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作者:博覽曆史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文/博覽曆史

編輯/博覽曆史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比心]

2023年7月6日,美國财長耶倫終于如願以償,飛抵北京機場。她也成為布林肯之後,第二個成功訪華的美國高官。

不過,以美國的“風格”,在高官訪華之前必須折騰折騰,必須要在我們的主場給我們來一個“下馬威”。

可是,最終的談判結果卻是耶倫當着大陸高層的面,做出了3項承諾,也就是變相承認了“大事”得按中方說的辦。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那麼,這耶倫訪華前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中美關系未來的走向又會是如何的呢?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下馬威

美國現在最大的核心問題就是國家信用的日漸崩塌。當然,這都是其戰略短視的結果。

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了20年所謂的“反恐戰争”,最後讓全世界記住的隻有幾十萬一隻的山羊和2000美元一把的咖啡壺。就這麼折騰,家裡有座金山也得折騰沒了,更何況美國家裡有的不是金山,而是一個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是以,當美債爆發危機的時候,全世界是很緊張,但大家誰都沒覺得意。加上美國在挑起俄烏沖突後,又是一連串神奇的操作。

首先,美國把俄羅斯公然踢出了美國主導的SWIFT系統,世界各國瞬間目瞪口呆,因為這種事随時會輪到自己頭上。然後,美國不但把歐盟拉下水,讓歐洲各國的經濟哀鴻遍野,而且還堂而皇之地炸毀了“北溪2号”輸氣管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個世界超強的身上,讓所有人都明白了美國的對外政策是毫無底線可言的。

而美國本身的經濟已經嚴重空心化,隻是在憑借“石油美元”的慣性來繼續維持着經濟霸權,并一茬又一茬地收割着全世界的财富。

是以,各國都看明白了,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是完全不會顧及其他國家的死活的。于是,世界很多國家紛紛開始了“去美元化”,同時開始抛售美國國債。

美國自己也很着急,美聯儲居然把“加息”和“放水”這兩大過去絕無可能同時使用的“大招”一并使出,可即便如此,美國的經濟也沒有絲毫好轉的迹象。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怎麼辦?

放眼全球,唯獨具有超強經濟基本盤的大陸才可能是美國的“救星”。大陸有着全世界最高的美元儲備,還有8000多億美國國債,又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隻有大陸繼續大量購買的國債,其他各國才能踏實地跟進,那美國最近提高的國債上限才會有意義。

而尴尬的是,美國無論是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都在對大陸進行全面圍堵和遏制。

貿易戰與大陸打了好幾年。拜登政府向台灣又是出售武器,又是派軍事顧問。南海和大陸周邊海域,美軍更是拉着日、韓、菲、加等國晃來晃去,制造緊張氣氛。

換成其他絕大多數的國家,在這種形勢下,早就向美國屈膝投降。而大陸反而越戰越勇。在經濟上,對美國的出口是逆風飛揚,在軍事上,對美國的空中和海上挑釁更是進行了強力回擊。

可以說,美國目前基本已經處于黔驢技窮的狀态。然後,美國并不甘心。就在耶倫訪華之前,美國又開始了新一輪對大陸的所謂制裁,主要限制美國在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方面的對華投資,禁止美國公司向大陸出口微晶片。随後,美國又鼓動日本和荷蘭在晶片制造領域對大陸開始管制。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這下,美國可謂是圖窮匕首見,直接使出了終極大殺招,其目的就是要徹底扼殺大陸的高科技産業,打斷大陸和平崛起的步伐。

面對敵人的危險,我們該怎麼辦呢?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犀利的反擊

大陸目前在晶片生産技術方面,最高的制程是14NM,已經基本可以滿足除了高端手機之外的其他生産需求。

但大陸的目标是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是以,3NM才是大陸晶片産業的更高追求。而且,在諸如人工智能、超級計算等方面的,高精尖的晶片是必需品。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是以,美國自認為針對大陸的這一招是“打蛇打七寸”。它的盤算是以此作為給大陸的“下馬威”,好讓耶倫訪華時能談出點對美國有利的條件。

不過,美國太小看大陸了。

美國在6月29日剛剛吹風要在人工智能晶片方面對大陸制裁,大陸就在7月3日放出了更大的“狠招”,那就是從8月1日開始,對镓和鍺兩種稀有金屬進行出口管制。

瞬間,全世界和晶片相關的技術大國全都傻了眼。

為何?

因為從第二代晶片的生産開始,這兩種稀有金屬是必不可缺的。沒有這“二位”,生産高端晶片就是鏡花水月。

美國其實早就想到了大陸會進行反制,于是從2021年開始就開始了研究對策,而最後的結果就是“沒辦法”。

為什麼?

以镓為例。全世界85%的镓儲量在大陸,全世界98%的镓都是大陸生産的。而且,镓并不能單獨提煉,而是作為氧化鋁的副産品。而全世界60%的鋁産能在中國。

那國外就不能搞嗎?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可以搞,但生産鋁是高耗能産業,是十足的電老虎,一條生産線所用的電力相當于一座城市用電量的三分之一。僅這一點就能讓其他國家哭暈。

而且,美國和西方國家如果真豁出去了,也建設生産鋁的工廠,最終的結果就是弄到1噸镓,但還有10萬噸的鋁塊賣給誰呢?價格根本沒法和大陸的産品拼,那就能加在镓的成本上。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于是,镓的價格直接一飛沖天,高端晶片的價格也是。這還是最好的結果,而從目前的形勢看,西方國家的镓儲備最多用1年。1年後,恐怕各國的回收舊電器行業就火爆了,是以從這些垃圾裡面能回收點镓。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在大陸宣布管制政策後,镓和鍺的價格是竄天猴一般上了天。跟着美國跳得最高的日、韓、荷蘭立刻要求與大陸進行磋商,歐盟也坐不住了。而美國隻能幹巴巴地給盟友們開出了空頭支票:會幫大夥兒解決的。可問題是,要解決,2年前就解決了,還用等到今天?

