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G:建議書落地,路線圖清晰

作者:通信世界
6G:建議書落地,路線圖清晰
6G:建議書落地,路線圖清晰

沉浸式通信、人工智能與通信的融合、感覺與通信的融合……在5G改變社會之後,6G将給人們帶來更具颠覆性的變革。近日,國際電信聯盟如期完成了《IMT面向2030及未來發展的架構和總體目标建議書》(以下簡稱《建議書》),讓曾經遙遠的6G第一次立體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如今的6G已經漸行漸近,從開放研究突破性技術,邁向标準化和驗證階段,并将于2030年左右進行初步商業部署。前瞻6G時代,大陸率先啟動6G研釋出局,成立産業推進平台IMT-2030(6G)推進組,為全球6G發展貢獻了“中國力量”。

藍圖繪就,6G漸行漸近

每一代移動通信的标準化工作都是從願景和需求定義開始的,《建議書》明确了6G使用者和應用将呈現的九大趨勢,指出了6G六大典型場景,定義了15個能力名額,全面描繪了6G面向2030年的社會發展願景、典型場景和應用需求,為後續6G技術标準的研制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建議書》的完成和釋出,是ITU 6G工作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标志着6G研發進入加速期。

《建議書》将6G的使用場景收斂為6個,包括基于5G的3個增強場景和3個新增場景,這對全球6G标準化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建議書》的完成标志着6G内涵的初步确定,簡單說就是移動通信網絡增強為移動資訊網絡,一方面是性能增強,表現在各種名額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功能增強,主要是通信與智能融合、通信與感覺融合,實作了6G應用場景的基本收斂,這将影響6G網絡的關鍵技術選擇及未來的業務能力。”某業内專家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體采訪時表示。

《建議書》給出了15個名額的含義和部分取值建議,關鍵技術名額的制定對網絡架構的設計,特别對空口技術的采用意義重大。如《建議書》中的互操作性是指無線電接口基于網元的相容性和透明度,以便在系統的不同網元之間使能的要求,但對營運商來說,希望具有更多接口開放和網絡共享的能力,對應用開發者、行業使用者來說,希望具備對營運商網絡的通用通路能力。

《建議書》還指出了6G系統将提供更高的連接配接性能和一系列新型服務,對頻譜的需求将繼續增加,是以頻譜共享和協調也更加重要。提前布局新增頻段有助于實作未來6G系統的目标,并降低裝置複雜性、避免幹擾和促進生态系統發展。《建議書》設想利用從1GHz以下到1THz以下的廣泛頻段,低頻段将繼續負責廣域範圍的網絡覆寫,消除“數字鴻溝”并加強室内深度覆寫,是泛在連接配接場景的首選頻段;中頻段提供了區域覆寫和容量之間的平衡,預計是6G大多數場景的首選頻段;極高頻段則是正在進行研究和開發的領域,預計将發揮補充作用,将使局部區域的超高資料率和低延遲時間的用例、通感應用受益。

前路漫漫,莫道征途遠

然而實作上述美好願景還要應對很多挑戰。中國信通院移動通信創新中心副主任杜滢指出了6G發展面臨的多方面挑戰。一是需要結合5G商用經驗,進一步深化工業、能源、交通、醫療等垂直行業對6G需求的研究,分析垂直行業對6G網絡性能的需求;二是在關鍵技術方面,特别是面向感覺、智能、計算等交叉融合領域,行業在汲取原領域技術優勢的同時,還需解決跨領域融合或一體化設計帶來的技術難題,從資源、功能、服務等層面實作通信、計算、模型、資料的融合一體,進而實作更高效的服務;三是人工智能、感覺、智能超表面等部分6G潛在關鍵技術已在5G-Advanced階段開展研究,應通過産業碰撞和磨合,加快推動技術優化和成熟。

“通往6G的旅程已經開始,我們需要解決未來社會對網絡提出的新要求,以創造更多的數字化機會。”愛立信亞太區技術部技術總監Sheng-Ann Yu講道。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并為數字化創造新的機會,6G需要超越5G的技術極限,向關鍵服務、沉浸式通信和無所不在的物聯網發展。産業應探索6G全新的能力次元,比如融合計算服務。

“未來要達成6G願景還需實作三大突破。”中國信科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科技委主任陳山枝強調,一是6G要突破從1G到5G的傳統陸地移動通信系統,二是6G要突破從1G到5G的傳統蜂窩通信架構,三是6G要突破從1G到5G隻提供通信服務的方式。

