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樣新勢力:不過度講故事,也能當“尖子生”

作者:當代人脈網絡營運中心

随着電動化程序的持續深入,中國汽車市場正在進行着深度重構。

有幾個顯著的特征。

首先自主車企的市場權重越來越高,合資車企反而成為了新能源時代的追趕者。每個月盤點新能源市場銷量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在圍觀自主品牌的你追我趕,除了一個外資獨資的特斯拉,國内的新能源車市場上,基本上還沒有出現其他暢銷的合資産品。

其次市場競争的落腳點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以前聊起自主品牌的優勢,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都是成本效益,說白了買自主産品往往就是圖個便宜。但現階段,随着越來越多的新品牌加入到市場競争的行列,自主車企作為整體,對産品品質的把控有了質的提升,這其中,正在強勢崛起的一衆新勢力品牌,是提升行業标準的關鍵力量。

别樣新勢力:不過度講故事,也能當“尖子生”

新勢力正在重塑新格局

現在的新能源車市場上,大家拼的是“品價比”,不再盲目的追求絕對的低價,而是讓使用者真正感受到物超所值。6月銷量放榜之際,零跑汽車釋出的一封公開信,就道出了目前新能源市場競争的真谛:“我們不太會講故事,面對激蕩的市場挑戰,我們始終隻專注一件事:堅持全域自研,打造極緻品價比的産品。”

這應該也是一衆合資品牌已經把新能源産品的價格壓低了很多,但市場回報依舊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了。現在的國内新能源市場上,單純的“卷”價格已經不夠用,“卷”價格的同時還要“卷”配置等。換言之,目前的國内新能源市場上,能夠“跑”在前列的品牌,都是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的“尖子生”。

别樣新勢力:不過度講故事,也能當“尖子生”

圖檔來源:零跑汽車

最近兩年,市場的新變化就很能說明問題。

得益于政策的支援和市場接受度的日益提高,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正以超乎預期的速度高速增長,并成為整體車市中的重要增長極。

中汽協統計的資料顯示,2022年國内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達到25.6%,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2023年之後,國内新能源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态勢,市場占有率已經逼近30%。

新勢力品牌中,理想汽車“火力全開”,進入2023年之後,一直是新勢力品牌中的領頭羊,6月份也沒有意外,理想汽車又一次拿下了新勢力品牌傳遞量冠軍。

零跑汽車也在持續發力,近期已經緊随理想汽車之後,坐穩了新勢力銷量排行榜上的第二把交椅。6月零跑汽車整體傳遞再創曆史新高,達13209輛,實作了環比、同比雙增長。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車的銷量結構也實作了跨越式發展,2022年平均售價為13.6萬元,今年已經上升至16.8萬元。 6月零跑汽車C系列傳遞超11600輛,占比高達87%,其中C11車系月傳遞量超8900輛,同樣創曆史新高,成為新能源市場上的“新晉”爆款。

别樣新勢力:不過度講故事,也能當“尖子生”

零跑C11車系,圖檔來源:零跑汽車

“尖子生”的自我修養

理想汽車能夠持續“霸榜”,離不開品牌精心打造的兩大賣點:高端奶爸車+、增程式電動。目前理想汽車在30-50萬元的價格區間裡已經布局了三款産品,炮口直指“BBA”為代表的豪華品牌。目前,依靠精準的品牌定位和服務、更豐富的産品配置等,理想汽車在高端SUV市場上,已經“卷”出了新勢力品牌的一片天。

别樣新勢力:不過度講故事,也能當“尖子生”

理想L7,圖檔來源:理想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增程式電動之外,理想汽車也已經開始布局純電市場。此前的上海車展上,理想汽車已經官宣過自己的純電産品規劃,“增程+純電”的雙能戰略,被視作是決勝未來的根基所在。無獨有偶,6月傳遞量排名第二的零跑汽車也是這麼認為的,而且和理想汽車還處于規劃中不同,零跑汽車的雙能戰略,早已經落地開花。

今年3月,零跑汽車對旗下産品結構進行了重塑,C系列産品正式開啟了零跑汽車“增程+純電”的雙動力時代。目前零跑C11增程版已經是細分市場上的明星産品,C01增程版也即将在7月投放市場。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一直秉承“品價比”造車理念的零跑汽車,不僅在純電市場上以服務大衆化消費市場為己任,在增程式電動市場上,也做到了價值平權。和不少品牌沉迷于造高端玩具不同,零跑汽車選擇的始終都是,更好的滿足大衆化市場的真實需求。

