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作者:種花家的小花花

“這25萬是我和夫妻親手存的啊!”

“因為沒錢看病,我夫妻在10月16号去世,幼小的孩子孩子每天哭着找媽媽!”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鏡頭前這個嚎哭不止的男人名叫士中,2010年,他存入銀行25萬,6年後卻發現存款僅剩一進制。跟銀行交涉期間,他的妻子因無錢看病,抱憾去世,隻留下他和孩子相依為命。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窮人存錢,富人借錢。在富人眼裡,金錢為我工作,借錢隻為錢生錢。但由于金錢觀念上的差距,窮人沒有生财之道,省吃儉用攢的錢,基本都會存在銀行,一為安全,二為那少得可憐的利息。

可是這個名叫士中的男人,利息沒有賺到,25萬存款卻不翼而飛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存銀行25萬,6年後僅剩1元

事件的主人公名叫士中(化名),是一個本本分分的農民。他文化不高,常年在外打工,人到中年才娶到了媳婦,過上了正常的婚姻生活。

2010年,年滿50歲的士中拼搏半生,終于攢下了一筆25萬元的積蓄。這可是他的血汗錢,思來想去,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把這25萬存進銀行,賺利息就是最好的生财之道了。然而,提起那段存取錢的經曆,士中差點咬碎了牙根,氣憤無比。

這年的8月21日,士中和妻子一起來到當地一家銀行,辦理存款手續,将25萬元全部存到了一張存折裡。從業人員的服務非常周到,不僅及時為夫妻倆辦好了存款業務,還額外贈送了一份“貓抓狗咬險”。

所謂“貓抓狗咬險”,其實是一種意外險,如果你不小心被狗咬傷,需要打疫苗,申請意外險理賠後,這筆費用由保險公司賠償。既然是免費贈送,夫妻倆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可貪小便宜的,往往要吃大虧!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為啥這麼說的?有心人提示說,你去銀行存款,要格外小心這話——“存款不僅有利息,還額外送保險”。

這個時候你就應該警惕,銀行給你介紹的,可能是一整套保險産品。意思一聽就懂,銀行又不是慈善機構,保險公司也不是,憑啥白給你送保險?事出反常必有妖,天上掉下來的往往不是餡餅,而是害死人不償命的陷阱!

辦好存款,又領到一份免費保險,士中和妻子心滿意足地回家去了。接下來幾年時間,夫妻倆踏踏實實打工,還中年得子,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至于那25萬存款,士中沒打算動,打算在自己年邁之後,留給孩子成家立業。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6年5月,士中的妻子身患重病,被緊急送去醫院治療。醫生告訴士中,妻子的情況很不樂觀,必須盡快進行手術。

士中人到中年才結婚生子,無比珍惜這段來之不易的婚姻。得知妻子患病,他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來到銀行,要求取出25萬的全部存款。

然而,銀行櫃員的一句話卻把他澆了個透心涼,櫃員反問他:“你這存折裡隻有一塊錢啊?”

25萬存銀行6年,利息先不說,存款僅剩1元?看到這裡,相信讀者朋友和筆者一樣,頓時義憤填膺,怒斥一句:銀行實在太過分,農民老實巴交的,淨坑農民的錢。

然而接下來的情節發展,讓我們在同情士中之餘,也産生了一絲“怨他不争氣”的想法。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存款變保險,妻子無錢治病去世,銀行:與我無關

士中雖說沒有文化,但把錢存成定期,每年賺利息這個道理肯定懂的。他立馬質問櫃員:“25萬存款我一分沒動過,怎麼就隻剩一塊錢了?”

得知他着急取錢為妻子看病,櫃員也立即進行了查詢,一查才知,他的這25萬存款,在存款當天就自動劃給保險公司,用于購買分紅型保險了。

“我來你們銀行是存錢的,如果我買保險,為啥不直接去保險公司?”士中聽不進櫃員的解釋,繼續追問。

櫃員隻好解釋說:“這份保險是6年前自願辦理的,協定的每一頁都是你本人簽字。你要錢去找保險公司,與我們銀行無關。”

士中到底有沒有簽字呢?他時而表示自己不知情,時而又說記不清了,總之不願承認自己簽字。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猜出了個大概,這個事情隻有兩種可能:其一,銀行擅自捆綁銷售,在不告知或明顯欺騙的情況下,誘導客戶購買保險;其二,士中被銀行誘導,貪圖免費“貓抓狗咬險”的小便宜,在購險協定上簽了字,還能賺取比銀行更高的利息、

由此來看,銀行是存在明顯過錯的一方,違反銀行業規定,不是一句“與我無關”就能推脫掉的。而士中雖然有貪小便宜的嫌疑,但如果不是銀行利用他的貪心,刻意誘導,25萬存款能變成保險嗎?