“6G時代,網絡營運與計費的模式也同樣需要更新和變革。”亞信科技CTO歐陽晔表示,6G的新變化對6G OSS/BSS的技術發展和架構演進提出了新需求,需要産業各界共同研究滿足6G新需求的OSS/BSS演進路徑,打造6G網絡營運管理以及商業模式開放、融合的創新高地,共建産業生态。

蓄勢待發,擁抱“星辰大海”

心有淩雲志,無懼前方荊棘。從1G空白、2G追随、3G突破、4G同步到5G領跑,前瞻6G時代,大陸率先啟動6G研釋出局,成立産業推進平台IMT-2030(6G)推進組,系統推進6G需求研究、技術研發、國際合作等各項工作,公開釋出6G白皮書和系列技術研究報告,組織開展6G技術征集和技術試驗,研制概念樣機,支撐未來6G産業研發。

大陸産業界長期積極參與ITU相關工作,與全球合作明确6G發展方向,促進形成全球共識,大陸的6G發展理念、典型場景和關鍵能力名額等研究成果充分展現在《建議書》中。中國企業和高校也積極參與了ITU 6G相關願景和需求的研究及定義,為該報告的完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電信面向6G網絡架構、6G天地一體等重點領域提前布局。中國電信目前牽頭6G網絡架構及關鍵技術、6G衛星組網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自主研發面向6G的無線仿真體系,已實作對于6G潛在關鍵特性的支援,成為全球少數擁有完整無線仿真能力的營運商;在業界率先提出面向6G的全頻譜融合、近域蜂窩(P-RAN)等創新理念,并建構技術體系,同時基于中國電信現網條件打造面向全行業的近域蜂窩實踐與創新示範。

作為移動通信産業鍊“鍊長”,中國移動協同“産學研”,強化總體技術布局,積極建設“8+2+1+1”的6G協同創新基地,加速原創技術突破,努力貫通從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到标準、産品和應用的創新全鍊條,聯合“産學研”,推動“網絡+融合”技術創新,推動全球6G标準統一,使技術、标準“長闆”更強,補齊理論、樣機“短闆”。

中國聯通高度重視6G研發,在2021年釋出的《中國聯通6G白皮書》中,提出了“智能、融合、綠色、可信”的6G願景。中國聯通圍繞上述願景開展6G研究布局,推進“産學研用”聯合創新,牽頭成立高頻通信聯合創新實驗室、智能超表面技術聯盟,面向産業組織召開研讨會和發展論壇等,帶動産業鍊協同創新,并開展關鍵技術方案、試驗樣機的測試和示範。

自2019年以來,中國信科及旗下中信科移動一直在開展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面向提升覆寫範圍研究星地融合通信、面向提升容量研究無線與網絡架構、面向提升譜效/能效研究超大規模天線和智能超表面、面向連接配接場景研究通感融合/通智融合/高精度定位、面向内生安全研究自适應網絡安全架構等,連續4年釋出年度“全域覆寫,場景智聯”6G系列白皮書,為全球一緻6G願景的形成及後續6G标準化的核心技術儲備作出了重要貢獻。

圍繞6G技術,vivo也重點開展了通信與感覺融合、通信與AI融合、移動算力網絡、6G新無線架構、“零”功耗的終端通信、OTFS新波形、RIS等方向的研究和專利積累。同時,vivo實驗室還開發了通感一體化、AI空口、AI服務、資料面等6G技術樣機。針對空口與AI融合研究,vivo基于自研的終端驗證平台,開展了大量的外場資料抓取工作,并将資料集通過IMT-2030以及6G ANA平台向行業開放,為行業6G AI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面對6G帶來的新一輪技術變革,亞信科技運用數智技術更新傳統産業,打造了“IT”“數智”“雲網”三大産品體系。面向6G網絡管理以及業務支撐需求,聯合國内外營運商以及産業合作夥伴,共同提出了6G OSS/BSS技術白皮書。

盡管6G時代全球标準統一是産業共同的心聲,但由于國内外形勢的變化,全球标準的确存在分裂的風險。是以還需培育全球一緻的6G理念,推動形成全球統一6G标準,為未來相關産業融合發展、互利共赢打下良好的基礎。

6G:建議書落地,路線圖清晰

END

作者:程琳琳 甄清岚

責編/版式:蓋貝貝

稽核:舒文瓊

監制:劉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