是以,耶倫來華之前,大陸已經與美國進行了一輪交手。而且,在這輪交手中,全世界都看到了,大陸在高端晶片的生産原材料領域,可以憑一己之力,吊打全世界,根本不用像美國那樣,還要拉幫結派。

美國對大陸制裁了這麼久,大陸隻不過是稍微用“管制”,而不是“禁止”來反擊了一下,美國和西方就已經一片雞飛狗跳。而大陸在威力更大的戰略武器~稀土方面,還有采取任何措施。

由此,中美之間終于可以“公平”地進行第二輪高層之間的會晤了。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誰能笑到最後?

耶倫到了北京之後,機場的迎接儀式和布林肯差不多,略顯冷清,但毫不令人意外。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她這次來華有什麼目的呢?

有三個。

第一個當然就是求大陸買美國國債的事兒。

第二個就比較“扯”了,就是讓大陸放棄在高科技領域的奮起直追。

第三個呢,比較無厘頭,是要求大陸不要幫俄羅斯。這個“幫”并不單純指的是軍事援助,而是要大陸與俄羅斯徹底斷交,在政治上不支援俄羅斯,在經濟上也不要與俄羅斯進行戰略合作。

當然,作為老油條,耶倫心裡很有數,第一個目的還有的談。第二個和第三個隻是象征性地提一下,大陸根本不可能接受,她說了也是白說。

在這次訪華中,耶倫與大陸的高層進行了總計10個多小時的會談。按她的話說,會談是“直接的”、“有實質性”、“富有成效”。

翻譯成白話是什麼呢?

“直接的”就是中、美雙方都把該說的話全說了,各自的訴求都表達清楚了,沒有歧義了。

“實質性的”就是美國能在哪些方面做出讓步已經表達清楚了,大陸能做到什麼程度也表達清楚了。

“富有成效”就是中、美雙方都充分了解了對方的意思。

總結一下,就是雙方把該談的都談了,但至于結果,還是沒有。還得繼續談。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在具體會談内容上,大陸肯定先提出了“台灣”這條紅線,要求美國不要繼續挑釁大陸的底線,這個肯定所有問題的一個大前提。

對于美國的挑釁,大陸也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也采取了能讓美國聽得懂的語言。例如我軍戰艦對美國戰艦的攔截行動。

其次,大陸肯定要求美國不要繼續進行毫無意義的貿易戰,尤其是在高科技産業方面,徹底放棄對大陸的遏制。

對此,如前文所述,大陸已經出台了對镓和鍺的出口管制。這隻是小小地敲打一下。如果美國一意孤行,那不好意思,你們的生産企業就别打算弄來原材料了。再過幾年,就等着被大陸的高端晶片碾壓吧。

最後,大陸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和哪個國家進行交往和合作是我們自己的事兒,别人管不着。

對于這點,拜登挑起俄烏沖突的本質就是沖着大陸來的。如果俄羅斯徹底垮了,那美國的下一個目标,毋庸置疑就是大陸,而且遏制手段将更加殘忍和卑鄙。

是以,大陸一定會強化與俄羅斯的戰略合作關系,更進一步加快遠東大開發的合作步伐,這點,美國是萬難能擋住的。

正是因為大陸有了足夠的底氣,并進行了充分的戰略準備,是以,美國才能與大陸坐下來進行了心平氣和的溝通。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那麼,在耶倫結束訪華後,兩國之間的關系發展将有何變化呢?

在這次會談中,耶倫向大陸高層做出了三點承諾。

第一、美國不尋求與大陸“脫鈎”。意思就是貿易戰可能不打了,如果打,也不會像過去那麼激烈,反正大陸的企業都适應了,不适應的反而是美國的企業。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美國商業界的大佬在5月份排隊訪華。

第二、美國将繼續與大陸保持溝通,管控分歧,好好落實兩國元首的會晤精神。在這點上,是美國要求着大陸的。因為一旦大陸對美國的意圖産生“誤判”,那美國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第三、在兩國經濟和全球面臨的挑戰問題上,中美需求互利雙赢。在這點上,美國如果能了解“一個太平洋容得下中美兩國”,那美國的面子還能暫時保得住。

耶倫的這三點承諾,在實際上都是大陸提出來的要求。現在好了,耶倫吐口同意,按大陸說的辦。

當着我高層的面,耶倫作3項承諾,美國終于同意,得按中方說的辦

她這個級别的官員,說話并不是代表自己。在來華之前,美國高層肯定已經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并做出了很多相應的預案。沒有高層的授權,耶倫不可能照此對大陸做出承諾。

是以,從耶倫這次訪華的結果看,可以說是大陸在與美國進行了多年的鬥争後,在外交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有了耶倫這個“台階”,那下一步中美雙方的更重磅級的談判将會進行得更加順利。

雖然道路曲折,但大陸必将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