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拌烏雞

原料:淨烏雞400克、大蔥節10克、生姜15克、小蔥15克、香菜10克、舂制辣椒粉20克、花椒粉3克、川鹽5克、味精1克、紅花椒粒1克、料酒10毫升、醪糟汁15毫升、白芝麻2克
制法:
1.淨烏雞沖洗後放入沸水鍋中汆去血水後撈出, 置于盤中。小蔥切寸節,香菜切短節備用。
2. 将料酒、醪糟汁、生姜(拍破)、大蔥節、川鹽3克、紅花椒粒混合,均勻抹在烏雞裡外,連盤一起放入蒸籠中大火蒸約20分鐘,取出晾冷。
3.烏雞晾冷後用手将肉撕成粗條。納盆加入小蔥節、香菜節,放入川鹽2克、味精、舂制辣椒粉、花椒粉、白芝麻拌勻即成。
特點:粗犷豪邁,幹香麻辣。
香唇誘惑
以假亂真的巧克力口紅,讓人眼前一亮,欣喜之餘不忍下口,這道甜品深受女性顧客的青睐。
原料:色豆、巧克力各适量
巧克力分别加不同顔色的色豆隔水融化,用針管注入模具裡,放入冰箱冷藏,待凝固成型後取出來,裝入口紅外殼即成
初夏
此菜是把椒麻汁與蝦仁相結合,顔色清新、蝦仁脆爽、椒香濃郁,适合夏天推出。
原料:漢蝦12隻、小黃瓜2根、自制椒麻汁50克、鹽5克、料酒10毫升
制法:
1.将漢蝦去頭殼、蝦線治淨,下入加有鹽、料酒的水鍋中汆熟,撈出沖涼,瀝幹後納盆,放适量自制椒麻汁拌勻,待用。
2.将小黃瓜片成均勻的12片,納盆加少許鹽腌出水分。取一片黃瓜片,放入一隻蝦卷起來,依次卷好後擺盤中,淋上自制椒麻汁,稍加裝飾即成。
說明:
1. 黃瓜片拌入少許鹽,可使其變軟,卷蝦仁時容易卷起。
2. 椒麻汁的制法是,将青尖椒100 克切成圈,下鍋拉油至剛熟(去掉辣椒中多餘的辛辣味),倒出沖涼瀝水。将拉油後的青尖椒圈和小蔥葉50 克,一起入榨汁機打成泥,倒入碼鬥,調入雞汁10 克、鹽3 克、味精5 克、白糖2 克、雞粉2 克、蔥油50 毫升、藤椒油20 毫升、辣鮮露20 毫升,加入涼雞湯20 毫升,調勻即成。
凍•澳洲和牛舌
主料:澳洲牛舌
調料:礦泉水1500克、古越龍山金五年100克、西湖味精100克、廣州砂糖5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50克、蔥姜适量、
調料:舟山蝦油鹵500克、凝膠片10片、紅菜頭100克、水100克
制作步驟:
1、先把調制好的汁水燒開待用,然後将牛舌焯水多煮一下,然後撈出切掉表皮,鍋中開水加蔥姜、适量黃酒煮熟牛舌,然後撈出冰水冷凍一次,切成長方塊放到調好的汁水裡泡制四小時撈出待用即可。
2、蝦油鹵500克,然後将膠片泡軟,放到蝦油鹵裡,加熱融化倒入榨好的紅菜頭汁水調顔色,調至自己理想顔色即可,然後将牛舌放到小托盤裡或者模具,倒入加了膠片的蝦油汁,蓋住牛舌為止。随後放入海鮮冰箱冷藏8小時取出改刀即可。
注意事項:牛舌焯水時一定要多煮一會,便于去皮。牛舌放入汁水泡的時候不宜過久,四小時以下最佳。
彩椒低溫鮮帶
主料:澳帶150克、紅黃彩椒各100克
調料:杭州香醋一瓶、醬油200克、東古醬油200克、白糖2斤、鮮辣汁少許、拍蒜兩個、花椒油10克、辣油10克,調成複合調料。
制作步驟:
1、将彩椒改刀成正方形,然後使用噴火槍燒焦外皮後洗淨,改刀成小方塊泡入汁水中兩小時入味。
2、整塊澳帶加入橄榄油、鹽、黑椒碎腌制均勻後真空包裝低溫55度6分鐘即可。
3、将腌制好的彩椒擺盤,澳帶切厚塊裝盤點綴。(注意事項:當時制作當時食用)
淺賞四味
這道前菜以組合形式推出,甄選了川菜經典24味型中之姜汁味、泡菜味、陳皮味、怪味。其中泡菜的原料随着季節更換,秋冬時選用四川本地所産的兒菜,春夏時則更換為蘭州百合。
陳皮牛肉以琥珀色的陳皮水蒸牛肉,讓香味滲透至每一絲縫隙,且原料能很好地保持原形,不易散亂;牛肉切片油炸,再添入自制陳皮汁收濃,成菜酸甜中帶有酒香、橙香。
制作流程:
1.調陳皮水:鍋入清水6000克、幹陳皮絲500克、紅棗60克、枸杞60克中火燒開,轉小火熬20分鐘,關火再泡1小時,過濾掉渣子即得琥珀色湯汁。
