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藩臯蘭 黃河之畔梨園人家有絕技

作者:看看航空公司
名藩臯蘭 黃河之畔梨園人家有絕技

中國甘肅10月18日電(記者宋芳科任磊楊彥茹)在母親河岸邊的溫柔臂灣畔,有郁郁蔥蔥的古梨園,這裡是世界上第一座古梨園,位于蘭州玉蘭石川鎮。環繞小鎮的黃河不僅滋養着數百年的古梨樹,還孕育着豐富多樣的當地民俗。10月18日,母親河畔的中國網主題采訪團走進石川,被空中采摘梨的"拉天風"所吸引。

名藩臯蘭 黃河之畔梨園人家有絕技

石川自明代嘉靖年開始種植梨樹,現有梨園面積3939畝,主要品種有"冬梨"和"軟梨",數量約一半,是甘肅省知名品種。園内有100年以上的古梨樹9423棵,其中3000多棵樹齡超過300年,其中大部分是200-300年樹齡的梨樹,平均樹齡為260年。

不像一般的果樹,百年梨樹的樹冠高大,踩在小梯子上是夠不着的,尤其在角落裡是"看梨歎息",為了好照顧好這些"空氣作物",梨園前輩們在日常生産管護理時發明了一個高達10米的梯子, 比如一隻蜻蜓,而用這種梯子管來保護梨園是"天國風"。

名藩臯蘭 黃河之畔梨園人家有絕技

10月18日,十川梨園,"天基"魏生恒一家正在果園裡采摘冬梨,哥哥沿着梯子爬,靈活地在樹上采摘梨。

魏聖恒表示,他是魏珂的第21代"田式"繼承人,作為甘肅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田式"至今鮮活的遺産,是他們辛勤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數百年的梨園已經枝繁葉茂,得益于黃河的滋養,也得益于一代石川人的悉心呵護,對梨園的悉心呵護,老祖人的"日風風"不容錯過。

名藩臯蘭 黃河之畔梨園人家有絕技

"天式"的考驗是技術,對于梨園的遊客來說,區分軟梨和冬梨很重要。冬梨清肺,配糖粉、棗、炖飲料是冬季滋補飲料。軟梨自然發酵,"變黑"後冰渣送進口,舌尖是沙子的味道。但如果你承認兩個水果錯了,它就不會起作用。魏永波說,軟梨果實型是圓的,而冬梨是橢圓形的,清楚這一點,兩顆梨都好區分。

名藩臯蘭 黃河之畔梨園人家有絕技

春天有上百朵花,秋天有果實,在母親河的石川梨園裡有着如此悠閑而豐富的生活,而在冬天,你來到四川不會讓你失望,除了感受冬天的雪帶來"千樹梨花",你還可以享受當地的"鐵芯"社會之火。

名藩臯蘭 黃河之畔梨園人家有絕技

玉蘭縣是太平鼓的故鄉,是中國民俗文化藝術的故鄉,蘭州鼓和梨園的時間最合适,太平鼓演奏黃河沖的壯麗氣勢,一年到四川,一年四季都有驚喜。

名藩臯蘭 黃河之畔梨園人家有絕技

如今,古梨園煥發着新的生機,通過深加工,軟梨被做成一杯全年食用的軟梨,解決了軟梨不耐貯藏、不能很好的長途運輸的問題,讓軟梨和甜胚、灰豆成為蘭州的零食。同時,當地還開發了梨園八寶茶、軟童果汁等産品,讓古梨園的口感走進千家萬戶。

名藩臯蘭 黃河之畔梨園人家有絕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