個國家的教育水準落後,人民教育程度不高,但他們的腦子并沒有生鏽,反而在某些方面顯得格外“聰明”。
“我的國家剛剛發生了一場政變,導緻我的财産被當機了,需要你的援助才能解凍……”
這個如今我們看來有些拙劣的電信詐騙,在過去曾害過不少人,每年從美國人手中騙走的金額高達數億美元,甚至驚動了美國政府向奈及利亞發出外交通牒。
這就是著名的“奈及利亞王子騙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電信詐騙。
在奈及利亞又一次的政權更疊之後,北方軍閥巴班吉達上台,大搞私有化,導緻經濟衰敝,通脹率高達百分之三十八。
不少企業家走投無路,就開始想一些歪門邪道,結合網際網路技術開展了全新的網際網路電信詐騙。
他們四處發電子郵件,聲稱自己是奈及利亞的王室或者企業高管,出于某些原因财産被當機了,需要借一點錢來解凍,事後會分一大筆錢來緻謝。
而一旦把錢轉過去,就徹底掉入了他們的陷阱,即便報警也無法把錢追回來,隻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一個資源大國,不僅沒有把經濟發展好,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甚至隻能靠猖獗的電信詐騙來謀生,究竟是什麼道理呢?
其實,奈及利亞的悲劇起源于英國曾經的入侵與“分而治之”的政策,為了防止他們聯合,英國将奈及利亞分為三個地區,三足鼎立。
這最終也導緻奈及利亞為了政權與利益,内部不斷産生出新的沖突與鬥争,進而紛争混亂不斷,經常出現極短的政權,根本不能好好治理國家。
同時,幾十年前,奈及利亞靠着石油賺來了第一筆财富,但直到現在它唯一能拿的出手的,除了兩億的人口,也隻有石油。
為了開發石油,國家的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的污染,而靠着石油賺來的錢卻流不進百姓的口袋,大量青年失業,一億多人處于貧困線之下,曾經金子般的石油也變成了沉重的負擔。
可歎,終究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結語
縱觀奈及利亞的曆史,我們不難發現,導緻其混亂與落後的不僅僅是英國的入侵與分治埋下的引信,更是他們自己的不作為與不團結。
雖然曾經被分為三個地區,但終究都是一個國家,都應該有國家歸屬感與民族認同感。可奈及利亞并不團結,反而不斷為了争權奪利打得頭破血流,亂象頻發。
沒有一個穩定的政權,頻繁的更疊與輪換帶來的隻能是混亂的社會、萎靡的經濟、貧窮的人民與痛苦的生活。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選擇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掙多少花多少,對未來沒有了期望,掙紮在溫飽線上。
但國家的建設需要人民的力量,奈及利亞沒辦法給予群眾生活的保障,群眾也沒有決心團結起來奮發向上,最終陷入死循環,永遠也逃不出這個怪圈,在世界上臭名昭著。
由此可見,對于國家而言,團結與上進是多麼重要。當今世界平靜的表面下實則動蕩不安,不少勢力渾水摸魚,意圖從内部挑起我們的混亂。
看到奈及利亞的情況,我們也該居安思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凝聚好民族向心力。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必須要重視起來的。
如今奈及利亞仍舊沒有得到好的管理,對于中國人的綁架行為也愈演愈烈。如非必要,我們還是盡量遠離這個國家,保證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