2.取牛肩肉6000克沖去血水,改刀成重約200克的塊,汆水後沖去表面浮沫,置于盆中,倒入陳皮水,加黃酒100克、鹽80克、醬油30克、白胡椒粉20克、香葉10克、八角2個,旺火蒸3小時,關火繼續浸泡1小時,取出牛肉改刀成片。
3.鍋入寬油燒至五成熱,放牛肉片炸幹水汽,撈出将油溫升至七成熱,下入原料複炸至呈棗紅色時撈出控幹。
4.淨鍋炙透,下入炸好的牛肉片,倒入陳皮汁800克,中火不斷翻炒至裹在原料上,淋紅油100克翻勻出鍋,倒入托盤晾涼。走菜時,取牛肉6片裝盤即可。
制作陳皮汁: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放辣椒絲50克、花椒30克、陳皮絲80克小火煸香,添冰糖550克炒至融化,調入香醋400克、黃酒200克、醬油200克、雞飯醬油90克、美極鮮味汁70克、蚝油70克、雞粉30克小火熬至略微濃稠,加青梅酒80克、白芝麻30克攪勻關火即成。
怪味鮑魚鮑魚低溫慢煮,口感爽脆,再泡入以清酒、味淋、木魚花等調成的料汁中,充分入味;以果醬、花生醬、蜂蜜、紅油等料調成怪味汁,裹在鮑魚表面,色澤紅亮,誘人食欲。
1.調清酒味汁:木魚花250克添入清水1000克蒸透,過濾即得木魚花水。礦泉水1000克、日本清酒500克、味淋200克、美極鮮味汁150克、木魚花水200克、燒汁50克、雞精30克、姜絲30克、香茅草10克調勻即成。
2.制作怪味汁:紅油200克、香醋150克、白糖150克、陳醋80克、什錦果醬30克、花生醬30克、蜂蜜30克、鹽30克、醬油12克、雞粉10克、花椒粉10克、姜末30克、蒜末20克、花生碎20克、白芝麻20克攪勻即成。
3.選鮮活的大連六頭鮑刷洗幹淨,去掉外殼、内髒,在一側打十字花刀,裝入保鮮袋抽真空、封口,放入容器,将溫度調至74.4℃煮45分鐘,取出晾涼,放入清酒味汁中浸泡4小時,每隻鮑魚縱向對半切開。鮮桃仁汆水過涼備用。
4.取鮑魚1隻、鮮桃仁2個納盆,淋怪味汁15克拌勻即可裝盤,稍加點綴後走菜。
冰鎮咕咾肉
剛出鍋的咕咾肉與冰塊一接觸,外皮迅速冷縮,口感變得脆爽,而内裡肉質依然軟嫩。兩種不同的口感帶給人不一樣的味覺體驗。
原料:松闆肉丁200克水果丁60 克脆漿粉、糖醋汁、生粉、食用油各适量
1.松闆肉丁裹勻脆漿粉,下入燒至四五成熱的油鍋中炸三四分鐘至肉熟,然後複炸一次使表面酥脆,撈起備用。
2.往淨鍋裡迅速倒入調好的糖醋汁,勾入稍厚的芡汁,淋入适量熱油,然後倒入炸好的松闆肉丁,裹勻一層即可起鍋倒盛器中,加入大量冰塊讓其迅速降溫,面上撒水果丁即成。
直隸味道
這道涼菜拼盤荟萃了保定家喻戶曉的名吃,如炒紅果、白洋澱酥魚、海木耳、芥末墩、豬皮凍等,但又比傳統版本更為精緻:芥末墩用娃娃菜制作,除了自燙黃芥末,還加入青芥辣提升刺激感;海木耳賣相可愛,拌成酸甜辣的複合口味,脆嫩鮮香;酥魚時覆一層豬皮,放涼後帶有“果凍”感覺。
白洋澱酥魚制作流程:
1.選用每條不到半兩的白洋澱野生小鲫魚,宰殺洗淨備用。豬皮洗淨切成大塊。
2.鍋放底油燒熱,下蔥段、姜片、蒜子、花椒、白胡椒粒煸香,調入本地醋、醬油、白糖,在鍋内墊入竹箅子,整齊碼好治淨的鲫魚,再放一個竹箅子,碼一層鲫魚,最上面鋪一層豬皮,大火燒開轉小火煨約2小時,出鍋放涼後即可食用。在加熱過程中,豬皮中的膠質滲入湯中,放涼後微微凝固呈果凍狀,使酥魚口感更佳。
酸辣海木耳制作流程:鹽漬海木耳(海藻類植物,形似木耳,與海帶相比肉質更薄、口感更脆)在流水下沖去多餘鹽分,納盆後每500克加入醬油25克、美極鮮味汁20克、小米椒圈20克、辣鮮露15克、白糖15克攪勻後泡約2小時即可。
自制芥末墩制作流程:
1.娃娃菜去掉較厚的菜幫部分,汆水、過涼,納盆後每500克加入白醋100克、白糖30克、青芥辣、鹽各适量腌約2小時。
2.黃芥末粉加入50℃的熱水調成糊狀,封保鮮膜靜置涼透。
3.走菜時取泡好的娃娃菜50克,調入黃芥末糊5克拌勻,将每片娃娃菜卷成小卷裝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