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晚,歌手李玟的家人通過社交媒體宣布,李玟于7月2日在家中輕生,送院後一直昏迷,最終于7月5日離世。
李玟離世的消息令不少網友痛心,也有人感到震驚。在大衆印象中,李玟總是呈現出陽光、樂觀的形象,有網友疑惑:為什麼看起來陽光開朗的人,也會得抑郁症?這其實是很多人對抑郁症的誤解。
25歲網紅輕生被診斷為抑郁症
朋友:平時她是個開朗的人
據報道,昨天,浙江醫院三墩院區急診科接診了一名因服用大量安眠藥出現昏迷症狀的女性。據悉,該女子叫小英(化名),今年25歲,是一名視訊主播,在“圈内”是小有名氣的“網紅”。但從小父母離異,又因學習成績差被老師和同學不待見,導緻性格逐漸自卑。5年前,小英第一次嘗試自殺,被家人及時發現後送醫,被确診為重度抑郁症。
醫生正在搶救小英據家屬透露,自小英被确診為抑郁症後,已經有過多次自殺行為。小英的朋友小李(化名)說:“昨晚看到李玟輕生的新聞,沒想到今天就發生在自己朋友身上,小英平常給我們的印象是一個十分開朗的女孩,真的體會不到她内心有多掙紮。”醫生表示,根據朋友的描述,可以初步判斷小英和李玟一樣,都屬于“微笑型抑郁症”。所謂的“微笑抑郁症”,是一個通俗的說法,指帶有抑郁情緒的人把抑郁的一面掩飾起來,戴着微笑的面具,讓人以為自己生活愉快,導緻抑郁症狀很難被發現。這類患者難以及時得到外界幫助,進而更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微笑抑郁症”患者擁有較好社交能力不确定性比普通抑郁症患者更大
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30 年,抑郁症将上升至世界疾病負擔首位。但很多人不會主動求助心理咨詢,尤其是微笑抑郁症。
美國庫珀大學醫院的心理學家蒂娜·西爾弗曼博士指出,普通的重度抑郁患者因體力和思維嚴重衰退,病情嚴重時可能都無力下床;而相比之下,微笑抑郁的患者往往精力會更充沛,一旦産生絕望自殺的念頭,會有更大的可能付諸行動并取得“成功”。
臨床心理學家Rita Labeaune(利塔·拉貝恩)認為,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郁的患者并不是每天縮在床上,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擁有比較好的社會功能,甚至令人誤以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
但是這種“習慣性微笑表情”并不能夠消除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帶來的壓力、煩惱、憂愁,隻讓他們把憂郁和痛苦越積越深。直至最後,當他們最終表現出現異常行為或者自殺時,他們的家屬們都感受到震驚或者難以相信。
心理治療師Jack Anderson(傑克·安德森)的研究也支援了上述觀點,他認為微笑抑郁者的不确定性比普通抑郁症患者更大,“當他們微笑着感謝你的幫助,說自己有所好轉的同時,可能已經在心中決定要自殺了。”
如何識别抑郁症?
抑郁症産生的最關鍵原因是動力缺乏和快感缺失,就像列車失去了燃料和動力裝置,導緻患者無法維系原來的生活狀态。嚴重時,患者生活陷入停滞,不僅維持不了進階的社交工作能力,基礎的生理狀态如飲食和睡眠也出現問題,甚至産生精神類症狀,想要自殺。
抑郁症的症狀多種多樣、千變萬化,個體差異很大,但是大緻可以歸為以下幾類。
心境低落:這是最核心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和心态悲觀,程度輕重不等。輕度患者會悶悶不樂、缺乏愉快感、興趣缺失,重度患者會感到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痛不欲生。
思維障礙:患者常感覺思維變慢、腦子變空,反應慢、記不住事情。思維内容多悲觀消極,嚴重時患者甚至出現妄想等精神類症狀,比如因軀體不适而懷疑自己患有重病,也可能會出現關系妄想、貧窮妄想、被害妄想等,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幻覺,常為聽幻覺。
意志活動減退:表現為沒有意願和動力做事。比如生活懶散,不願社交,長時間獨處,嚴重時不顧個人衛生,甚至不語、不動、不食。
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下降或學習費力,總是回憶過去不開心的事情,或者總是想些悲觀的事。
軀體症狀:常見症狀包括睡眠障礙、乏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便秘、疼痛(身體任何部位)、性欲減退、陽痿、閉經和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
抑郁症可以治療嗎?
專家指出,作為一種疾病,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通過尋求專業的幫助,大多數患者可以被治愈。
和大部分疾病都一樣,抑郁症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剛剛出現抑郁情緒的時候,及時尋求心理幹預,進而避免抑郁症。
目前,抑郁症用藥的普遍規律是從低劑量開始,逐漸加量,最後達到目标劑量維持,連續用藥治療時間多要達到兩年甚至更長。盡管過程很漫長,但真正達到治愈的患者,完全可以恢複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在遇到挫折時,經曆過低谷的他們有時會比普通人更堅強。
如何與抑郁症患者相處?
很多時候,抑郁症患者身邊的親友,因為對病情不了解,進而對抑郁症患者的各類行為産生誤解。與抑郁症患者相處時,周圍的人往往也會不知所措,生怕一不小心就傷害對方。
如何通過自己的言行,幫助和安慰抑郁症患者,和他們和諧友好地相處?
- 多了解
讓抑郁症患者獲得尊重和正在嘗試被了解的感覺很重要。他們的很多痛苦不為人知,也很難一次性表達清楚,是以要不斷地嘗試多了解他們。
- 多傾聽
傾聽對抑郁症患者最重要。傾聽過後,我們最好不加評價、不加分析、不加指責。
- 多關心
抑郁症患者通常很脆弱,需要被關心和愛護。
- 多配合
有的患者想單獨待會兒,我們就要在約定安全後給予一些空間和自由。有的患者容易哭泣和發洩,我們就要給予陪伴,允許他在不傷害自己的限度内發洩。
- 不盲目建議、鼓勵和督促
抑郁症患者處于疾病的狀态下,承受力和對外界的敏感度異于日常狀态,各類微小的事情都會帶給他們壓力和崩潰感。
沒有專業的患者病情評估和醫師指導,不應強行帶患者運動、聚會、旅行、讀書及嘗試各類網上查閱到的治療方法和調整方式。
- 不指責
抑郁症患者最害怕被貼上不努力、不負責、不認真、不堅持等标簽。不要說“這算個什麼事兒”“人家的處境比你還難,也沒有抑郁”。
- 不詢問原因
不要直接問“為什麼你抑郁”“為什麼大家都有壓力,就你生病”。抑郁症是一種病因複雜的疾病,我們無法選擇自己是否要患病。
- 不戰戰兢兢地對待
盡力去做,帶着愛去看護抑郁症患者就是最好的應對辦法,不用背負太多心理負擔,不要過于責備自己沒有照顧好他們。
- 找專業醫生做依靠
專業的精神心理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疾病狀态,判斷患者是否需要藥物幹預、目前最該做的和最不該做的事情等,并給出相關治療方案。
來源丨都市快報、齊魯晚報編輯丨錢家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