零跑汽車把增程式電動市場從曾經的20萬以上,拉低到了10-20萬元的價格區間。在這個價位上,零跑汽車帶來的是産品尺寸、動力、底盤、舒适配置、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各個方面都領先同級的産品,真正做到了用物超所值的産品,服務大衆化市場。

目前的國内新能源車市場,毫不誇張的講,已經進入百花齊放的階段,新勢力車企、合資車企、傳統自主車企、傳統自主車企孵化出的新品牌等,各方勢力通過不同的技術路線,都在持續加碼新能源業務。在這樣的背景下,想要成為真正的領跑者,途徑其實隻有一個,就是持續提升自己的技術創新力。

别樣新勢力:不過度講故事,也能當“尖子生”

比亞迪能夠成為目前全球新能源市場的銷量冠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經曆了十數年的技術積累,比亞迪實作了新能源産業鍊的完整布局,從産業鍊上遊的關鍵原材料,到中下遊核心零部件和整車的生産制造,再到充電及後市場服務,比亞迪實作了産業鍊的全覆寫。刀片電池、DM-i混動系統、e平台3.0等對産品的技術賦能,為比亞迪的全面爆發築起了技術護城河。

特斯拉之是以受歡迎,同樣離不開一系列黑科技賦予的技術标簽。2003年成立至今,20年左右的時間裡,特斯拉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其在電池管理、智能駕駛、電子電氣架構、一體化鑄造等方面的技術領先優勢,這也是其能成為全球汽車産業颠覆者的關鍵原因。

堅持全域自研的零跑汽車,走的也是相同的路線。目前,零跑汽車在CTC技術、200kW油冷電驅、域控制式電子電氣架構等方面,都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在供應鍊整合方面,零跑汽車和比亞迪的選擇可謂是異曲同工,依靠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零跑汽車将車市競争的重心從成本效益更新到了品價比,憑借持續領先的核心技術優勢,成為了新一代的“堆料王”,開啟了技術平權的新時代。

“技術咖”帶來的價值參考

簡單做個對比就能很直覺的感受到零跑汽車作為“技術咖”的底氣。

剛剛投放市場的深藍S7熱度不錯,主打的同樣是純電+增程的雙動力組合。對比了零跑C11和深藍S7的入門版本,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選車看零跑,價值有參考”這句話,太對了。零跑C11增程真正做到了入門即高配,重新定義了15-20萬級增程SUV市場的選車新标準。

别樣新勢力:不過度講故事,也能當“尖子生”

零跑C11 180舒享版搭載了一塊30度電的動力電池,最低純電續航(CLTC)可達180公裡,深藍S7 121Pro增程版的純電續航則控制在120公裡左右。

在增程器方面,零跑C11搭載的是應用了缸内直噴技術的1.2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用較小的排量就實作了穩定的供電。深藍S7增程版采用的是1.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為了提高燃效,這台發動機上也搭載了多點電噴等相關技術,但整體來看,在節油率上還是零跑C11稍勝一籌(兩款車型的WLTC百公裡綜合油耗分别為1.14L和1.29L)。懸挂方面,零跑C11增程全系标配了前雙叉臂、後五連杆懸架。通常情況下,這種比較進階的懸挂搭配,很少會出現在20萬元以下的車型上,所在在懸挂系統的硬體選擇上,零跑C11也有優勢。

對目前的新能源車使用者而言,智能化配置已經是必不可少的選項。在這方面,零跑C11也更厚道,入門版本車型就搭載了L2級别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從上文的對比圖表能明顯看出,在深藍S7的入門版車型上,這樣的配置并沒有搭載。

入門級車型就能“全副武裝”,零跑汽車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歸根結底,堅持走技術路線,是零跑汽車能夠實作技術平權的最大底氣和本錢。零跑汽車是少數幾家從成立之初就堅持全域自研的新勢力車企,尤其是在最核心的動力、智駕、座艙系統等方面,零跑汽車從最底層開始,搭建了“軟體+硬體”全部自主研發的完整體系,成為了真正能夠“掌控自己的産品”的少數派。

“未來的新競争格局越發複雜多變,用流量博銷量的成功率越來越低,唯有專注、專業才能長久發展。“這是面向未來,零跑汽車送給自己的寄語,其實也是對整個新能源市場的基本預判。“不看廣告看療效”,各行各業的底層邏輯其實都是相通的,包裝很重要,但長期來看,講再好聽的故事,也不如讓終端使用者真正感受到物超所值。

不過度講故事,也能把車賣好,零跑汽車開辟了一條專屬于自己的發展路線,錨定大衆化市場,靠持續的技術創新,創造長期的高價值。事實上,真正做到這些的品牌,不分行業,都不會缺市場。