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8年,萬名解放軍喬裝打扮後秘密潛入巴基斯坦,10年後創造奇迹

作者:黎庶文史

1968年,一萬名解放軍戰士在巴基斯坦集合,他們統一換上了巴軍的服裝。與此同時,在他們的面前還整齊的擺放着一排排棺材。

他們究竟是要做什麼呢?

1960年,印度屢屢進犯大陸,為了不引起流血事件,大陸隻是警告,但印度卻視而不見。印度總理尼赫魯還口出狂言:大陸就是不敢列印度。

1962年,當印度再次在大陸邊境發起挑釁事件時,毛主席終于下令:掃了他。

于是,大陸對印度采取了自衛反擊戰。這一仗還沒怎麼打,印度就開始落荒而逃。但是印度并沒有就此死心,他仍然在尋找機會進犯大陸。

而印度卻與巴基斯坦有着不共戴天的血仇,原因是他們同為英國的殖民地,在殖民時期,兩國因為不同的宗教信仰而屢發沖突。

1968年,萬名解放軍喬裝打扮後秘密潛入巴基斯坦,10年後創造奇迹

圖|印巴沖突

直到英國放棄印度這塊殖民地的時候,順手按不同的宗教信仰,将印度劃分成了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

也就是說,為了減小他們之間的沖突,基于宗教信仰,讓印度與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兩個國家。然而,這樣的獨立分居,并沒有使得他們之間的關系得到改善,沖突仍然不斷,甚至導緻50多萬百姓生靈塗炭。

後來,兩國還因為克什米爾的歸屬權問題,爆發了激烈的戰争。而在這場鬥争中,印度成為了美蘇争霸的寵兒。

印度的開國總理尼赫魯說過:“印度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為了實作大國夢,印度總理尼赫魯搖擺不定,在中國強硬趕走列強的時候,他來中國通路,還與毛主席通信,表達對毛主席的敬佩之情。但是,在中國抗美援朝最艱難的時候,他翻臉不認人,不惜對中國痛下殺手,要占領中國的領土。

于是印度便打着這樣的如意算盤,中國在抗美援朝的戰場戰勝了美軍。如果印度能戰勝中國,那将向世界證明印度比美軍有戰鬥力。

可是,他如果真的跻身超級大國,又會面臨怎樣的結局呢?

印度之是以成為美蘇争霸的寵兒,原因是美蘇的核心利益石油和石油運輸線是美國的核心利益,而這些運輸線要依靠的主要線路是印度洋航線。

盡管如此,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争相拉攏印度的舉動,讓印度在印巴戰争中,處于上風。

巴基斯坦也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于是他将聯盟對象轉向了中國,因為中國與印度關系緊張,再加上中國又秉承友好和平的想法,向巴基斯坦伸出了援手,并與其結成了軍事同盟。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規模的軍事援助,在印巴沖突中,印度也無奈的選擇了停火。

1968年,萬名解放軍喬裝打扮後秘密潛入巴基斯坦,10年後創造奇迹

圖|解放軍援助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也被大陸的行動力所感動,與大陸簽訂了友好協定,與大陸成為了情同手足的兄弟之邦。

戰争結束後,大陸也沒有放棄對巴基斯坦的援助。盡管當時往巴基斯坦運輸物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兩國之間夾着喀什昆侖山脈,成為了物資運輸的最大阻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陸要運往巴基斯坦的物資隻能走海運路線。如果印度再一次向向巴宣戰,最大的難題是物資供應。

為了讓兩國的物資運輸以及貿易往來更順利,中巴決定合力在喀什昆侖山脈修建一條公路。這不僅能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對兩國的國土安全也有好處。

這條中巴公路自中國的新疆喀什至巴基斯坦的塔科特,大陸負責東段,巴基斯坦負責西段。兩國要共同面對的難題是:整條路段上全是海拔數千米的高山。

當時大陸的經濟情況并不好,但是我們還是毅然決定修建這條公路。

大陸用了兩年時間,完成了東段公路的修建。但是巴基斯坦負責的西段,卻因為技術缺乏,工程一直不前。無奈之下,巴基斯坦向大陸提出支援的請求。

雖然大陸的東段完成快,但大陸當時完成的也并不輕松,當時經濟不寬裕,我千萬戰士都是夜以繼日,用血淚付出換來的。

然而,為了能加快工程進度,大陸還是爽快答應了巴基斯坦的再一次求助。

1968年6月,大陸派1萬名戰士脫下自己的軍裝,喬裝換上巴基斯坦的軍服,開赴巴基斯坦的西段工程一線。他們的面前還擺放着一排排棺材,表示着他們完成任務的決心。

當1萬名戰士來到巴基斯坦的工程一線時才發現,巴基斯坦負責的西段公路工程真是慘不忍睹。雖然工程進度達到了100多公裡,但合格的道路不到30公裡。

當然,也不是巴鐵從業人員偷懶不好好修,而是西段工程的建築條件比較惡劣,已修好的道路再次被自然災害破壞。

1968年,萬名解放軍喬裝打扮後秘密潛入巴基斯坦,10年後創造奇迹

圖|中巴友誼路

我們的解放軍戰士沒有任何牢騷,便投入到險惡的道路建設中。修築的過程中,戰士們駐紮在海拔4千米的高山上,甚至在工作時,也是用繩子捆綁着在上面米的懸崖峭壁上高空作業。

很多戰士因高原反應太嚴重,一席出血昏迷。夏天溫度達40度以上,冬天大雪封山。

終于在1978年,曆時10年,中巴鐵路才全線竣工,成為世界第八大奇迹。

要知道這樣的奇迹,是我們的解放軍用血與淚完成的。戰士用8萬多噸的火藥,打了上千個洞,建造主橋24座,小型橋梁70座。

甚至他們中有100多名戰士在修築的過程中不幸遇難,有88名犧牲,再也不能凱旋而歸。巴基斯坦人民為了感謝他們,為他們建造了陵園。

解放軍用生命援助巴基斯坦援建中巴公路的事迹打動了巴基斯坦人民,于是一位名叫阿裡·艾哈邁德的老人,自願為他們守陵。

他每天都要将陵園打掃一遍,甚至他還自豪的告訴自己的孩子:“沒有他們,就沒有你們的幸福生活。”

1968年,萬名解放軍喬裝打扮後秘密潛入巴基斯坦,10年後創造奇迹

圖|守陵人:阿裡·艾哈邁德

後來,老人去世了,他的兒子又從他的手中接過任務,為來自中國的解放軍英雄守陵。這也是中巴友誼的表現。

今日,中巴公路已成為中巴友誼橋梁,成為了世界上的奇迹公路。而那些擡着棺材,援助巴基斯坦的戰士們,用血和淚修築了這條友誼之路。他們是中巴友誼的促成者,他們更是我們的驕傲。

參考資料:

百科資料——中巴友誼路

中國日報網——《一寸天路一寸血》

《湘西援巴老兵回憶》

#頭條文章養成計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