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談|代言Prada,贊助商總數強勢碾壓!中國女足完爆男足

體談|代言Prada,贊助商總數強勢碾壓!中國女足完爆男足

當女足官方宣布與Prada合作之後吧,網友都說這次品牌選對了,并且這次合作,一經宣布,在流量、口碑和經濟效應上迅速發酵,可以說,剛開始,品牌就赢了。女足憑借優秀的成績以及多年靠拼搏造就的“铿锵玫瑰”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随着多個大賽的來臨,女足必将赢得更多的關注度,這也是品牌贊助希望看到的。而女足也用表現赢得尊重,在贊助商層面,完爆中國男足。

撰文/于睿寅

在經曆了鄭爽、李易峰、蔡徐坤等多位代言明星“塌房”的慘痛教訓後,高端奢侈品牌Prada,這回終于在中國押對寶了。

自7月10日下午官宣與中國女足達成全新合作以來,Prada收獲了多個熱搜和幾乎清一色的稱贊,而公司11日在港股開盤後漲幅更是一度超過6%,流量、口碑和經濟效益在短短24小時之内積聚爆發。雖然要評判女足和Prada牽手的效果,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但在體育營銷界這樣的爆款,許久未見了。

體談|代言Prada,贊助商總數強勢碾壓!中國女足完爆男足

Prada官宣與中國女足合作的“标準照”

官宣的時間也恰到好處,因為中國女足上周已經公布了征戰本屆世界杯的23人大名單,目前已經全員抵達澳洲做最後的備戰。作為去年女足亞洲杯的冠軍,中國女足此番小組賽與新科歐洲冠軍英格蘭隊同組,兩強交鋒必受人矚目。近30年來“铿锵玫瑰”的稱号深入人心,成為時代記憶,而Prada此次抛出“穿Prada的女人——剛毅與柔軟,皆是她”的宣傳主題,除了賽場上運動和拼搏的魅力之外,緻力于“于綠茵場之外為球隊打造煥然一新的現代風尚”。

體談|代言Prada,贊助商總數強勢碾壓!中國女足完爆男足

女足将帥穿Prada出征

這也不是Prada第一次與中國運動員結緣了。男乒隊長馬龍此前就曾擔任Prada的品牌大使,而去年北京冬奧會前,品牌還邀請楊舒予、鞏立姣、李芷萱、熊敦瀚四位參加過東京奧運會的運動員身着2022春夏系列拍攝時裝大片,楊舒予則在今年5月成為新一任品牌大使。不過簽約國字号團隊,對于Prada來說是嶄新的嘗試。

相比起仍在發酵的蔡徐坤負面輿情,中國女足這個新代言群體對品牌而言保險系數極高,而且從今年的世界杯、亞運會起勢,到明年的奧運會到達高潮,再延續至2026年的亞洲杯并開始新一輪循環,長期穩定,又有大流量賽事加持。有女足長年來為全國球迷認可的精神面貌作為基礎,大賽成績錦上添花,Prada很容易就“赢麻了”。

體談|代言Prada,贊助商總數強勢碾壓!中國女足完爆男足

女足世界杯一觸即發,女足姑娘們已經在澳洲開始最後備戰

其實,這已經不是各路品牌第一次“押寶”中國姑娘成功了。不久前剛結束的女籃亞洲杯上,因為“無畏金蘭”的中國女籃時隔12年再捧杯,包括耐克、中國銀聯、瑞幸咖啡、TCL、怡寶等9家知名品牌收獲了令人豔羨的流量和聲量,其中瑞幸更是在開賽前1天才“壓哨官宣”,堪稱神來之筆。明年以亞洲杯冠軍、世界杯亞軍的身份征戰巴黎奧運會,之前在觀望而沒搭上中國女籃這班車的品牌,今後怕是想要上車,也高攀不起了。

誇張到什麼程度呢?除了胸前、褲腿等常見的球衣廣告位之外,這次中國女籃隊服背面,号碼下方甚至多了一塊像是藍色膏藥的東西。定睛一看,那也是一個代言啊!

體談|代言Prada,贊助商總數強勢碾壓!中國女足完爆男足

女籃流量效應顯著,連球衣背後号碼下面的廣告位都十分搶手

這對于女籃姑娘當然是好事,畢竟成績越好,品牌的眷顧就越多——這條鐵律在“同工不同酬”現象存在依舊的三大球領域,也終于得到了驗證。女籃9家,而女足的贊助商更是多達14家,而近3個月以來就有8個品牌與女足達成合作。在此前官宣世界杯陣容的官方海報下方,女足列出的贊助商包括:6家“中國之隊官方合作夥伴”(耐克、中國平安等)、1家“中國女足全面戰略共建夥伴”(支付寶)、8家“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合作夥伴”(榮威、金鑼等),共計15家。但據媒體考證,其中小紅書與女足的合作關系已到期,隻是部分權益尚未結束,是以推算出14家。

反觀中國男足,通過中國足協官網披露的資訊,隻有2家“中國之隊官方進階合作夥伴”,2家“中國之隊官方合作夥伴”和3家“中國之隊官方供應商”在列,總計7家。這些其實是男足和女足共享的。換言之,目前還沒有哪家品牌願意單獨為男足“掏錢”。相比起此前中超金元時代,男足運動員率先與世界水準接軌的收入水準,男足國家隊的“吸金”水準,着實有些寒酸。

體談|代言Prada,贊助商總數強勢碾壓!中國女足完爆男足

海報下方,是中國女足各類贊助商的譜系圖,共計15家(其中1家已到期)

這也是競技體育叢林法則的真實展現。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長年看着女籃、女足姑娘們擠經濟艙、吃洋快餐,聯賽收入比之“普通人”從事的行業毫無優勢甚至還遠遠不及,傷病、複健還有退役後職業規劃等問題得不到保障,都格外讓人心疼。讓這幫選擇将青春奉獻給賽場,為國争金奪銀的姑娘們在運動生涯的巅峰期多增加些收入,是很多人樸素的願望。

比起之前,這幫“優等生”也的确在獲得越來越多真金白銀的犒賞。以女籃為例,由于亞籃聯僅為冠軍頒發獎杯,并未設定現金獎勵,WCBA的四川遠達美樂籃球俱樂部就立刻發出公告,決定給予随國家隊出征的韓旭、李夢、王思雨和高頌每人50萬元獎勵。女足也是如此,FIFA将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總獎金池擴大至1.52億美元,按照各層級的獎金配置設定,我們的女足隊員們即便隻完成小組賽,至少也能得到每人3萬美元的獎勵——雖然比男足運動員動辄千萬的身價是顯得寒酸,但至少能用這筆錢,對自己更好一些。

體制内的獎金之外,愈發龐大的贊助商隊伍所能提供的資金及其他資源的支援,也是女足大球項目長期健康發展的保障之一。當然,贊助商并非單向輸出的“金主”,關鍵還是看重了咱們姑娘們長期以來為全國球迷認可的競賽成績、精神面貌和流量效應,與自身品牌定位尋求最大公約數,進而形成長效、互利、可傳播的整體品牌營銷方案。要不然,為什麼女籃女足奪冠時我們能輕松地喊出一句“中國女人為什麼能”,而說到稱贊男子國家隊的口号,卻經常性詞窮了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