與銀行協商未果後,士中來到保險公司讨要說法。從業人員表示,這筆錢的确購買了保險,一直放在公司的賬戶上,沒有丢失。根據公司規定,士中可以要回25萬的本金,但因為保險未到期,他的分紅将會大打折扣。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眼看妻子病情不斷惡化,25萬卻遲遲取不出來,士中焦頭爛額,奔波于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間,浪費了幾個月時間,終于等到這份保險到期了。根據保險公司的分紅标準,他拿到了29.4萬元。

但士中對此并不滿意,又告到消費者協會,要求銀行按照整存整取的利率,支付他6年的利息。最終,經過他和銀行、保險公司三方協商,他又拿到7000元,共計取款30.1萬元。

25萬存銀行,即便變成保險,6年下來多5萬利息,這可遠高于存款利息。然而士中的妻子沒能等到這筆錢治病,于2016年10月16日去世了。

聽到年幼的孩子每天哭着喊媽媽,士中心如刀割,他固執地認為,是銀行不給他取錢,耽誤了妻子的病情,導緻妻子喪命。

客觀來說,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确存在過失,但士中也要扪心自問,他自己沒有一點錯嗎?且不說他辦理保險時是否知情,6年後妻子病重,在保險公司同意提前取錢的情況下,他仍堅持等保險到期,隻為多拿一點利息,此後又與銀行、保險公司反複拉扯,不應該盡快拿錢給妻子治病嗎?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2016年底,接受記者采訪時,士中哀嚎不止,感覺受了天大的委屈。我們可以了解他的悲痛,但也要小聲嘀咕一句:貪小便宜吃大虧,也是有點“活該”,可憐了他患病去世的妻子。

反過來說,士中的遭遇并不是個例,許多銀行存在将存款和保險“捆綁銷售”的情況,玩“障眼法”,混淆概念,慣用手段就是贈送意外險。可是根據規定,大部分銀行不能報意外,但銀行員工卻謊稱能保,一定要當心。

同時,儲戶不僅要防止“存款變保險”的情況發生,也要對銀行員工違反規定的行為留意,小心存款不保!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農民25萬存銀行,櫃員手寫收據後攜款失蹤

山西河津的農民魏某,就被銀行櫃員狠狠坑了一次,他的遭遇比士中更加悲催。

魏某在外打工十幾年,攢下了一筆25萬元的積蓄。他擔心現金放在家裡不安全,又想賺點利息,于是決定把錢全部存進銀行。

接待魏某的,是銀行櫃員李波。他看大客戶上門,立馬貼心地清點了現金,證明的确是25萬元。

清點完畢後,按照流程,李波應該為魏某開具一份存單。可李波看魏某是個農民工,不懂銀行的規矩,忽悠他說:“銀行今天連不上網,我給你手寫一份存單,過兩天你在過來換正式存單。”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魏某哪知道李波存着壞心眼,一心想把他的存款據為己有,便天真地答應下來。接下來,李波手寫了一份收據,并蓋上了銀行公章,讓魏某拿着這份收據回去了。

兩天之後,魏某如約而至,打算換成正式存單。可李波卻搪塞他說:“今天還是連不上網,無法正常辦理。再說了,這收據上有銀行公章,你怕什麼?”

魏某又等了一段時間,存款放在銀行實在不放心,決定全部取出,不存了。可他再次來到銀行時,卻被銀行經理告知,那個李波已經被辭退了,這起事件與銀行無關,讓他自行找李波解決。

原來,那份收據蓋着的根本不是銀行公章,而是李波不知從哪搞來的蘿蔔章。更悲催的是,李波将這25萬元據為己有,沒有入銀行的賬。

農民25萬存銀行,6年後取款變保險僅剩1元,妻子耽誤治病悲痛離世

魏某找不到李波,一氣之下将銀行告上法庭,要求還錢。2013年,法院作出判決,支援了魏某的訴求,要求銀行返還25萬元。

然而銀行在支付過10萬後,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剩下的15萬讓魏某找李波去要。這讓魏某十分崩潰,李波早已攜款逃走,上哪去要?

上述兩個案例,其實說明銀行并未我們想象的那般安全。錢存在銀行不一定“越來越多”,也可能“越來越少”,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