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抑郁症真的不隻是心情不好……

作者:長城網

7月5日,

歌手李玟的姐姐李思林通過其個人微網誌發文稱,

李玟因抑郁症于7月2日在家中輕生,

送院後一直昏迷,

經醫院團隊努力搶救及治療,

最終于7月5日與世長辭。

抑郁症真的不隻是心情不好……

@李思林Nancy 微網誌截圖

據悉,

李玟患有抑郁症,

已與病魔鬥争多年。

消息一出,

網友紛紛緻哀的同時,

也發出這樣的疑惑:

看起來陽光開朗的人,

為什麼也會得抑郁症?

有報道稱,全球1/10的人存在潛在抑郁症和抑郁傾向,而其中65%的人有過自殺念頭。2019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團隊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Lancet Psychiatry)的研究首次報告了大陸的抑郁症患者中,女性約占65%,67%的抑郁症患者超過35歲。

如果一個人的情緒不好,可能會有不想說話、不想出門、不想換衣服等表現。在“宅、懶、煩、手機不離身、身材不滿、沒有愛好”這幾項中,如果你符合4項以上,可能存在抑郁情緒。

您可以通過抑郁症測評表——PHQ-9量表來測試自己是否存在抑郁症風險,這是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專業測試量表,雖然隻有簡單9道題,但它篩查抑郁症的敏感性達到了88%。

根據過去兩周的狀況,請您回答是否存在下列描述的狀況及頻率:

抑郁症真的不隻是心情不好……

如果這個量表大于10分,就要考慮抑郁症的可能性了。

▶▶▶為什麼每天都很開心還會抑郁?

開朗的人也可能會有抑郁症,常被稱為微笑抑郁症,這類抑郁症患者非常具有欺騙性。

據悉,本質上,抑郁是一個遺傳性和生理基礎的疾病,任何人都可能得抑郁症。另外,抑郁症往往是隻有處于發作期時,其種種症狀才顯現出來,隻是生性樂觀的人,在抑郁發作期,他會暫時變得不再那麼樂觀,是以說,抑郁症和不樂觀沒有直接關系。

▶▶▶早期抑郁症的4個危險信号

抑郁症真的不隻是心情不好……

▶▶▶抑郁症按嚴重程度分為三級

抑郁症真的不隻是心情不好……

▶▶▶抑郁症可能有哪些症狀?

抑郁症發病有兩個高峰年齡段:20歲左右和40歲左右。在生理上,這是從青年晚期到更年前期的變化;在心理上,需要面對工作節奏加快、生活壓力變大等情況,更容易出現抑郁的症狀。

1、表情淡漠淚點低

抑郁症患者的内在體驗往往特别傷感,很難高興起來,已經喪失了快樂的能力。同時,他們的認知和思考能力下降,對外界事物漠不關心。

2、自卑自責自我否定

經常否定自己的能力,抑郁症患者所認為的不行,并非真的能力不足,而是自我感覺不行。

3、睡眠品質差

睡眠不好可能是抑郁症最早的表現,也是抑郁症最核心的表現之一。同時,睡眠不好也可能是抑郁症的誘因,連續兩年睡眠不好的人,患抑郁症的風險是睡眠好人群的2~3倍。抑郁失眠具有特殊性,入睡困難很明顯,可能兩三個小時都睡不着。睡着後兩三個小時就會醒,即早醒,而且是完全清醒,一點困意都沒有。抑郁症患者睡醒後的心情是最差的,而晚上相對輕松,表現為晨重夜輕。

4、莫名疼痛

不明原因的身體疼痛,如頭痛、腹痛、肌肉酸痛等,其實也都是抑郁症的常見症狀之一。臨床研究表明,因為頭痛而咨詢醫生的抑郁症患者高達69%。

▶▶▶哪些原因容易導緻抑郁症?

壓力是抑郁的重要誘因,因為壓力會抑制中樞神經功能,導緻五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減少,大大增加抑郁風險。而抗抑郁藥正是通過增加神經遞質起到治療的作用。

壓力大的時候,可以用以下幾個方法輔助減壓:

①運動: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讓中樞和肢體興奮起來;

②每天發呆5分鐘;

③訓練延遲發作和延遲滿足能力:遇事先冷靜一段時間,控制情緒,讓心态更平和;

④主動用力擠壓減壓玩具;

⑤冥想減壓法:保持坐姿,手掌完全張開,緊貼在對側腋下,雙肩擡高,脖子不要使勁,輕微晃頭。配合深呼吸、閉眼,每天做3~10分鐘。

▶▶▶情緒低落時如何緩解?

抑郁症真的不隻是心情不好……

▶▶▶如何面對身邊抑郁的朋友?

你的身邊是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家人朋友,在時不時跟你透露一些資訊:

“人活着是為了什麼?”

“我最近很不開心”

“我特别想死”

……

很多人聽到這些話時,會習慣性認為他們是無病呻吟、想太多、誰都會有壓力、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總沒事找事……就這麼把這些呼救信号給忽略了,結果最終嚴重後果出現之後,才開始後悔。

▶▶▶那如果我們遇到了身邊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如何幫助他們走出抑郁的泥潭?

抑郁症真的不隻是心情不好……

抑郁是一種疾病,

醫生、家屬和患者是一個治療聯盟。

讓我們一起認識抑郁,

了解抑郁,

學會和抑郁症患者相處,

陪他們順利走出心理的陰霾。

(據央視新聞、新華社、北京衛視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